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梁文道:怎樣的書店才算是好書店

備注:本文系8月29日梁文道探訪北京萬聖書園直播視頻整理而得。 該直播系廣西師大出版社2017年「加油!書店」系列活動之一, 由廣西師大出版社聯合看理想、騰訊新聞共同推出。

大家好, 我叫梁文道, 我現在在北京赫赫有名的萬聖書園, 這個書店已經搬遷了三次了, 這是它最近三四年的一個新址。 但是無論到了哪裡, 它的格調和客戶群都差不多, 主要賣的都是學術的書籍, 是一個很特別的地方。 我已經幫襯了萬聖書園十幾年了, 基本上每回來北京都一定會來一趟, 書店的老闆、店員、乃至貓, 都已經是朋友了。

1

「當你看到那麼多的書以物質的形式呈現在你眼前的時候, 你會感到一種龐大的存在感。 」

我們現在好像覺得手機上什麼都有, 什麼都能看, 但實際上去書店或者圖書館的時候, 感受是不一樣的。 因為當你看到那麼多的書以物質的形式呈現在你眼前的時候,

你會感到一種龐大的存在感, 這種存在感有時候是一種壓力, 你會發現, 怎麼會有這麼多書?

你在網絡上當然知道海量資訊, 但海量資訊在你指間, 你沒有那麼容易在物質上感到它的存在, 當你在圖書館, 感到人類的物質文明以這樣的方式出現在你面前的時候, 你格外會覺得自己的渺小、無知。 又由於你感到自己的渺小與無知, 你在逛書店時很容易會從一些你本來要找的書旁看到還有些別的書, 你會知道實體書店是必要的, 就像實體書一樣。

我現在也常看很多電子書, 尤其是英文書, 一出版我就可以立刻把它從電子書城裡買回來看, 很方便, 節省空間, 每個讀書人最大的問題就是家裡沒有足夠的空間放書嘛。

可是問題是, 我買了一本電子書, 我覺得好看, 我還是要買回實體書, 這種感覺是不一樣的, 我在國內常常逛書店, 買實體書就夠了。

書是很好的一種形式, 人類文明發展史上有幾樣東西一直沒有被淘汰, 其中的一樣就是車輪, 我們的技術進步了, 到現在還是要用車輪, 只是你用什麼動力去驅動車輪而已。 另外一個好的發明就是書, 在人類歷史上, 它大概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基本上就沒有變過, 為什麼沒有變過?這種翻閱的感覺, 不只是物質感受很舒服, 而且方便。 你有時候忽然要找一個概念、一個詞、一個段落, 或者是關鍵詞都模糊了時, 在電子書上找不方便, 而(紙質書上)翻著翻著就出現了。 當然美感上就不一樣了,

電子書最大的問題是字體、排版都不講究, 但是實體書由它的編輯者和設計者賦予了物質的呈現, 比如說, 這本書就該以這樣的封面和字體出現, 這是沒有辦法的。

2

「獨立書店之所以是獨立書店, 不是因為空間小, 不是因為品種少, 而是因為它做了一些有想法的選擇。

我覺得看一個書店好不好, 不是看它有什麼書, 而是看它沒有什麼書。 」

我再給大家介紹一下萬聖書園這個地方, 說回來。 有一些書, 你是不會想看的, 這些書在萬聖書園就絕對沒有。

這話是什麼意思呢?我來解釋一下, 有時候你去一些書店, 很容易就能發現很多大眾暢銷書, 萬聖書園的暢銷書是某些圈子裡的暢銷書, 不是大眾的暢銷書, 如果那些書你不想看, 你會發現這裡根本就沒有。 這節省了很多時間, 有時候有些作者, 寫了很多東西, 他不一定每一本都是那麼好的。 有些書店為了收集作者的所有書籍, 會把它們全部網羅起來。 但是萬聖書園就很奇怪, 它會把一些作者的好書拿出來, 它覺得沒有那麼好的, 它就不放。

舉個例子,余秋雨先生,他早年的好些書是不錯的,有一些,這裡就沒有。我不是詆毀他,他的作品好與不好,見仁見智,但是明顯這個書店主人有自己的判斷。這個書店不是新華書城,不是網上書店,他在那麼有限的空間裡,這就決定了他要做怎麼樣的判斷。

獨立書店之所以是獨立書店,不是因為空間小,不是因為品種少,而是因為它做了一些有想法的選擇,這種選擇是說,它要什麼、不要什麼。我覺得看一個書店好不好,不是看它有什麼書,而是看它沒有什麼書。我常常用這個標準來看,按照這個標準,那麼我覺得萬聖書園是個好書店,因為很多書它沒有。立場不同的人,有可能他們寫出來的書,是有價值的作品。所以這個書店在它附近的學術圈(很有影響),北大清華都在附近,很多學術界的人,很多學生來買書,因為這裡什麼書都有。

