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看看成都高新區的三美”示範村是怎樣的!

民風廊上, 精神文明宣傳標語和形象生動的圖畫相結合, 讓村民們在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村務公開欄上貼著“好鄰居”“道德之星”等入圍名單, 大家經常聚在一起討論著誰人誰家可以當選, 然後向這些“明星”學習;村上組織活動, 志願者和文藝隊行動起來, 歡樂熱鬧的文藝節目讓全村的業餘生活越來越豐富……去年以來, 成都高新區持續開展“三美”示範村創建, 努力實現鄉風民風美起來、文化生活美起來, 日前12個區級“三美”示範村已順利通過驗收。

新年伊始, 記者走進高新東區, 實地探訪區級“三美”示範村的“風尚新美”,

感受到文明新風撲面而來。

志願服務 鄉村彙聚正能量

“多虧了他們, 經常來幫忙收拾家裡, 還陪我聊天。 ”家住丹景鄉平安村的楊菊芳今年80歲, 患有嚴重的白內障, 孩子又在外打工, 平時生活很不方便。 經過走訪瞭解情況後, 村上的志願者常常會上門幫老人打掃衛生, 解決她生活中的困難。

近年來, 平安村依託村標準化志願服務站, 積極發揮村委會、黨員幹部、熱心群眾作用, 建立了1支志願者隊伍, 大力開展扶貧濟困、關愛留守兒童和老人、愛心奉獻等志願服務活動, 身穿紅色統一服裝的志願者們成為村上最靚麗的風景。 “做志願者很有意義, 既能為村民提供公益服務, 又讓‘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在鄉村落地開花。

”陳敏是村裡志願者中的一員, 志願服務活動中, 常常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

在一批又一批志願者的帶動下, 越來越多村民加入到這個隊伍中, 志願服務如春風化雨浸潤山鄉, 正能量在平安村不斷彙聚,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逐漸成為一種新風尚。

文化盛宴 村民生活添色彩

成都高新區堅持把提升農村文化內涵作為“三美”示範村建設的重要內容, 引導各鄉村依託村文化廣場, 發揮本地文化能人和文藝骨幹作用, 常態化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 並以“我們的節日”為主題, 在傳統節日組織開展相關節慶文化活動, 既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又推廣宣傳了鄉村的文明風貌。

“以前, 天一黑就只有在家裡看電視,

平時也很少有娛樂活動。 現在不僅有地方跳壩壩舞, 時不時還有各種文化惠民演出, 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豐富了。 ”海螺鄉長山村村民對現在的幸福生活讚不絕口。

丹景鄉平安村的兩支文藝隊伍正在自編自導文藝節目,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有機融入文化惠民演出中, 在為村民們帶去一場場精彩表演的同時,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從“無”到“有”到“豐富”, 除各種文化活動和惠民演出外, “全民閱讀”“中華經典誦讀”等活動也帶動了農村文明程度和村民素質的提升, 群眾的幸福指數隨之提高。

評優爭先 道德入心揚新風

伴隨著“三美”示範村建設, 高新東區各村在“風尚新美”打造上也總結了不少經驗。 在海螺鄉長山村,

“好鄰居”“文明戶”的評比, 推動鄉村移風易俗, 讓原先的攀比陋習得到明顯扭轉;蘆葭鎮岳王村村委會前的公示紅榜上, 對助人為樂、見義勇為、孝老敬親等好人好事進行公示, 讓村民們感受榜樣的力量;在丹景鄉平安村, 村兩委引導群眾共同參與示範典型的評選和表決, 在潛移默化中制定出“村規明約”……

“通過評優爭先、選取示範典型的活動, 充分發揮群眾的主體意識, 讓大家都參與其中, 營造出‘比、學、趕、超’的氛圍, 掀起了文明新風潤鄉村的熱潮。 ”丹景鄉平安村村支部書記盧貴周說。

結合創建“三美”示範村活動, 在舉行評優爭先活動的同時, 這些鄉村還經常舉行道德宣講、百姓故事會、未成年人思想教育講座等活動,

通過入戶說、集中講的方式, 引導村民樹立正確價值觀, 提升村民思想道德水準, 引導村民積極向上, 構築良好的人文環境。 同時, 依託宣傳欄、文化長廊、公益廣告等宣傳載體, “三美”示範村建設推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新村落地生根。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