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馬東敏執掌百度1年:老闆改變不了的,老闆娘能嗎?

對於一個老牌互聯網巨頭來說, 比承認地位掉隊更難的, 是承認戰略失誤, 而比承認錯誤更難的, 是改正它們。 2017年, 人們更多看到百度的業務正在發生變化——變成一家以搜索為主、以資訊流和人工智慧為重的公司。

少數人觀察到, 比其業務調整更早的是百度投資體系的重構。

百度投資並購部曾經承擔了百度所有的投資活動。 市場對其的質疑聲在2016年達到頂峰——與阿裡、騰訊投資部門相比, 百度在投資決策上“保守、低效”的風格, 似乎並未呈現一個佔據制高點的巨頭在佈局未來時應有的敏銳和雄心, 更像是業務的採購部門。

2016年年中開始, 百度投資體系悄然發生變化。 而百度投資並購部一把手何海文被調走, 經歷了百度前元老任旭陽、百度公關負責人王路陸續代管。 2016年9月、10月, 像Google一樣, 百度陸續成立了對外募資、市場化運作的基金, 負責百度的財務投資:百度風投和百度資本,

分別關注早期、中後期專案, CEO李彥宏任兩者的董事長和投委會主席。 此外, 百度還成立了多個關注無人車、AI的產業基金。

一系列調整後, 投資並購部成為了百度的戰略投資部門(下稱:百度戰投)。 然而, 這塊掌握了百度核心資源的業務, 並未由李彥宏接管, 其實際掌控人是馬東敏。

馬於2017年年初, 與陸奇一同空降百度管理層, 掌管職能部門。 從李彥宏到“完全代表Robin的意志”的何海文, 百度投資過往的短板使李彥巨集需要放權, 但錢和資源需要給一個有能力且讓他放心的人。

馬東敏被認為是最合適的人選——她的正式職稱是“董事長特別助理”, 未掛職任何部門。 回歸後的第一個總監會上, 馬東敏如此介紹自己:“大家都叫我Melissa,

Robin 21年的life companion, 16年的事業夥伴, 喜歡直接坦誠地分析溝通, 喜歡建立流程機制, 喜歡timeline和deadline。 ”。 同時, 她還是持股4.68%, 投票權占比15.5%的百度股東, 百度重大決策如攜程並購去哪兒等事件背後的參與者。

百度戰投轉型的過渡期, 多重身份給了馬東敏微妙的空間——相比陸奇, 馬是“老闆娘”與百度和李彥宏高度綁定, 但同時又可以脫離李彥宏獨立決策, 而在外界眼中, 這些決策仍然能代表李彥宏作為最高領導人的意志。

2017年是百度採取了新的投資基金結構——對內有百度戰投, 負責戰略投資, 對外有風投、資本基金, 分別對應早期和中後期的財務投資, 加上多個產業基金在產業鏈縱深佈局。 多條投資線也在馬東敏處併攏——投資戰略、資方資源、業務對接、資源互通,

類似蔡崇信之于阿裡、劉熾平之於騰訊, 百度投資有了一個家長式的人物, 在內外部統籌管理並影響最高決策者。

根據獵雲網統計, 2017年, 百度、騰訊、阿裡巴巴的投資數量分別是38、113和45。 百度戰投投出20家公司, 其中最大一筆是70億元戰略入股中國聯通。 人工智慧、出行、企服佔據了百度投資大部分的比重, 除了兩個億元左右的A輪外, 大多數是B輪後的公司。 百度整體投資數量比去年多15筆, 但由於引入了外部資金, 總金額變化難以對比。 一位百度投資體系的總監告訴《財經》記者, 戰投的投資池比之前收緊。

