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15家輪胎廠連稅都交不起了

世界輪胎看中國, 中國輪胎看山東, 山東輪胎看廣饒。 廣饒作為輪胎之都, 曾是中國輪胎的驕傲。 崛起了一大批輪胎企業以及依靠輪胎發家的大佬們。 然而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殘酷, 廣饒輪胎逐漸失去了競爭優勢, 倒閉、拍賣、兼併融合, 越來越嚴重, 尤其是在“史上最嚴環保”政策之下, 大批不具備競爭實力的輪胎企業關停, 成為中國輪胎產業轉型升級和行業洗牌的新機會。

近日, 廣饒縣公佈了2017年四季度欠稅公告, 其中就有8家橡膠輪胎企業。 同時, 廣饒縣還公佈了2017年12月份新認定的非正常納稅人名單, 其中包括7家橡膠輪胎企業。

誠然, 山東輪胎企業的現象極大的反映了中國輪胎企業的現狀。 輪胎企業出現資金問題並不是偶然,

而是輪胎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出現的現象。

資金一直困擾輪胎企業

目前, 中國輪胎企業存在的幾大現象就是同質化現象嚴重、中小企業眾多, 多是以價格戰取勝。 然而隨著人們對輪胎品質的要求提高和國家產業升級計畫的提出, 原來勉強能生存的小作坊輪胎廠勢必要在大改革的浪潮下被淘汰。 輪胎企業被淘汰的一大因素便是資金問題。 造成資金困難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原材料價格大幅度上漲

由於受環保政策的印象, 2017年各種橡膠企業因環保問題被要求停產, 市場上的橡膠原材料供應量減少, 造成輪胎價格持續上漲, 從2017年7月份, 輪胎價格一直漲漲停停, 並且好多小型的輪胎企業, 已經不是一次上漲輪胎價格。

同時, 一些大型輪胎企業也隨之上漲輪胎價格, 一時輪胎市場“漲”聲一片。

從輪胎漲價潮開始之際, 我們不難看出好多輪胎企業因不能承受因原材料價格上漲造成的輪胎製造成本增加, 輪胎利潤更是少的可憐, 接連做成輪胎利潤下降,

甚至虧損嚴重。

2、環保督查造成資金周轉困難

由於2017年國家下大力氣整治環境問題, 中國輪胎企業由於生產製造工藝落後, 空氣污染、廢水、固廢現象嚴重, 一時成為環保督查的重點。 受環保影響被關閉、關停的輪胎橡膠企業眾多。

3、“互聯互保”危害大

早先中國輪胎企業快速發展起來, 主要依靠的是“互聯互保”這種模式, 這樣資金可以相互支持, 從而促使中國輪胎企業迅速崛起。 然而, 這也有一定的弊端, 因為只要是一家互聯互保企業出現問題, 其他輪胎企業也會受牽連。 山東金旺達輪胎、山東金山汽配、山東永泰等企業便是受牽連的輪胎企業。

當地輪胎企業不得不吞下自釀的惡果。“輪胎企業倒閉潮正在加劇,搞不好會有更大的公司捲進來,因為大公司欠銀行的錢更多。”當地某輪胎業人士對此非常擔憂。

環保重壓持續加劇 倒逼輪胎企業轉型升級

2017年3月20日,東營政府發佈了關於印發《中國製造2025》東營市實施方案的通知,指出,推進輪胎企業兼併重組和產能整合,大力發展高性能綠色輪胎產品,提高輪胎產業集中度。

2017年6月15日,山東省對外公佈了《山東省製造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出,到2020年,綠色輪胎產品的比重達到50%,全鋼子午胎無內胎比重達到60%,中低斷面、大輪輞的中高端半鋼子午胎比重達到55%,骨幹企業的中高端半鋼子午胎比重達到70%以上。全鋼子午胎、半鋼子午胎、工程子午胎平均綜合能耗分別降到432千克標煤/噸輪胎、463千克標煤/噸輪胎、786千克標煤/噸輪胎。

隨著國家政府對環保的重視,輪胎企業如若不積極轉型,想要單純的依靠低價競爭來贏得市場,那勢必會被淘汰。只有在綠色產能、環保和高端輪胎上下功夫才能在輪胎企業大變革潮流中生存下來。

政府百億資金牽頭 加速輪胎“戰略合作”

