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17家企業聯手回收新能源動力蓄電池

動力電池回收領域又添大動作。 記者從工信部網站獲悉, 1月4日, 中國鐵塔公司在京與重慶長安、比亞迪、銀隆、沃特瑪、國軒高科、桑頓新能源等16家企業, 舉行了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戰略合作夥伴協定簽約儀式, 積極加強與汽車製造、電池生產、公交運輸、回收利用等行業骨幹企業合作, 有效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一體化合作, 加強協同創新, 共謀發展。

有評論認為, 同時與16家企業簽訂協定, 足見鐵塔公司對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問題的重視。 而從此次活動的出席規格來看, 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等均有領導出席,

這意味著, 鐵塔公司的佈局得到了國家層面的支援和認可。

據悉, 鐵塔公司自2015年開始, 在黑龍江、天津等9省市建設了57個退役電池梯次利用試驗網站, 對廢舊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進行了積極有益的探索, 目前試點範圍擴大到12省市, 已建設了3000多個試驗網站, 涵蓋備電、削峰填穀、微電網等各種使用工況。

伴隨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爆發式增長, 作為新能源汽車心臟的動力電池用量也是水漲船高。 與此同時, 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也被提上議程。 動力電池在新能源汽車上的使用壽命普遍在5年左右, 業內普遍預計, 2018年開始, 國內首批進入市場的汽車動力電池即將迎來“報廢潮”, 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市場將從2018年開始爆發,

當年即可達50億元規模。

從新能源汽車上退役的動力電池, 能量殘餘仍在70%以上, 經挑選、測試等環節之後, 可進一步應用在儲能、分散式光伏發電、家庭用電、低速電動車等諸多領域, 體現出巨大的再利用價值。 之後再進一步報廢, 從廢舊電池中提取鈷、鎳、錳、鋰、鐵和鋁等金屬, 有預測稱所創造的回收市場規模在2020年將突破100億, 到2023年達到250億。

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方面, 我國不斷完善相關體系, 尤以剛剛過去的2017年相關舉措最為密集。 2017年初,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 指出電動汽車及動力電池生產企業應負責建立廢舊回收網路。 此後, 國家標準委又發佈了《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拆解規範》《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產品規格尺寸》《汽車動力蓄電池編碼規則》《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餘能檢測》等國標,

使動力電池回收向前邁進一大步。

另悉, 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司長高雲虎在會上表示, 工信部將加快實施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 推進標準體系建設, 建設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與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綜合管理平臺, 開展試點示範, 積極探索技術經濟性強、資源環境友好的多元化回收利用市場模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