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阜外學院」1月19號(星期五)直播預告

1月19日 週五 12:00--12:40專家嘉賓介紹

李貽恒—臺灣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從循證證據看新型口服抗凝藥的臨床使用策略

臺灣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心臟內科教授,

擅長心血管疾病的診治, 參與多項臨床研究並公開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視頻簡介:

1. 病例分享:患者, 男, 82歲, 高血壓, 6年前前壁心梗。 LVEF46%, 左心室擴大, 二尖瓣反流(2/4級), 三尖瓣反流(3/4級)。 目前狀況:心悸, 陣發性房顫, 無心衰體征, 血壓140/88mmHg。 服藥阿司匹林、卡維地洛、雷米普利、阿托伐他汀等治療。

2. 如何選擇抗凝藥物預防卒中?該患者CHA2S2-VASC=4。 介紹了NOACS在亞洲族群臨床研究的結果、達比加群臨床研究結果。

3. 講述了不同NOAC的腎臟清除率不同、NOAC(阿呱沙班、達比加群、利伐沙班)與腎功能、藥物間的相互作用,

4. 闡述了COMPASS研究:CV死亡、卒中、心梗。

5. 結論:NOAC有效減低卒中發生, 同時明顯減少華法林帶來的顱內出血;臨床研究已經證實了NOA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皆優於華法林;考慮年紀、腎功能、藥物相互作用及藥物依從性,

選擇NOAC。

沈衛峰—上海瑞金醫院

糖尿病冠脈側支迴圈研究進展

上海瑞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生, 教授, 曾任副院長, 博士生導師。 1981~1985年在澳大利亞醫學院獲博士學位。 亞太地區介入心臟病學會秘書長, 中華心血管學會委員, 中國介入心臟學會委員, 上海地區冠心病瓣膜病介入診治學組組長, 《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誌》和《介入放射學雜誌》副主編, 《中華醫學雜誌(英文版)》、《中華心血管病雜誌》等八本醫學雜誌的編委。 主要研究方向為冠心病防治、心力衰竭、瓣膜性心臟病及心血管疾病介入性診治。 在上海率先開展冠心病、瓣膜性心臟病的介入性診治工作, 已完成冠狀動脈造影10000餘例、PTCA3000余例、施行經皮二尖瓣狹窄球囊分離術600餘例,

在相關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並在國內外學術界取得了良好的聲譽和崇高的學術地位。 其所主持的“七五”攻關課題獲1991年衛生部醫藥衛生進步三等獎, 並獲1998年上海市臨床醫療成果三等獎、2000年上海市科技成果二等獎、2000年吳階平醫學研究獎、2001年上海市臨床醫療成果二等獎。 目前正在進行“疑難、高危冠心病介入診治優化方案研究”(上海市衛生系統重大課題)、“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療方法優選”(國家“十五”攻關課題)等一系列重要臨床課題的研究。 主編的《實用介入性心臟病學》等三部專著受到了廣大醫師的熱烈歡迎。 參編著作十餘部, 在國內外雜誌發表論文260餘篇。
1991年獲人事部“有突出貢獻的留學回國人員”稱號, 1992年獲“全國衛生系統模範工作者”稱號。

視頻簡介:

1前言:人冠脈並非功能學終末動脈, 而通過側枝血管網相互交通, 是逆向PCI路徑。 冠脈側枝縮小心肌梗死, 冠脈側枝迴圈保護心功能, 冠脈側枝改善臨床預後。

2. 冠脈側枝形成的機制:動脈生成, 血管新生。 冠脈粥樣硬化阻塞側枝形成。

3.闡述了冠脈(側枝)竊血機制、冠脈側枝評估方法、許多因素影響冠脈側枝形成、血壓與冠脈側枝形成關係、腎功能與冠脈側枝形成、GA與冠脈側枝迴圈分級、直接PCI冠脈側枝程度臨床意義。

4. 結果:與側枝形成不佳患者相比, 側枝形成良好患者STEMI發病前24h常有心絞痛, MVD和RCA病變發生率較高, 但前壁心肌梗死和LAD阻塞發生率較低。

側枝形成良好患者傾向于有較低的糖化血紅蛋白、較長的症狀至IRA開通的時間延遲兩組的PCI操作成功率和平均住院天數相似。 側枝形成良好患者MI較小。

觀看方式:

APP:

各大應用商店搜索“24小時醫學”APP進行下載。

PC:

阜外學院官方網址://fuwaihospital.24hmb.com/

24小時醫學官方網址://meetlive.24hmb.com/

編輯:木森的夏天

24小時醫學頻道不僅可以觀看現場網路直播, 還可以下載“24小時醫學”app同步觀看哦, 過後還可無限看回播, 足不出戶掌握最新專業醫學資訊。

讓醫學更有趣有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