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清華大學今年全面推行大類招生

2016年5月21日, 清華大禮堂外, 家長們向各學院的工作人員諮詢招生情況。 兩位元家長在新聞學院前體驗VR視頻。 新京報記者 彭子洋 攝

學生入學後統一學習基礎課, 再具體選擇專業;包括數理類、人文與社會類、電腦類等16大類

進入四月, 各高校陸續開啟高考招生工作。 據清華大學新聞網最新消息, 3月31日下午, 清華大學召開大類培養領導小組會議, 聘任大類培養首席教授並舉辦首次首席教授會議, 校長邱勇為16名大類主任頒發首席教授聘書。

從2017級起全面推行大類招生

今年2月24日, 清華大學副校長、教務長楊斌在2016-2017學年春季學期全校教學工作會議上介紹, 學校在前期新雅書院實體化和機械學院大類招生試點的基礎上, 決定從2017級起全面推行大類招生培養和管理。

大類招生指的是按學科大類招生, 基本做法是高校將相同或相近學科門類的幾個。

北京交通大學招生就業處處長史貞軍表示,

實施大類培養, 打通相關學科內各專業低年級課程設置, 加強專業認知教育, 讓學生對專業有較深刻的認識和瞭解, 便於學生在大類分流和跨大類轉專業時理性選擇專業。

其昨日介紹, 北交大推進大類招生已經超過十年, 從一開始的局部專業一點點增加, 推進順利, 2015年已經有一半的專業進行大類招生, 到2016年全面推行。 學生分流有一套辦法, 通過資訊化系統進行預報名和正式報名, 提前瞭解學生情況。 分配時會志願優先, 如果選擇人數過多的專業會適當擴大名額, 同時也會參考大一和高考成績。

北京科技大學去年也繼續推動大類招生, 共有6個大類招生專業。 學生在經過一年或一年半學習後,

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和興趣選擇合適的對口專業。 北京林業大學去年將招生專業擴展到7個以上大類招生專業, 入校後統一進行基礎平臺教育, 第四學期開始按專業方向培養。

北京大學在十多年前就開始嘗試大類招生。 據媒體報導, 北大2001年開始實施元培計畫, 自2002年開始, 實行以院系學科大類進行招生的制度, 至2004年, 除少量特殊專業(地質、天文、非通用語種等)、醫學類專業, 全校所有院系都實行了按院系或學科大類招生和培養。

追問2

大類招生入學後如何分專業?

記者注意到, 大類招生在推行時也面臨一些爭議和問題, 比如按學科大類招生後, 學生分流的程式和標準如何確定, 現在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做法,

很多學校採取照學分績點排名。 此外, 在學生進行專業分流時, 也可能打破原來的班級、宿舍關係, 造成學生管理、學生心理等方面問題。

史貞軍介紹, 學生或老師有時會說到工作量加大、學習壓力比較大等情況, 但總體看機會大家都是公平的, 實行這麼多年並未出現太大問題。 為了進入熱門專業, 一些學生在大一時會更加努力學習, 史貞軍表示這是學校希望的, 學生本職就是以學習為主。 “政策制定不會只考慮一兩個個體, 要考慮大多數人, 從整體出發。 ”

一些學生和家長在報考時還會擔心大類招生會影響之前就確定好的志願。 “不會有太大影響。 ”史貞軍表示, 如果確定好自己的志願方向入學後是可以通過努力學習實現的,

熱門專業本身高考分數就高, 而且學生的想法也不是一成不變, 入校之後通過學習瞭解會對自己未來的發展有更多想法。

對於現在越來越多的學校實施大類招生, 他認為, 這與學校的管理機制、專業融合度等多種因素有關, 大類也不一定是全部專業, 也有適度的大類, 不同的學校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根據專業特點、學校傳統進行考慮。

新京報記者 沙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