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看完這5本旅行書,全世界都是你的目的地

有那麼一句話,

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要在路上,

沒有時間出去旅行, 那就看書吧。

1.《旅行與讀書》

旅行裡讓我留下深刻印記的經驗往往發生在最無目的的時候與場所,

樹下小酒店的一杯沁涼白酒, 迷路崎嶇城區偶遇的小麵包店, 異國鄉間等待公車窺見的鄉民日常生活景致, 這些無意間得來的吉光片羽反倒成了日後反復咀嚼的旅行滋味。

作者:詹宏志

每次旅行前, 我們必須做的就是——攻略, 哪個餐廳最好吃, 哪個景點最好看, 哪個酒店性價比高……但是, 在這本書中你永遠也找不到一份按圖索驥的旅行指南。

作者詹宏志是在媒體界數一數二的意見領袖, 也曾經策劃過多部電影, 如《悲情城市》、《好男好女》、《獨立時代》等, 但是他是一個商人, 也是一個讀書人, 少年時的他幾乎把家鄉圖書館的書讀盡, 他更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 詹宏志旅行多由讀書而起,

這樣的旅行是隨機的, 不是去之前就把目的地摸得一清二楚, 而是隨著自己的心去探索一個未知的世界, 也因為讀書, 他的旅行有了更多可能, 他因為輕信旅行書, 走進覆蓋大雪的山嶺, 差點身處險境。 他還因為一個賣地毯的老頭背出古波斯人的詩句, 備受感動, 而買下昂貴的地毯。 讀書和旅行, 向來是好搭檔, 心靈和身體總有一個要在路上。

2.《門外漢的京都》

“全世界大都市中猶能保有稻田的, 或許只有京都。 一個遊客, 專心看著古寺或舊庵, 乍然翻過一列村家, 竟有稻田迎目, 平疇遠風, 良苗懷新, 怎不教人興奮?”

作者:舒國治

一個在夕陽電影和搖滾樂薰陶下成長的半城半鄉少年, 後習電影並專注於文字, 出版一部《村人遇難記》備受文壇矚目, 七年浪跡美國, 多旅行多寫作, 舒國治說自己是“少年貪玩、叛逆的不加壓抑之延伸。 ”可他卻是梁文道口中最會玩、最會講故事的兩個人之一。

舒國治去了京都, 把京都的黎明、水、氧氣、旅館寫了個透徹, 他也能時常發現常人忽略的景色,

但是卻仍然自嘲是京都的門外漢, 不願登堂入室, 只願在門外徘徊, 他筆下的竹籬茅舍、流水高牆、村家稻田, 都如從詩中的古典意象, 向你款款而來, 讓你不禁神往, 有一個地方叫做——京都。

3.《遲到的間隔年》

“一個人不可怕, 怕的是迷失。 孤單可以習慣, 空虛不能習慣。

可以兩手空空回家, 但不能帶著空虛的靈魂。 ”

作者:孫東純

“間隔年”是西方國家的青年在升學或者畢業之後工作之前, 做一次長期的旅行, 讓學生在步入社會之前體驗與自己生活的社會環境不同的生活方式。 在這次旅行後, 學生們會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工作或者找到更好的工作, 更好融入社會。

2006年12月1日, 孫東純帶著一張僅存有21000元人民幣的國際銀行卡, 離開自己生活多年的城市, 帶著一個不知道可以給自己帶來什麼的“間隔年”主題。 殊不知從原來計畫的三個月走到十三個月, 從原來計畫的目的國印度變成一次橫跨亞洲的旅途, 從澳門經泰國、老撾、雲南、緬甸、印度、巴基斯坦、新疆、到西藏、尼泊爾, 一路上邊旅行, 邊以義工的身份服務於非政府組織,説明當地需要幫助的人……在路上他遇到了自己的日本妻子,學會了如何更加關心別人,這趟旅行成為了他學習愛的旅程。

旅行,義工,雪山,6個國家,愛情,究竟哪一個字眼能促使你踏上漫漫的旅途呢?也許你能從這本書裡找到答案。

4.《不去會死》

“不過你為什麼堅持環游世界一周呢?"他這麼一問,我有點為之語塞。理由有很多,最根本的那個卻非常不切實際:我只是想這麼做而已。既然出生在這世上,就該好好看看它”

