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孔子的“仁”,小穀斗膽寫了一下自己心中的看法!

這個話題其實並不好寫, 因為仁太過於浩瀚縹緲, 今天小穀就從個人理解的角度來寫一下自己心中的仁!

首先小穀認為仁一字最先代表的就是孝,

愛, 還有修身, 孝大家都知道, 最典型的就是孝順父母, 這種觀念其實是受到當時宗法的影響, 在以血緣為基礎的等級社會裡, 孝的作用非常大, 孔子認為, 只要掌權者能把血緣親情用好, 那麼底下的老百姓就會興起仁德仁愛來。

下麵是愛, 孔子所宣導的愛是以仁為出發點的推演進化, 從血緣關係中進化出來的一種觀點, 具體方法就是推己及人還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孔子所主張的愛是禮法之愛, 孔子對仁的詳解非常寬泛, 但都遵循一個法則, 那就是禮法。

而修身小穀認為就是克己, 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每個人的道德修養如果不靠自己來完成, 那麼這個人可以說就沒有了獨立的自由意志, 又怎能去抵禦外界來的誘惑呢, 所以孔子的為己之學, 就是要表現出一個人的自身道德修養!

大多數人大概都聽過, 修身, 齊家, 治國, 才能安天下, 而修身就是仁學裡的核心要點, 如果連自身修養裡的德性都不具備, 那麼如何能保持人民對掌權者的信任呢, 所以德必以修身得之。 心之德, 善之道, 克己之行, 仁是要從不同角度出發來實施的。

總的來說, 孔子的仁, 涵蓋了很多體系, 可以簡單理解為一個人自身行為的德, 也可以理解為高遠的人格完美的境界, 而每個人心裡自有心中的那個仁吧!

(我是谷樸說, 您的關注, 留言和點贊就是對小穀最大的勉勵!)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