我現在有個情況,家裡的書太多,前段時間我收拾家裡的東西,拿了一些書捐給學校,大概兩三千本書,還剩下一兩萬本。喜歡書的人怎麼捨得這麼送書呢,我現在發現我是捨得的。理由就是有書店和圖書館,如果我真的需要什麼書,我就繼續回來逛就好了,一邊買書一邊放書,書要讓它流動起來,這樣你的書房就像河流一樣,不然你的書房就是個蓄水池,或者是水庫,水庫還好一點,糟糕的是變成一個發臭的水池。

3

這種書店,有時它的形式大於它的實質,你去了之後會在書店合照留影。這種書店是一個景點,這就等於你到了巴黎會去看埃菲爾鐵塔,我不認為那是一個能夠好好看書的地方。

說到世界各地的獨立書店,有好幾家我都印象很深刻,比如說巴黎的莎士比亞書店,但坦白講,我覺得它太像旅遊景點了,書店的佈局很好,有點亂,有點零碎,很有波西米亞的味道,但問題是遊客太多了,而現在它最能吸引人的是漂亮的女老闆,但也上了年紀,不如當年了。

倫敦有一些開了兩三百年的老書店,他們也會展示過去賣過的、經營、出版過的一些老書,那是非常壯觀的,很多的作者新書發佈會都會去那樣的書店,那就是好書店。

你在東京的話,就去日本的惠文社,那是個很好的書店,在一個非常知名的地方,附近有很多有趣的餐廳、咖啡店、酒吧。說到惠文社,它其實代表了一種書店的新潮流,就像東京蔦屋書店那樣,裡面有很多的商品在賣,有很多設計類的商品,有生活類的,有點像台灣的誠品。

說到這兒我要說回來了,這雖然是個潮流、是個趨勢,很多人覺得書店必須有個咖啡店,說起來萬聖書園也有個咖啡店,但是呢,萬聖書園和它們的分別在於,萬聖書園還是一個純粹的書店,它除了書還是書,頂多賣賣咖啡、一點簡餐。萬聖書園的簡餐很有水準,以前常在這裡吃飯,看了幾小時書就去吃飯,到隔壁吃完飯再過來看書,做得還可以。

說到誠品帶起來的潮流,剛剛過世的吳清友先生,他的想法,他的創新,是我們都非常佩服的,他真的是達人,是書店業的驕傲,他的影響力太大了,現在很火的東京蔦屋書店都是向他取經學習的。可是問題是,我覺得今天的誠品,為什麼它最近新開的許多書店,在我看來已經不是一個書店兼營生活設計用品,而是什麼呢,更像是一個也擺一點書的商場,我還是喜歡誠品書店的老店,敦煌南路24小時書店。在我看來這就不一樣,比較可惜。

大家有時候會看到網上的圖片,說是世界最美書店,這種書店我也去過不少,阿根廷有一家歌劇院改成的書店,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很誇張的一個書店。荷蘭有兩家非常有名的書店,是教堂改造的書店。雖然我不懂西班牙文和荷蘭文,但我光看那些書名,說實話我覺得沒有那麼厲害。這種書店,有時它的形式大於它的實質,你去了之後會在書店合照留影,大家都喜歡自拍。這和好好看書的一個地方其實是兩碼事,這種書店是一個景點,這就等於你到了巴黎會去看埃菲爾鐵塔,我不認為那是一個能夠好好看書的地方。雖然我不懂西班牙文,但是我在書店就能逛上半天,你們會看不懂書,但你能看出這是不是好書店。

4

「在我們追求便宜的時候,應該想一下這些便宜會為我們和社會帶來什麼,坦白講,我覺得這些書夠便宜了,比起別的國家的圖書定價來說,便宜得不像話。」

我住在香港,就喜歡逛二樓書店,但是因為店面租金太貴,所以書店都往樓上搬,有很多書店都到了7樓、8樓、11樓。我現在去的少了,以前每個星期有空的時候,都會去書店。我覺得這就有點悲慘,本來這個社會就不是那麼多的人看書,但是租金又是那麼的高,他們怎麼生存,怎麼經營呢?