圖為獵雲網根據公開信息整理的2017百度投資檔案。 投資方標注為“百度”、“百度公司”的可以理解為百度戰投的投資。

虛名與實權

馬東敏並不在百度戰投任職, 卻是直接領導人。 李彥宏和陸奇雖然名義上列席戰投、風投和資本投委會, 但三方基本由負責人拍板決策——李彥宏和陸奇都很少過問投資。

事實上, 2017年大多數百度戰投的專案都由馬東敏親自推動。 更理性、更強勢也更深入一線的馬東敏,正試圖塑造戰投更加開放大膽的對外風格。

此前,百度投資面臨“佈局遲緩、保守”的質疑。其投資輪次多偏後、投的專案多非行業龍頭,還在高位佈局O2O、電商。原因之一是,百度投資決策高度集中于李彥宏一個人。而決策者的猶豫和謹慎,很可能導致無法抓住第一時間的入場機會,如大眾點評;或者在晚期以高位入局,如Uber。

另一個可以佐證的例子是百度對易車的投資。一位接近百度的人士告訴《財經》記者,早在易車在美國上市之前,百度就開始與易車接觸,但出於價格上的顧慮,直到易車2010年以近5億美元的市值在美國上市,這筆合作也未落實。而6年後百度也僅僅投資了5000萬美元左右。——2016年,百度與騰訊、京東分別認購易車3.2% 7.1%和23%的股份,成交股價為20.23美元。

百度投資過往履歷中,李彥宏展現了其作為決策者謹慎的一面。但馬東敏“投資速度在變快,她是一個精明的女性領導者。”首汽約車CEO魏東告訴《財經》記者,他在2017年夏天多次與馬東敏碰面,百度最終投資首汽約車B+輪,從過會到拍板投資等流程不超過一個月。

領導者的性格直接影響戰投的風格。“李彥宏比較感性;馬東敏極理性,對未來多大市場、百度投資和雙方合作的價值,算得很明白。” 一位百度被投公司CEO告訴《財經》記者。

而在工作風格上,馬東敏喜歡直接坦誠地分析溝通,喜歡建立流程機制,喜歡timeline和deadline。此外,她還喜歡深入一線。此前,李彥宏一般不親自出面看專案,是隱在談判背後的人。而馬東敏會直接見創業者,掌握一手的專案情況。

外部基金,被馬東敏視為百度戰投發現行業機會的前哨。據瞭解,馬東敏雖然不插手外部基金的投資,但如果遇到與百度業務契合的好項目,她就“直接找到人去問”。2017年下半年,百度風投剛把投資極米的C輪敲定,百度戰投就在瞭解後,短時間內跟進,對外統一公佈為百度風投領投C輪。

“這更像是新興的互聯網創業公司,”魏東說,一部分歸功於陸奇,他以“拼命三郎”的工作方式,帶動了整個百度業務的快速推進,但馬東敏的回歸帶來重要的改變——投資與業務之間的架構梳理。

百度投資的多維重構

投資與業務決策權重的失衡,是導致過去百度投資反應遲緩的重要因素。根據36kr的報導,百度投資經理推薦的專案,需要由投資部總監和相關業務部門總監開會,專案得到初步同意之後,還需要抄送相關業務部門負責人獲得同意。業務部門常常為了完成自己的KPI而推動沒有戰略意義的“短視”項目,否定掉投資部看好的、有成長空間的案子。比如棄大眾點評做糯米,棄UC流覽器做百度流覽器。

這折射出百度投資長期以來的管理架構問題。相比其他互聯網巨頭,百度採用了較為複雜的投資基金結構——對外成立風投、資本基金,分別對應早期和中後期專案,追求財務回報,不背百度戰略KPI,其第一期資本來自百度自有資金,目前已向社會募資兩期;此外成立多個產業基金,包括100億元的阿波羅基金,專注無人車專案;度秘基金,專注人工智慧專案,還有視頻基金、金融內部基金、AI產業基金等。

如此架構調整之後,對外的基金能像騰訊一樣以少數股權投資為主建立生態,產業基金則縱深佈局,解決投資與業務意志不統一的問題;而多條投資線也在馬東敏處併攏——投資戰略、資方資源、業務對接、資源互通,類似蔡崇信之于阿裡、劉熾平之於騰訊,百度投資有了一個家長式的人物,在內外部統籌管理並影響最高決策者。

