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學生活費每月2000

大學時代可能是每個人學生時代的最後一站, 因為在此之後我們就踏入社會工作, 一個人獨自生活, 支撐起自己所有的生活開銷, 可在此之前都是由我們的父母在背後默默地支持養育著我們。

就像一句話說得好:你之所以感到輕鬆, 那是由於有人正替你負重前行。 中國的大學生可以說是最輕鬆、最舒服的一個群體, 因為此時此刻既沒有進入社會生存的壓力, 也沒有面臨高考的學業緊迫感, 每個月都有固定的生活費, 長時間的“放養式“生活讓自己變得越來越鬆散, 自身的欲望也就不斷地被刷新和強化, 大手大腳地花父母的錢成了理所當然。

一個月的生活費從2000變為3000, 從3000變為4000, 從4000變為5000。 。 。 。 最後導致的一個結果就是負債消費, 惡性消費的閉環, 這也是最近“大學生裸貸“事件頻發的原因。 那麼, 作為一個大學生, 生活費每月2000~3000元多嗎?或者說大學生的生活費應該控制在多少錢一個月比較合理呢?

首先, 我們不評價這個階級的消費水準如何, 先來看一個資料, 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資料顯示, 2016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計23821.00元, 同比增長6.30%。

如果還不夠具象直觀的話, 那麼在目前, 2000~3000元人民幣/月這個水準, 基本相當於中國的:

公務員——非沿海省份, 大部分縣城或縣級市副處以下公務員的到手帳面月工資(不帶任何灰色收入、隱性福利、績效或年終);

事業單位——非沿海省份, 省會以下城市, 大部分事業單位絕大部分財會類、文秘類、行政管理類的普通工作人員的到手帳面月工資。

教師——非沿海省份, 省會以下城市所有非重點小學到高中的非領導崗位普通教師的到手帳面月工資(不算任何課外培訓額外收入)。

服務員——非沿海省份, 絕大部分餐飲、旅遊、娛樂場所、酒店、銷售等服務行業的普通工作人員的到手月工資。

本科及以下學歷畢業生——非沿海省份, 非熱門專業絕大部分的本科及以下學歷應屆畢業生的平均到手月工資, 除去房租水電後可有支配收入。

臨時工——非沿海省份, 大部分具有不穩定性質的臨時工、非長期雇傭合同人員的底薪+非爆炸性提成的月平均收入。

而大學生活費處於2000~3000元這麼一個水準,已經相當甚至是超過中國城市居民的人均月收入了,在日常生活中,一直以這個消費水準生活下去已經優於中國絕大多數人。

我們往往關注的是那些站在金字塔尖的人,像馬雲、王健林,卻忽略了堆起金字塔的普通人。他們有可能哼著小調,蹬著三輪;也有可能搖頭晃腦開了30年的公交大巴;或者是看人臉色在超市推銷著商品。。。。。。

現在可以回過頭來回答這個問題,2000元以上的大學生活費多不多?多。人貴有自知之明,生存在這個優渥的生存條件下而不自知,尋求更深層次的欲望,那這樣的欲望可是一個黑暗的無底洞,永遠都沒有邊界。

作者(五道)

本文來源於車能貸(能能理財),轉載請標明出處,歡迎轉發分享。

而大學生活費處於2000~3000元這麼一個水準,已經相當甚至是超過中國城市居民的人均月收入了,在日常生活中,一直以這個消費水準生活下去已經優於中國絕大多數人。

我們往往關注的是那些站在金字塔尖的人,像馬雲、王健林,卻忽略了堆起金字塔的普通人。他們有可能哼著小調,蹬著三輪;也有可能搖頭晃腦開了30年的公交大巴;或者是看人臉色在超市推銷著商品。。。。。。

現在可以回過頭來回答這個問題,2000元以上的大學生活費多不多?多。人貴有自知之明,生存在這個優渥的生存條件下而不自知,尋求更深層次的欲望,那這樣的欲望可是一個黑暗的無底洞,永遠都沒有邊界。

作者(五道)

本文來源於車能貸(能能理財),轉載請標明出處,歡迎轉發分享。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