作者:[日] 石田裕輔

石田裕輔原是普通上班族,小學時在路邊看到一位青年騎著載滿行囊的自行車飛馳而過,那身影成為他潛意識裡追逐的形象。長大之後,他辭掉了讓人羡慕的工作,騎著一輛小破自行車,大聲喊出了“不去會死”的豪言。

但石田在第一站阿拉斯加就被黑人女生勒索一美元,嚇得躲在青年旅館不敢出門;在秘魯沙漠被持槍強盜搶個精光,還得橫渡暴風地獄巴塔哥尼亞;在北極圈為了省錢洗露天冰河澡…… 7年半的時間裡,他累計走過了94494公里,到達了87個國家,卻也經歷了足足184次爆胎,還被搶劫了2900美金!最後終於完成壯闊的五大洲完騎世界紀錄。最終完成了騎行5大洲的單騎記錄。

5.《最好的時光在路上》

“最美的自己在遠方——孤獨的旅行能讓人有更多的機會單獨面對自己,向內心的更深處出發。總有一天,你會在不經意之間,遇見那個你最想成為的自己。那個你,卸下了在都市叢林裡背負的重重鎧甲,活力蓬勃,宛若新生。”

作者:郭子鷹

一輩子是場修行,短的是旅行,長的是人生。旅行就是遇見那個更好的自己。每天都是一次新的旅行,每一個和我們走過一段的人都值得感激。這場旅行長達10餘年,作為旅行作家、自由攝影師的郭子鷹,在這10年見呈現出了一個震撼心靈的視覺之旅。

他告訴我們,最好的時光在路上——在不同的地方遇見的不同的人,他們各不相同的人性閃爍,在那個與你交錯的瞬間,改變、點化、充盈著你的人生。只有你看見的世界,才是對你有意義存在。

免責聲明:部分圖片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

邊以義工的身份服務於非政府組織,説明當地需要幫助的人……在路上他遇到了自己的日本妻子,學會了如何更加關心別人,這趟旅行成為了他學習愛的旅程。

旅行,義工,雪山,6個國家,愛情,究竟哪一個字眼能促使你踏上漫漫的旅途呢?也許你能從這本書裡找到答案。

4.《不去會死》

“不過你為什麼堅持環游世界一周呢?"他這麼一問,我有點為之語塞。理由有很多,最根本的那個卻非常不切實際:我只是想這麼做而已。既然出生在這世上,就該好好看看它”

作者:[日] 石田裕輔

石田裕輔原是普通上班族,小學時在路邊看到一位青年騎著載滿行囊的自行車飛馳而過,那身影成為他潛意識裡追逐的形象。長大之後,他辭掉了讓人羡慕的工作,騎著一輛小破自行車,大聲喊出了“不去會死”的豪言。

但石田在第一站阿拉斯加就被黑人女生勒索一美元,嚇得躲在青年旅館不敢出門;在秘魯沙漠被持槍強盜搶個精光,還得橫渡暴風地獄巴塔哥尼亞;在北極圈為了省錢洗露天冰河澡…… 7年半的時間裡,他累計走過了94494公里,到達了87個國家,卻也經歷了足足184次爆胎,還被搶劫了2900美金!最後終於完成壯闊的五大洲完騎世界紀錄。最終完成了騎行5大洲的單騎記錄。

5.《最好的時光在路上》

“最美的自己在遠方——孤獨的旅行能讓人有更多的機會單獨面對自己,向內心的更深處出發。總有一天,你會在不經意之間,遇見那個你最想成為的自己。那個你,卸下了在都市叢林裡背負的重重鎧甲,活力蓬勃,宛若新生。”

作者:郭子鷹

一輩子是場修行,短的是旅行,長的是人生。旅行就是遇見那個更好的自己。每天都是一次新的旅行,每一個和我們走過一段的人都值得感激。這場旅行長達10餘年,作為旅行作家、自由攝影師的郭子鷹,在這10年見呈現出了一個震撼心靈的視覺之旅。

他告訴我們,最好的時光在路上——在不同的地方遇見的不同的人,他們各不相同的人性閃爍,在那個與你交錯的瞬間,改變、點化、充盈著你的人生。只有你看見的世界,才是對你有意義存在。

免責聲明:部分圖片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