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懸崖、廢墟、滑板、上帝之光,這是一份最具時尚設計感的小眾教堂清單

教堂, 是神聖和莊嚴的化身, 是被禱告聲和誓言環繞著的應許之地。 除了天堂, 教堂可能是這塵世中最接近上帝的地方了吧?趕緊跟著KLOOK小編JeaLin一起來看看吧~

1. “嵌在懸崖壁的教堂”

Lux Aeterna Holy Cross Chapel

勒克斯埃特納/聖十字教堂。 和他們之前的項目Casa Brutale相似, 該教堂採用了OPA稱之為“超越的野蠻主義”的風格, 並被嵌入到懸崖的一側。 該建築的正面輪廓呈十字形, 從水中靠近時, 它被視為精神上的燈塔。

Pic | Internet@archdaily.com

建築得益于周圍所產生的熱,

使室內溫度保持在一個合適且舒服的溫度。 如同其他靈性的建築, 光被賦予了更高的重要性。 到了夜晚, 教堂被點燃, 成為了地平線上最亮的物體, 在那裡, 它可以成為海員的“燈塔”。

Pic | Internet@archdaily.com

Pic | Internet@archdaily.com

當然這一切都還是希臘建築工作室OPA的偉大構想, 一個概念中的神聖殿堂, 正等待著人們合力把它變為現實。

Pic | Internet@archdaily.com

2. “離開了光, 將不復存在”

Church of San Giovanni Battista

聖喬瓦尼教堂歷史最早可追朔至 12 世紀。 古羅馬式的廣場, 巴羅克式的橢圓形平面, 哥特式的飛扶壁和拱門使它別具一格。

Pic | Instagram@hillhawtdesign

這座教堂坐落在阿爾卑斯山腳下的莫格諾村, 在1986年的時候被一場雪崩毀掉了原來的樣貌, 包括周圍十幾棟房屋。 在1998年的時候, 瑞典建築大師馬里奧·博塔重建了一座小教堂獻給上帝和家鄉父老。 從外面看, 教堂是一個屋頂斜切的圓柱形建築, 牆體用當地特有的大理石和花崗石砌成黑白相間的紋路。

Pic | Instagram@sultaness

抬頭向上看,你會發現內部的結構讓人震撼又為之著迷。博塔參考了建築界的三位泰斗級人物:卡洛·斯卡帕、勒·柯布西耶和路易士·康。在他的作品裡特別強調自然光線的重要性,他曾說:“對於建築來說,離開光線也就不存在空間,正是光線創造了空間。”

Pic | Instagram@tiz_doublet

3. 廢墟上的“快閃教堂”

Theaster Gates's Sanctum

這是一座由木頭和玻璃搭建起的簡易教堂,是在二戰時被炸毀的聖殿教堂的廢墟上臨時搭建起來的,建築材料由美國裝置藝術家西斯特·蓋茨從周圍其他被摧毀的建築中搜集而來。

Pic | Instagram@rooibos.chai

這座教堂位於英國布裡斯托,它還有個別稱,叫做“密室”,它將城市規劃、宗教空間等議題與藝術實踐結合起來,使得原本這個無人訪問的廢墟之地,一夜之間成為人們的聚集地。據說在2015年的時候,進行著持續24天,每天24小時不間斷上演的音樂表演,觀眾可以隨時入場觀看,但節目單保密。

Pic | Instagram@design_chick

也正是這場552小時的不間斷演出,將與那些搭建起這座臨時場館的廢棄材料一起,共同構成布裡斯托的一曲城市絕響。

Pic | Instagram@pandoobs

4. “世界首座滑板教堂”

KAOS TEMPLE

KAOS TEMPLE又被稱為 La Iglesia Skate,它坐落在西班牙阿斯圖裡亞斯的小鎮利亞內拉。

這座建於1912 年原名為Santa Barbara 的老建築,是當時服務此區炸藥工廠工人的老教堂。直到西班牙內戰結束後,炸藥工廠關閉,建築與設施自此隨戰事走向歷史,被當地人遺忘近一世紀。

