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某些紅木媒體拿過期央視新聞來熱炒:忽悠人智商高一點,別總挖坑

紅木一周視點報導:1月15日, 某家紅木APP發出一條消息, 題目為《央視新聞:大紅酸枝漲幅40%, 緬花漲65%……》, 並發出視頻, 將央視新聞即時報導過程詳細披露,

在這則消息中, 央視記者列舉了大量資料, 包括對廣東紅木原材市場、生產企業的調查, 得出了一個言之鑿鑿的結論:紅木傢俱市場的春天來了。

紅木一周視點採訪了許多業內人士, 大家有個基本一致的看法, 每年春節前後, 央視都會發出一篇關於紅木傢俱市場的調查性報導。 紅木企業、從業者、市場銷售人員, 會把央視新聞當成市場的晴雨錶, 更當成取信于消費者和說服市場的依據。 按照日期, 2018年的春節又快來了, 銷售市場進入新一輪的期待。 於是便對央視新聞產生了新的期待。

但是, 仔細看完視頻才發現, 這則新聞實際上是2017年春節前發出的。

2017年的中國紅木傢俱市場, 春天並沒有來。 具體表現為原材料價格繼續高漲、市場銷售額下降、紅木企業數量銳減等。

作為紅木生產企業, 許多已經謀求產品轉型, 紛紛採用價格低廉的原材, 比如血檀、小巴花、沉貴寶等進行生產, 走大眾化路線。 對於生產企業來說, 高漲的原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已經令人不堪重負。 這是不爭的事實。

過去若干年, 紅木傢俱市場的行銷往往以價格為主要參考依據, 認為只要是價格漲起來了, 就是紅木產業的春天。 因此, 才會熱炒原材料, 以紅木資源瀕危的藉口。 消費者對此意見巨大, 認為企業在借機抬價, 許多消費者說:你紅木資源瀕危, 憑什麼讓我來買單?如此炒作手法, 實則增加了市場的不信任情緒。 然而紅木行業價值觀並為發生改變。 隨著春節臨近,

會有更多消息出籠, 甚至會有更多的市場人員會拿過期新聞當炒作有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