這個架構中,百度戰投處於特殊位置,一,這是百度自己的錢;二,戰投既要考慮財務回報,又要為公司佈局行業機會,且在阿波羅基金和度秘募資完成前,承擔過渡期的管理工作,這些或許是馬東敏管理百度戰投的直接原因。

目前,業務和投資不再是彙報關係,是比較鬆散的連結。一種方式是業務很看好的公司,向戰投介紹,但往後很少參與決策。另一種,戰投看好一個方向,去問業務部門,聯合去向公司申請。一位元百度前員工告訴《財經》記者,雙方老大業務和投資很密切,會微信拉群和組飯局介紹兩方人士交流。而遇到好的專案,戰投、風投和資本相互交流和推薦很常見。

首汽約車在2017年同時獲得百度戰投和百度資本的投資。這個專案是在合作中迸發的,首汽看重百度的高精密地圖和自動駕駛技術,百度需要首汽的運營平臺落地無人駕駛。2016年底,魏東就與百度無人駕駛團隊有密切接觸,一次,在與百度智慧駕駛事業部總監李震宇交流中,雙方覺得在業務合作之外還有資本合作的可能。在李震宇的引薦下魏東見到馬東敏,快速完成融資。

流程上的鬆散,能保證馬東敏在各方協調中的主動權和戰略視角。魏東認為,以馬東敏為核心的百度戰投,更多看重投資專案與百度業務的協同度,而非單純財務回報。

同樣是投資新能源智能汽車,百度資本選擇了蔚來汽車,百度戰投選擇了威馬汽車,後者由馬東敏主導投資。一位元出行領域高管告訴《財經》記者,蔚來在無人駕駛上有自主研發的規劃和體系,如果百度想將自己的無人駕駛平臺放進去,蔚來可能不會全盤接受;而威馬的研發團隊不用從零開始開發平臺,百度的產品可以直接在威馬上運營。這樣的投資思路避免了與業務部門競爭而放棄投資。

人才問題,是百度戰投要持續面對的挑戰。

此前業內普遍認為百度投資大將不多、流動頻繁,這些問題至今並未解決。接近百度戰投的員工告訴《財經》記者,2017年上半年百度戰投的人走了很多,後來新進了一些投資經理級的員工,但總體數量少。隨著馬東敏持續深度參與一線,百度戰投中層虧空、基層流失的情況尚未改變。

作為百度職能部門掌門人,馬東敏在專案投資與業務協調中親力親為,既是人才流失下的應對之策,也是管理團隊要解決的問題,不少內部人士猜測,她深入一線管理百度戰投不會是常態。

一位被投公司高管告訴《財經》記者,馬東敏曾長談百度面臨的問題——為什麼她離開百度這幾年,百度會形成這樣脆弱的口碑。她非常生氣地說,整個百度,從下到上,人浮於事!——一旦有好機會,他們立馬想的,不是執行公司的戰略,而是想著跳槽,他們更感興趣的是和媒體、投資人打交道,而不是關心業務。

早在2012年,李彥宏就發出內部信要求“淘汰小資、重拾狼性”,直到2017年陸奇和馬東敏到來,從業務、人事到投資的調整,這個老牌巨頭才迎來了轉身的第一步。

2017年,百度有所復蘇,截止年底最後的收盤時間,百度以5269.17億元市值,重回2016年“魏則西事件”之前的市值水準,但其與騰訊和阿裡所在的萬億市值梯隊差距越來越大——前者市值31955億元,後者28491.55億元,短短一年多間,兩者從百度市值的3倍以上成長為6倍左右。

投資體系的價值之一,在於幫助大公司把握上下游產業鏈的機會,以免被顛覆。而錯過了移動時代的百度明顯在投資體系上有所缺失。目前,百度的主營搜索業務仍然穩固,而在人工智慧的時代機會面前,百度投資的佈局步伐將極其重要。