Pic | Instagram@artfull_moments

在2007 年的時候,傢俱公司Iniciativas Habitat 買下了這裡並擁有這座教堂,同時,與一群熱愛滑板的好友組成推動滑板運動團體Church Brigade,在教堂內搭起滑板斜坡,希望透過一連串的藝術與文化活動,來替教堂重新帶回生氣。

Pic | Instagram@gallas73

秉持著DIY的傳統與精神,未經任何資金援助,Iniciativas Habitat 與Church Brigade描繪的夢想藍圖逐漸成形。從滑板比賽、演唱會再到假日烤肉活動,他們將當地社區重新串聯,賦予這棟建築嶄新的年輕文化交流定位,並重新擁抱一批堅定與熱情的狂熱者—只是信徒不再因宗教而來,而是為了滑板極限運動。

因為對運動狂熱的新信仰,造就了世界上首座滑板教堂。借著汗水與肢體的釋放,年輕人與滑板選手在此自我磨練、突破極限,獲得自我認同與心靈上的堅定信仰。

Pic | Instagram@luchovidales

5. “被上帝之光浸染的教堂”

Dorotheenstadt Cemetery Memorial Chape

這是一座被光浸染的教堂。到了晚上,燈光一開,整個教堂沉浸在一片燈光裡。

Pic | Instagram@sabrinalehnhoff

《聖經》中有這麼一句話這麼記載著: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稱光為晝,稱暗為夜。光在西方宗教中,是神聖的存在。

Pic | Instagram@digustein

創始人James Turrell是洛杉磯“光與空間”運動的代表人物,在2016年的時候,他將光與空間的這門藝術帶去了柏林Dorotheenstadt公墓,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詩人布萊希特、作家海因裡希·曼等偉大的靈魂都沉睡於此。

Pic | Instagram@_fil_berlin

他曾說過“我的作品並不是關於光的,我的作品就是光”。於是乎,在公墓的教堂中,模擬了一套與日落同步上演的光影裝置:太陽落山時,教堂被LED燈在用深藍色填滿,每兩分鐘更換一次顏色,漸次由藍色變為粉色、橙色再到紅色,Turrell以此來建立靈魂世界與自然世界的連接。

Pic | Instagram@clarenicolson

James Turrell的作品追求相對的平和、沉靜與純淨。像他過往的作品那樣,所有的光源都被隱藏起來,使光沉浸在教堂神聖的氛圍中,你可以在這裡放下雜亂的紛擾。

KLOOK送福利!今日0元體驗

參加方式只需要在本篇文章下留言參與話題討論即可,我們將在留言中隨機挑選1位免費體驗KLOOK官網上的活動,次日公佈獲獎名單(活動優惠碼有1年的有效兌換期)。

本期討論話題為:

說說你去過最特別的教堂?

活動獎品範圍囊括整個KLOOK官網上的所有產品,沒錯,這個範圍是指10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一萬五千餘種目的地玩法與服務!本期贈送的活動是...

Pic | Instagram@sultaness

抬頭向上看,你會發現內部的結構讓人震撼又為之著迷。博塔參考了建築界的三位泰斗級人物:卡洛·斯卡帕、勒·柯布西耶和路易士·康。在他的作品裡特別強調自然光線的重要性,他曾說:“對於建築來說,離開光線也就不存在空間,正是光線創造了空間。”

Pic | Instagram@tiz_doublet

3. 廢墟上的“快閃教堂”

Theaster Gates's Sanctum

這是一座由木頭和玻璃搭建起的簡易教堂,是在二戰時被炸毀的聖殿教堂的廢墟上臨時搭建起來的,建築材料由美國裝置藝術家西斯特·蓋茨從周圍其他被摧毀的建築中搜集而來。

Pic | Instagram@rooibos.chai

這座教堂位於英國布裡斯托,它還有個別稱,叫做“密室”,它將城市規劃、宗教空間等議題與藝術實踐結合起來,使得原本這個無人訪問的廢墟之地,一夜之間成為人們的聚集地。據說在2015年的時候,進行著持續24天,每天24小時不間斷上演的音樂表演,觀眾可以隨時入場觀看,但節目單保密。

