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遲播劇的考驗|觀點

“遲播劇”這個提法以前沒有, 是我自己起的。 媒體比較愛用“延播劇”, 但一提“延播”, 人們難免會展開聯想並追問理由。 先不提每部劇延播背後的故事和苦衷, 播出遲了本身就是一個客觀存在, 為了不干擾後面討論的內容, 倒不如省去前提, 直接來說眼前。

“遲播劇”歷來都有, 雖為數不多但多少都有些實力。 之所以現在來談這個話題, 是因為2017年最後兩個月的霸屏劇都和它們有關。 《獵場》是兩年前拍完的劇, 今年才上星播出, 而且讓新劇《琅琊榜之風起長林》為它延後了檔期, 有點兒“新遲播”讓路“老遲播”的意思。

《琅琊榜之風起長林》的運氣不比當年的《琅琊榜》, 一來後者太成功, 前者偏偏又號稱是續作, 不讓觀眾比較顯然不現實;二來《琅琊榜之風起長林》開始的前十幾集更像是懸疑劇或古裝諜戰劇, 而且有種“把牌攤開了打”的敘事自信, 這種自造的挑戰很難說最後命運如何。

第三, 更致命的是老遲播劇的干擾仍在繼續——兩部強勢諜戰劇《風箏》和《連環套》同期開播。 前者堪稱柳雲龍繼《暗算》之後最成功的劇集, 後者有張志堅、於和偉、鄭曉寧坐鎮, 兩部戲的故事結構都突破了以往的熱播諜戰劇, 實在很難說哪個風頭更盛。

《風箏》當然也有自己的糾結點。 許多觀眾無緣由地不希望羅海瓊是“影子”, 而羅老闆偏偏就是, 因此造成了一些爭議。 其實, 說不喜歡羅海瓊的觀眾基本上不太懂表演, 該劇和《借槍》一樣, 堪稱是展示羅海瓊演技的一部力作。 不過, 《風箏》在播出時必須承受的一個考驗是——該劇鏡頭語言比柳雲龍之前的《暗戰》沒有明顯升級, 有些地方甚至還略顯粗糙。 這顯然是一個會被挑剔的點。

《連環套》的亮點是“圓謊”, 弱點是劇集中段的劇情“太磨叨”, 一些場景有些固定、單調, 這在某種程度上拉低了表演的起評高分。 但觀眾如果看進去了, 這部劇也未見得就不比《琅琊榜之風起長林》好看, 後者這種小鮮肉或是偶像派打底的古裝劇,

在成人居多的觀劇平臺是沒有太大優勢的, 更何況近年這類戲風行得有點過頭, 讓人膩了。

所有遲播劇都要面臨一個共同的“理性試題”, 劇集延遲播出的時間越久, 越要面對觀眾在審美疲勞後的挑剔——劇情的、表演的、鏡頭的、剪輯的……尤其是剪輯方面, 電視臺出於盈利需要, 有時會遷就廣告時間, 自行對原劇集重新剪輯, 這可能會給劇集口碑帶來一定傷害。 這些大概也會對以後的劇集拍攝和售賣播出限制條款擬定起到重要的警示作用。

今天的影視人生活在一個技術發展神速、製作成本飛漲、觀賞口味多變的時代, 主創人員的反應稍有延誤, 就有可能給劇集帶來巨大損失。 怎麼辦?只有埋頭苦學。 美劇、英劇、日劇都講究製作上的精緻,

對於中國影視業那些優秀的製作團隊而言, 也需要勉力拿出自己的媲美之作。 一旦遇到遲播, 只有製作精良才能稍微沖抵掉一些時差帶給作品的考驗。 這方面, 早先的《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心術》, 近一兩年的《少帥》《剃刀邊緣》《臥底歸來》都提供了很好的經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