更理性、更強勢也更深入一線的馬東敏,正試圖塑造戰投更加開放大膽的對外風格。

此前,百度投資面臨“佈局遲緩、保守”的質疑。其投資輪次多偏後、投的專案多非行業龍頭,還在高位佈局O2O、電商。原因之一是,百度投資決策高度集中于李彥宏一個人。而決策者的猶豫和謹慎,很可能導致無法抓住第一時間的入場機會,如大眾點評;或者在晚期以高位入局,如Uber。

另一個可以佐證的例子是百度對易車的投資。一位接近百度的人士告訴《財經》記者,早在易車在美國上市之前,百度就開始與易車接觸,但出於價格上的顧慮,直到易車2010年以近5億美元的市值在美國上市,這筆合作也未落實。而6年後百度也僅僅投資了5000萬美元左右。——2016年,百度與騰訊、京東分別認購易車3.2% 7.1%和23%的股份,成交股價為20.23美元。

百度投資過往履歷中,李彥宏展現了其作為決策者謹慎的一面。但馬東敏“投資速度在變快,她是一個精明的女性領導者。”首汽約車CEO魏東告訴《財經》記者,他在2017年夏天多次與馬東敏碰面,百度最終投資首汽約車B+輪,從過會到拍板投資等流程不超過一個月。

領導者的性格直接影響戰投的風格。“李彥宏比較感性;馬東敏極理性,對未來多大市場、百度投資和雙方合作的價值,算得很明白。” 一位百度被投公司CEO告訴《財經》記者。

而在工作風格上,馬東敏喜歡直接坦誠地分析溝通,喜歡建立流程機制,喜歡timeline和deadline。此外,她還喜歡深入一線。此前,李彥宏一般不親自出面看專案,是隱在談判背後的人。而馬東敏會直接見創業者,掌握一手的專案情況。

外部基金,被馬東敏視為百度戰投發現行業機會的前哨。據瞭解,馬東敏雖然不插手外部基金的投資,但如果遇到與百度業務契合的好項目,她就“直接找到人去問”。2017年下半年,百度風投剛把投資極米的C輪敲定,百度戰投就在瞭解後,短時間內跟進,對外統一公佈為百度風投領投C輪。

“這更像是新興的互聯網創業公司,”魏東說,一部分歸功於陸奇,他以“拼命三郎”的工作方式,帶動了整個百度業務的快速推進,但馬東敏的回歸帶來重要的改變——投資與業務之間的架構梳理。

百度投資的多維重構

投資與業務決策權重的失衡,是導致過去百度投資反應遲緩的重要因素。根據36kr的報導,百度投資經理推薦的專案,需要由投資部總監和相關業務部門總監開會,專案得到初步同意之後,還需要抄送相關業務部門負責人獲得同意。業務部門常常為了完成自己的KPI而推動沒有戰略意義的“短視”項目,否定掉投資部看好的、有成長空間的案子。比如棄大眾點評做糯米,棄UC流覽器做百度流覽器。

這折射出百度投資長期以來的管理架構問題。相比其他互聯網巨頭,百度採用了較為複雜的投資基金結構——對外成立風投、資本基金,分別對應早期和中後期專案,追求財務回報,不背百度戰略KPI,其第一期資本來自百度自有資金,目前已向社會募資兩期;此外成立多個產業基金,包括100億元的阿波羅基金,專注無人車專案;度秘基金,專注人工智慧專案,還有視頻基金、金融內部基金、AI產業基金等。

如此架構調整之後,對外的基金能像騰訊一樣以少數股權投資為主建立生態,產業基金則縱深佈局,解決投資與業務意志不統一的問題;而多條投資線也在馬東敏處併攏——投資戰略、資方資源、業務對接、資源互通,類似蔡崇信之于阿裡、劉熾平之於騰訊,百度投資有了一個家長式的人物,在內外部統籌管理並影響最高決策者。