Pic | Instagram@design_chick

也正是這場552小時的不間斷演出,將與那些搭建起這座臨時場館的廢棄材料一起,共同構成布裡斯托的一曲城市絕響。

Pic | Instagram@pandoobs

4. “世界首座滑板教堂”

KAOS TEMPLE

KAOS TEMPLE又被稱為 La Iglesia Skate,它坐落在西班牙阿斯圖裡亞斯的小鎮利亞內拉。

這座建於1912 年原名為Santa Barbara 的老建築,是當時服務此區炸藥工廠工人的老教堂。直到西班牙內戰結束後,炸藥工廠關閉,建築與設施自此隨戰事走向歷史,被當地人遺忘近一世紀。

Pic | Instagram@artfull_moments

在2007 年的時候,傢俱公司Iniciativas Habitat 買下了這裡並擁有這座教堂,同時,與一群熱愛滑板的好友組成推動滑板運動團體Church Brigade,在教堂內搭起滑板斜坡,希望透過一連串的藝術與文化活動,來替教堂重新帶回生氣。

Pic | Instagram@gallas73

秉持著DIY的傳統與精神,未經任何資金援助,Iniciativas Habitat 與Church Brigade描繪的夢想藍圖逐漸成形。從滑板比賽、演唱會再到假日烤肉活動,他們將當地社區重新串聯,賦予這棟建築嶄新的年輕文化交流定位,並重新擁抱一批堅定與熱情的狂熱者—只是信徒不再因宗教而來,而是為了滑板極限運動。

因為對運動狂熱的新信仰,造就了世界上首座滑板教堂。借著汗水與肢體的釋放,年輕人與滑板選手在此自我磨練、突破極限,獲得自我認同與心靈上的堅定信仰。

Pic | Instagram@luchovidales

5. “被上帝之光浸染的教堂”

Dorotheenstadt Cemetery Memorial Chape

這是一座被光浸染的教堂。到了晚上,燈光一開,整個教堂沉浸在一片燈光裡。

Pic | Instagram@sabrinalehnhoff

《聖經》中有這麼一句話這麼記載著: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稱光為晝,稱暗為夜。光在西方宗教中,是神聖的存在。

Pic | Instagram@digustein

創始人James Turrell是洛杉磯“光與空間”運動的代表人物,在2016年的時候,他將光與空間的這門藝術帶去了柏林Dorotheenstadt公墓,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詩人布萊希特、作家海因裡希·曼等偉大的靈魂都沉睡於此。

Pic | Instagram@_fil_berlin

他曾說過“我的作品並不是關於光的,我的作品就是光”。於是乎,在公墓的教堂中,模擬了一套與日落同步上演的光影裝置:太陽落山時,教堂被LED燈在用深藍色填滿,每兩分鐘更換一次顏色,漸次由藍色變為粉色、橙色再到紅色,Turrell以此來建立靈魂世界與自然世界的連接。

Pic | Instagram@clarenicolson

James Turrell的作品追求相對的平和、沉靜與純淨。像他過往的作品那樣,所有的光源都被隱藏起來,使光沉浸在教堂神聖的氛圍中,你可以在這裡放下雜亂的紛擾。

KLOOK送福利!今日0元體驗

參加方式只需要在本篇文章下留言參與話題討論即可,我們將在留言中隨機挑選1位免費體驗KLOOK官網上的活動,次日公佈獲獎名單(活動優惠碼有1年的有效兌換期)。

本期討論話題為:

說說你去過最特別的教堂?

活動獎品範圍囊括整個KLOOK官網上的所有產品,沒錯,這個範圍是指10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一萬五千餘種目的地玩法與服務!本期贈送的活動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