為加快廣饒輪胎產業轉型升級,2017年8月18日廣饒縣正式發起設立100億元的產業發展基金。即東營的企業若整體收購或控股輪胎企業,即可獲得財政補貼。補貼額度為被兼併企業新增地方貢獻的50%。如果兼併資不抵債的企業,兼併方獲得的補貼幅度更大,為被兼併企業新增地方貢獻的100%。此外,不管是哪一種方式,兼併方均會額外獲得100萬元獎勵。

這是政府下大力氣加速中國輪胎企業的兼併重組。因此,從當地政府層面看,“戰略合作”是這些輪胎企業必走的一條路。輪胎企業的生存環境日益艱難,面臨這場輪胎行業大洗牌,只有努力堅挺的輪胎企業才能存活下來,贏得最後的勝利。

誠然,由於早先中國輪胎企業一味依靠盲目擴張、低價競爭來發展,留下了很多弊端。隨著行業的規範發展和轉型升級的需要,如果輪胎企業不能及時轉型,勢必會在輪胎行業大潮中被淘汰。

據相關資料統計,2017年就有27家橡膠輪胎企業遭拍賣,現在又有多家輪胎企業因為稅務問題即將面臨資金周轉問題。大浪淘沙,又有哪些輪胎企業能夠存活下來?輪胎企業如果想存活下來,還需要積聚資金力量,淘汰落後產能,發展優勢技術、推出高新產品,以高附加值產品贏得市場,推動企業發展。

當地輪胎企業不得不吞下自釀的惡果。“輪胎企業倒閉潮正在加劇,搞不好會有更大的公司捲進來,因為大公司欠銀行的錢更多。”當地某輪胎業人士對此非常擔憂。

環保重壓持續加劇 倒逼輪胎企業轉型升級

2017年3月20日,東營政府發佈了關於印發《中國製造2025》東營市實施方案的通知,指出,推進輪胎企業兼併重組和產能整合,大力發展高性能綠色輪胎產品,提高輪胎產業集中度。

2017年6月15日,山東省對外公佈了《山東省製造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出,到2020年,綠色輪胎產品的比重達到50%,全鋼子午胎無內胎比重達到60%,中低斷面、大輪輞的中高端半鋼子午胎比重達到55%,骨幹企業的中高端半鋼子午胎比重達到70%以上。全鋼子午胎、半鋼子午胎、工程子午胎平均綜合能耗分別降到432千克標煤/噸輪胎、463千克標煤/噸輪胎、786千克標煤/噸輪胎。

隨著國家政府對環保的重視,輪胎企業如若不積極轉型,想要單純的依靠低價競爭來贏得市場,那勢必會被淘汰。只有在綠色產能、環保和高端輪胎上下功夫才能在輪胎企業大變革潮流中生存下來。

政府百億資金牽頭 加速輪胎“戰略合作”

為加快廣饒輪胎產業轉型升級,2017年8月18日廣饒縣正式發起設立100億元的產業發展基金。即東營的企業若整體收購或控股輪胎企業,即可獲得財政補貼。補貼額度為被兼併企業新增地方貢獻的50%。如果兼併資不抵債的企業,兼併方獲得的補貼幅度更大,為被兼併企業新增地方貢獻的100%。此外,不管是哪一種方式,兼併方均會額外獲得100萬元獎勵。

這是政府下大力氣加速中國輪胎企業的兼併重組。因此,從當地政府層面看,“戰略合作”是這些輪胎企業必走的一條路。輪胎企業的生存環境日益艱難,面臨這場輪胎行業大洗牌,只有努力堅挺的輪胎企業才能存活下來,贏得最後的勝利。

誠然,由於早先中國輪胎企業一味依靠盲目擴張、低價競爭來發展,留下了很多弊端。隨著行業的規範發展和轉型升級的需要,如果輪胎企業不能及時轉型,勢必會在輪胎行業大潮中被淘汰。

據相關資料統計,2017年就有27家橡膠輪胎企業遭拍賣,現在又有多家輪胎企業因為稅務問題即將面臨資金周轉問題。大浪淘沙,又有哪些輪胎企業能夠存活下來?輪胎企業如果想存活下來,還需要積聚資金力量,淘汰落後產能,發展優勢技術、推出高新產品,以高附加值產品贏得市場,推動企業發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