書店最大的敵人第一人是租金,或者是商業。紐約以前有一家很好的書店叫叫Gotham Book Mart,那個書店本來就在沃爾瑪旁邊,旁邊都是開的珠寶店,猶太人賣珠寶的,租金本來就高,後來就結束了,很可惜。

現在有很多人逛完書店之後會在網上買書,這很常見,很多人在商店看完衣服也會去網上買,這把商店當成了一個樣品,我覺得這也無可厚非,我見過很多很多這樣的例子,我當然不贊成。有一次我跟一個年輕的同事一起來這兒逛書店,走的時候我抱了一摞書,他一本書都沒有,我說你怎麼一本書都沒有買?他說都拍了下來,我說乾嘛,他說回家在網上買書,這便宜一點。

我覺得這太悲慘了,便宜的東西我們大家都想要,但是便宜是要付出代價的,很多人會忘記這個,你買一件很便宜的T恤,其實背後有大量的污染環境、廉價勞工成本,這些你都不用計較。我們在沃爾瑪買便宜的東西,這意味著很多人經過中間層層的剝削,我不這樣做,你如果這樣買書的話,你在剝削那些實體書店。

今天網上的那些書店,之所以價格壓得這麼低,是因為他們有定價權,他們的量太大,他們向採購方要定價權,跟著就去要求所有供貨方或者給它一個很低的成本價,網絡書店賣得多不代表出版社能夠得到很多的利益。你在這裡看完書然後再在網上買書,我覺得這種對便宜物質的追求是不值得提倡的;另一點,你在這裡看書然後不買,書店是需要出租金的,還需要空調,需要請人力,都等於這樣被消耗掉了。我覺得不是太好,我不是太贊成這個做法。我覺得大家對於廉價的東西,不應該追求便宜,在我們追求便宜的時候,應該想一下這些便宜會為我們和社會帶來什麼,而且坦白講,我覺得這些書夠便宜了,比起別的國家的圖書定價來說,便宜得不像話。我常常用麥當勞的巨無霸指數來看,你在日本、德國、英國買一本書,那本書可能都是巨無霸的好幾倍,你在中國買一本書可能就是兩個巨無霸,甚至是一個巨無霸的價格。

它就不放。

舉個例子,余秋雨先生,他早年的好些書是不錯的,有一些,這裡就沒有。我不是詆毀他,他的作品好與不好,見仁見智,但是明顯這個書店主人有自己的判斷。這個書店不是新華書城,不是網上書店,他在那麼有限的空間裡,這就決定了他要做怎麼樣的判斷。

獨立書店之所以是獨立書店,不是因為空間小,不是因為品種少,而是因為它做了一些有想法的選擇,這種選擇是說,它要什麼、不要什麼。我覺得看一個書店好不好,不是看它有什麼書,而是看它沒有什麼書。我常常用這個標準來看,按照這個標準,那麼我覺得萬聖書園是個好書店,因為很多書它沒有。立場不同的人,有可能他們寫出來的書,是有價值的作品。所以這個書店在它附近的學術圈(很有影響),北大清華都在附近,很多學術界的人,很多學生來買書,因為這裡什麼書都有。

我現在有個情況,家裡的書太多,前段時間我收拾家裡的東西,拿了一些書捐給學校,大概兩三千本書,還剩下一兩萬本。喜歡書的人怎麼捨得這麼送書呢,我現在發現我是捨得的。理由就是有書店和圖書館,如果我真的需要什麼書,我就繼續回來逛就好了,一邊買書一邊放書,書要讓它流動起來,這樣你的書房就像河流一樣,不然你的書房就是個蓄水池,或者是水庫,水庫還好一點,糟糕的是變成一個發臭的水池。

3

這種書店,有時它的形式大於它的實質,你去了之後會在書店合照留影。這種書店是一個景點,這就等於你到了巴黎會去看埃菲爾鐵塔,我不認為那是一個能夠好好看書的地方。

說到世界各地的獨立書店,有好幾家我都印象很深刻,比如說巴黎的莎士比亞書店,但坦白講,我覺得它太像旅遊景點了,書店的佈局很好,有點亂,有點零碎,很有波西米亞的味道,但問題是遊客太多了,而現在它最能吸引人的是漂亮的女老闆,但也上了年紀,不如當年了。

倫敦有一些開了兩三百年的老書店,他們也會展示過去賣過的、經營、出版過的一些老書,那是非常壯觀的,很多的作者新書發佈會都會去那樣的書店,那就是好書店。

你在東京的話,就去日本的惠文社,那是個很好的書店,在一個非常知名的地方,附近有很多有趣的餐廳、咖啡店、酒吧。說到惠文社,它其實代表了一種書店的新潮流,就像東京蔦屋書店那樣,裡面有很多的商品在賣,有很多設計類的商品,有生活類的,有點像台灣的誠品。

