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逼人道歉到底高☆禁☆潮了誰

圖片來自網路

網路到底是何地, 好像一拍鍵盤擺在一起就有了王法, 好像真相不符合線民期待就是被公關。

很長一段時間,

我樂得做一個吃瓜群眾每天閒暇時間看看滿網路世界奔跑的大大小小的新聞, 只為熱鬧, 不求真假。

隨著工作日漸繁忙, 此等閒心也變得越發少了。 只是最近與友人閒聊時聽得幾個八卦, 事後跑到網上查看, 不知是不是長大了, 還是太久沒有吃瓜了, 如今吃瓜群眾的吃相都變得如此難看了嗎?

在網路世界, 匿名隱身好像是自由自在, 但同時也給了那些內心陰暗自私的人以可乘之機。 國家大事不妄作評論, 但就吃瓜群眾最好的那口八卦新聞來說, 我覺得這好像是一個精神鴉片樣的存在。 無論真相如何, 零星片段出來, 無論誰都可以口誅筆伐一番, 心疼這個, 可憐那個, 要這個道歉, 要那個滾出的, 到底是站在什麼樣的位置,

以什麼資格再說這些話啊?

誠然公眾人物有義務有責任注意自己的社會影響, 做事被人議論在所難免, 因為他就是靠大眾議論吃飯的。 他們的工作, 他們的生活, 他們的感情都是吃瓜群眾每天像電視連續劇一樣關注的日常。 比關心自己的男朋友/女朋友還要關心人家的家事, 但如果較真的把你我的愛恨情仇也都PO到網路上, 那一定多了很多線民口中的渣男浪女吧, 因為這世間情愛中本來就全都是癡男怨女, 誰摘得請誰呢。 當事人都說不清的事兒, 為什麼要從來沒有介入過他們生活的陌生人來判斷誰對誰錯, 來決定要不要道歉?當然話說回來, 線民作為吃瓜群眾有吃瓜的權利, 只是你判斷出來的對錯只是你自己給這個熱鬧下的判詞,

真當自己知道了什麼了不起的真相, 晃了晃了的逼著人家道歉呢。

如果被議論的物件換做是一個普通人呢?會不會有同樣的“待遇”?比如一個律師, 也要因為自己的私事給線民一個交代, 要道歉, 被逼要道歉, 坦白講我明白她被群嘲的原因, 也理解你鄙視她的理由。

但難道你極端鄙視一個人, 那個人就應該道歉嗎?要求的誰的原諒, 你嗎?可隔著螢幕的你只是把她當成是另一個消遣, 像吃過的一道菜, 看過的一道風景評論過後甩之腦後。

同樣是法律工作者, 我知道這個行業說到底最重要的仍然是專業性和社會關係。 這裡職業道德包含在專業性之內。 行業協會會調查她, 她也許會為她的言論付出代價,

但這是她應該對自己道歉, 應該自己承擔她在公眾平臺對自身職業嚴肅性的懈怠。 而不是屈服於網路暴力。

所謂網路暴力, 除了無所顧忌的謾駡誹謗, 更多的應該是自以為人多勢眾的鍵盤代替法槌的愚昧。

我十分不理解, 到底在現實社會中什麼樣的人, 才會在網路上無所顧忌的對一個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絲毫不認識的人灌注最大的惡意呢?第一次有這樣的疑問還是2017年一個小花旦被某小鮮肉的粉絲撕得“骨頭渣都不剩”的時候, 我不瞭解她也不混飯圈, 所以想著應該是她做了什麼引起眾怒的事了吧, 但點進熱搜後才發現, 沒有黑料, 只是因為和小鮮肉合作而單純的罵。 那是我第一次對網路感到錯愕,

因為現實世界中那樣的污言穢語是不可能從一個正常人口中說出的。

當你披上虛擬的小號時, 你可能也忘了自己是個人了吧。

資源分享, 資訊共用, 享受網路的便利的同時是不是應該清理清理網路的雜碎, 本來的匿名和隱身是這個網路世界的樂趣, 但這點兒自由被有些人踐踏了, 實名的規規矩矩, 匿名的為所欲為。 輿論可以被炮製, 可以被利用, 真相不如熱鬧來的重要。

我問朋友, 怎麼看到現在的網路與現實?他說:思想可以齷齪, 但行為必須端正。

想在網路上來場穿越世界的夢, 但敲擊鍵盤的都是夢破碎的聲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