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時代 新氣象 新作為」穩中求進 綻放活力——包頭市經濟發展綜述之三

又是一年歲末年初, 儘管季節仍在寒冬, 包頭上上下下幹部群眾卻從剛剛閉幕的“兩會”感受到了湧動的“春潮”。 新一輪的發展,

正在緊鑼密鼓中展開, 而過去一年的成就, 也在深深地激勵著大家:基礎穩健, 活力綻放, 風正好揚帆!

回顧剛剛過去的2017年, 全市人民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 全面落實中央、自治區和市委各項決策部署, 穩中求進, 同時發力全方位優化城市發展環境, 讓包頭經濟社會不斷綻放活力, 經濟社會實現了持續健康發展, 亮點紛呈: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44230元和15870元, 均增長8%, 完成了預期目標。 用電量、貨運量等先行指標保持兩位數增長, 主要工業品量價齊升,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大幅增長, 就業比較充分, 經濟運行總體穩中有進、穩中向好。

成績的背後

是實幹者執著的努力和沉甸甸的汗水

——2017年, 市委、市政府主動應對經濟下行壓力,

強化經濟運行研判調度, 實施重點企業市級領導包聯幫扶責任制, 不斷完善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政策體系, 積極幫助企業解決運行中的實際困難, 包鋼扭轉了連續3年虧損局面。 積極爭取自治區電力多邊交易、基本電費減免政策, 為企業降低用電成本19.4億元。 強化跟蹤督辦推進機制, 全力推動億元以上重大專案建設, 完成投資1924.6億元。 實施招商引資項目1120個, 引進國內(區外)資金到位879.2億元。 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任務, 淘汰48萬噸落後鋼鐵產能, 化解60萬噸煤炭過剩產能。 取消停征行政事業性收費和基金16項, 為企業減輕負擔9235萬元。

——堅定不移增活力, 著眼於破除體制機制障礙, 協同推進“放管服”改革, 實行行政權力動態管理和清單管理,

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模式, 市本級387項公共服務事項全部實現網上辦理。 穩步推進國有企業剝離辦社會工作, 包鋼醫院、包鋼職業技術學院等機構實現委託管理, “三供一業”移交工作全面啟動。 36戶市屬企業納入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體系。 實施“六個一”提升工程, 82%的龍頭企業與農牧民形成有效利益聯結。 加快發展外向型經濟, 開工建設國家進口肉類指定口岸、中蒙互市貿易區, B型保稅物流中心獲准建設。

——著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建設和認定市級以上創業園孵化基地73個, 7218名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 為1.1萬名創業者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0億元, 居全區首位。

……

不僅僅是“穩增長”。 2017年的包頭經濟, 在“穩增長”和“結構轉型”的巧妙融合中,

在“傳統產業加快升級”和“新興生產力加快成長”的“雙引擎”持續建設與合力推動中, 持續綻放活力, 為新一年的加快發展不斷夯實基礎、添加動能。

審視來時路, 前行更從容。 站在新起點上的包頭, 正乘著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的浩蕩東風, 凝聚起全市砥礪奮進的磅礴力量, 去努力創造一個更加奮發有為的新時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