說到這兒我要說回來了,這雖然是個潮流、是個趨勢,很多人覺得書店必須有個咖啡店,說起來萬聖書園也有個咖啡店,但是呢,萬聖書園和它們的分別在於,萬聖書園還是一個純粹的書店,它除了書還是書,頂多賣賣咖啡、一點簡餐。萬聖書園的簡餐很有水準,以前常在這裡吃飯,看了幾小時書就去吃飯,到隔壁吃完飯再過來看書,做得還可以。

說到誠品帶起來的潮流,剛剛過世的吳清友先生,他的想法,他的創新,是我們都非常佩服的,他真的是達人,是書店業的驕傲,他的影響力太大了,現在很火的東京蔦屋書店都是向他取經學習的。可是問題是,我覺得今天的誠品,為什麼它最近新開的許多書店,在我看來已經不是一個書店兼營生活設計用品,而是什麼呢,更像是一個也擺一點書的商場,我還是喜歡誠品書店的老店,敦煌南路24小時書店。在我看來這就不一樣,比較可惜。

大家有時候會看到網上的圖片,說是世界最美書店,這種書店我也去過不少,阿根廷有一家歌劇院改成的書店,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很誇張的一個書店。荷蘭有兩家非常有名的書店,是教堂改造的書店。雖然我不懂西班牙文和荷蘭文,但我光看那些書名,說實話我覺得沒有那麼厲害。這種書店,有時它的形式大於它的實質,你去了之後會在書店合照留影,大家都喜歡自拍。這和好好看書的一個地方其實是兩碼事,這種書店是一個景點,這就等於你到了巴黎會去看埃菲爾鐵塔,我不認為那是一個能夠好好看書的地方。雖然我不懂西班牙文,但是我在書店就能逛上半天,你們會看不懂書,但你能看出這是不是好書店。

4

「在我們追求便宜的時候,應該想一下這些便宜會為我們和社會帶來什麼,坦白講,我覺得這些書夠便宜了,比起別的國家的圖書定價來說,便宜得不像話。」

我住在香港,就喜歡逛二樓書店,但是因為店面租金太貴,所以書店都往樓上搬,有很多書店都到了7樓、8樓、11樓。我現在去的少了,以前每個星期有空的時候,都會去書店。我覺得這就有點悲慘,本來這個社會就不是那麼多的人看書,但是租金又是那麼的高,他們怎麼生存,怎麼經營呢?

書店最大的敵人第一人是租金,或者是商業。紐約以前有一家很好的書店叫叫Gotham Book Mart,那個書店本來就在沃爾瑪旁邊,旁邊都是開的珠寶店,猶太人賣珠寶的,租金本來就高,後來就結束了,很可惜。

現在有很多人逛完書店之後會在網上買書,這很常見,很多人在商店看完衣服也會去網上買,這把商店當成了一個樣品,我覺得這也無可厚非,我見過很多很多這樣的例子,我當然不贊成。有一次我跟一個年輕的同事一起來這兒逛書店,走的時候我抱了一摞書,他一本書都沒有,我說你怎麼一本書都沒有買?他說都拍了下來,我說乾嘛,他說回家在網上買書,這便宜一點。

我覺得這太悲慘了,便宜的東西我們大家都想要,但是便宜是要付出代價的,很多人會忘記這個,你買一件很便宜的T恤,其實背後有大量的污染環境、廉價勞工成本,這些你都不用計較。我們在沃爾瑪買便宜的東西,這意味著很多人經過中間層層的剝削,我不這樣做,你如果這樣買書的話,你在剝削那些實體書店。

今天網上的那些書店,之所以價格壓得這麼低,是因為他們有定價權,他們的量太大,他們向採購方要定價權,跟著就去要求所有供貨方或者給它一個很低的成本價,網絡書店賣得多不代表出版社能夠得到很多的利益。你在這裡看完書然後再在網上買書,我覺得這種對便宜物質的追求是不值得提倡的;另一點,你在這裡看書然後不買,書店是需要出租金的,還需要空調,需要請人力,都等於這樣被消耗掉了。我覺得不是太好,我不是太贊成這個做法。我覺得大家對於廉價的東西,不應該追求便宜,在我們追求便宜的時候,應該想一下這些便宜會為我們和社會帶來什麼,而且坦白講,我覺得這些書夠便宜了,比起別的國家的圖書定價來說,便宜得不像話。我常常用麥當勞的巨無霸指數來看,你在日本、德國、英國買一本書,那本書可能都是巨無霸的好幾倍,你在中國買一本書可能就是兩個巨無霸,甚至是一個巨無霸的價格。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