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推廣清潔能源“煤改氣”“煤改電”成效初顯現

推廣清潔能源是優化環境治理的必由之路, “煤改電”等措施也相繼實施, “煤改氣”成效初步顯現, 政府也不斷採取相對應的措施來推廣清潔能源的使用, 具體情況怎麼樣呢?

霧霾天氣人人痛恨, 國家治理空氣污染下了大決心。 作為北方霧霾的重要來源, 冬季取暖的散煤燃燒自然在整治之列。 2016年10月,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小組第七次會後, 各地開始大力推進“煤改氣”“煤改電”工程。

“煤改氣”政策實施以來, 成效初顯。 今年11月, 北京PM2.5平均濃度46微克/平方米, 1-11月北京PM2.5累計濃度58微克/立方米, 同比下降13.4%,

較2013年同期下降35.6%。 京津冀實施的區域協同治理與推行“煤改氣”政策下能源不斷清潔化之成效初步顯現。

然而2017年12月4日, 環保部已經向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城市下發《關於請做好散煤綜合治理確保群眾溫暖過冬工作的函》特急檔, 明確進入供暖季後, 一些地方如果沒有完工“煤改氣”“煤改電”工程, 依然可以繼續沿用過去的燃煤取暖方式或其他替代方式。

在此次發佈的檔中, 環保部強調, 將把確保群眾冬季及時充足供暖作為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強化督查巡查工作重點。 如發現不作為、亂作為情況, 將按規定嚴肅追責。

燃煤污染的公共健康代價極大, 散煤治理也是民生工程, 去煤化是必須堅持的能源轉型道路。 天然氣具有熱利用效率高、污染物排放少的特點,

是一種清潔的化石能源, 也是目前最為顯示的煤炭替代能源。 天然氣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的提高能夠有效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強度, 改善大氣品質, 提高公眾生活品質和健康水準。

但需要認清的現實是,

我國具有富煤、貧油、少氣的資源稟賦, 煤炭在能源消費結構中佔據主導地位, 天然氣能源相對短缺, 且多集中在中西部、華北及東北地區, 大規模普及“煤改氣”, 氣源短缺問題將嚴重凸顯。

“煤改氣”對環保自然是好事, 但要讓一個煤炭為主力能源的國家徹底扭轉原來的能源結構, 是極為複雜的系統工程, 涉及的部門不僅是一個環保部, 還有發改委、住建部、能源局等等, 涉及能源價格調整、社區管道改造、群眾安置等大量工作, 很難在短時期內一蹴而就。

此次因煤改氣導致的華北局部地區出現“氣荒”現象, 是多重因素疊加, 政策上的一刀切、執行上的操之過急, 也是一個原因。 因此, 推進“煤改氣”須統籌兼顧, 除了要算政治賬,

也不能忽視經濟賬、供需賬, 更應把民生擺在突出位置, 要想方設法讓群眾的屋子暖起來、熱起來。

根據環保部規劃, 在未來“煤改氣”工作推進過程中會更加注重“規範化”操作, 注重“統籌協調”:1)氣源供應方面預計會增加調峰裝置, 目前中國燃氣供應端方面調峰能力較差, 通過增加調峰能力保障天然氣是未來趨勢;2)改造工程會注重“保質保量”, 未來的“煤改氣”改造工程會在保障專案進度的同時將更加注重專案品質。

保護環境和保證供暖, 從來都不是互相矛盾、此消彼長的關係;兩者的核心要義, 都在於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落腳于增強老百姓獲得感這一根本目的。 讓公共政策多一些人文關懷、民生觀照, 我們的發展也必將更有品質、更有溫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