這個架構中,百度戰投處於特殊位置,一,這是百度自己的錢;二,戰投既要考慮財務回報,又要為公司佈局行業機會,且在阿波羅基金和度秘募資完成前,承擔過渡期的管理工作,這些或許是馬東敏管理百度戰投的直接原因。

目前,業務和投資不再是彙報關係,是比較鬆散的連結。一種方式是業務很看好的公司,向戰投介紹,但往後很少參與決策。另一種,戰投看好一個方向,去問業務部門,聯合去向公司申請。一位元百度前員工告訴《財經》記者,雙方老大業務和投資很密切,會微信拉群和組飯局介紹兩方人士交流。而遇到好的專案,戰投、風投和資本相互交流和推薦很常見。

首汽約車在2017年同時獲得百度戰投和百度資本的投資。這個專案是在合作中迸發的,首汽看重百度的高精密地圖和自動駕駛技術,百度需要首汽的運營平臺落地無人駕駛。2016年底,魏東就與百度無人駕駛團隊有密切接觸,一次,在與百度智慧駕駛事業部總監李震宇交流中,雙方覺得在業務合作之外還有資本合作的可能。在李震宇的引薦下魏東見到馬東敏,快速完成融資。

流程上的鬆散,能保證馬東敏在各方協調中的主動權和戰略視角。魏東認為,以馬東敏為核心的百度戰投,更多看重投資專案與百度業務的協同度,而非單純財務回報。

同樣是投資新能源智能汽車,百度資本選擇了蔚來汽車,百度戰投選擇了威馬汽車,後者由馬東敏主導投資。一位元出行領域高管告訴《財經》記者,蔚來在無人駕駛上有自主研發的規劃和體系,如果百度想將自己的無人駕駛平臺放進去,蔚來可能不會全盤接受;而威馬的研發團隊不用從零開始開發平臺,百度的產品可以直接在威馬上運營。這樣的投資思路避免了與業務部門競爭而放棄投資。

人才問題,是百度戰投要持續面對的挑戰。

此前業內普遍認為百度投資大將不多、流動頻繁,這些問題至今並未解決。接近百度戰投的員工告訴《財經》記者,2017年上半年百度戰投的人走了很多,後來新進了一些投資經理級的員工,但總體數量少。隨著馬東敏持續深度參與一線,百度戰投中層虧空、基層流失的情況尚未改變。

作為百度職能部門掌門人,馬東敏在專案投資與業務協調中親力親為,既是人才流失下的應對之策,也是管理團隊要解決的問題,不少內部人士猜測,她深入一線管理百度戰投不會是常態。

一位被投公司高管告訴《財經》記者,馬東敏曾長談百度面臨的問題——為什麼她離開百度這幾年,百度會形成這樣脆弱的口碑。她非常生氣地說,整個百度,從下到上,人浮於事!——一旦有好機會,他們立馬想的,不是執行公司的戰略,而是想著跳槽,他們更感興趣的是和媒體、投資人打交道,而不是關心業務。

早在2012年,李彥宏就發出內部信要求“淘汰小資、重拾狼性”,直到2017年陸奇和馬東敏到來,從業務、人事到投資的調整,這個老牌巨頭才迎來了轉身的第一步。

2017年,百度有所復蘇,截止年底最後的收盤時間,百度以5269.17億元市值,重回2016年“魏則西事件”之前的市值水準,但其與騰訊和阿裡所在的萬億市值梯隊差距越來越大——前者市值31955億元,後者28491.55億元,短短一年多間,兩者從百度市值的3倍以上成長為6倍左右。

投資體系的價值之一,在於幫助大公司把握上下游產業鏈的機會,以免被顛覆。而錯過了移動時代的百度明顯在投資體系上有所缺失。目前,百度的主營搜索業務仍然穩固,而在人工智慧的時代機會面前,百度投資的佈局步伐將極其重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