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寒冬之下,2017年彩電市場的兩大特徵

2017年, 對於彩電市場來說, 可謂是“多事之秋”。 成本壓力的暴增、銷量的嚴重下滑, 互聯網電視格局生變、線上市場紅利消失, 都對彩電行業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筆者對2017年彩電市場主要的兩大變化。

面板產能優化, 彩電市場進入轉型升級期

2017年以來, 彩電市場一改前兩年的突飛猛進, 銷量規模開始下降。 筆者認為, 最主要的原因有兩個:生產成本的增加以及互聯網電視品牌的銷量暴跌。

2016年下半年開始, 上游液晶面板價格一路狂飆, 彩電企業的經營成本上升, 使得彩電企業不得不通過漲價的方式來保證經營。

另一方面, 受上游液晶面板價格的上漲及市場瓶頸期的到來, 互聯網電視品牌格局生變, 市場規模大大縮水。 尤其是以樂視為代表的部分互聯網電視品牌遭遇資金鏈短缺危機, 對互聯網電視品牌的銷量影響巨大。

而在這些現象的背後, 是彩電上下游行業的轉型升級。 上游面板行業開始優化產能, 淘汰掉部分落後產能。 尤其是2016年三星、松下、夏普等面板廠商關停了多條大尺寸面板生產線, 使得液晶面板供需關係發生了變化。

在下游市場, 彩電高端化、大屏化的趨勢日益顯著, 行業整體進入升級轉型期。 也因此, 2017年彩電市場呈現出了量降額升, 均價上漲的局面。 根據中怡康預測資料顯示, 2017年彩電市場零售量規模為4781萬台,

同比下降8.1%。 不過, 平均單價為3318元, 同比增長了12.6%。 在平均單價的帶動下, 零售額1586億元, 同比增長3.4%。

整體來說, 彩電上游市場產能正在不斷優化, 下游市場正在轉型升級, 行業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

線上紅利消失, 管道融合成為彩電零售新趨勢

2017年彩電市場的另一大變化, 就是線上紅利正在逐漸消退, 銷量同比增速放緩。 這使得彩電企業開始尋求新的出路, 出現了線上線下管道融合的新零售商業模式。

根據中怡康監測資料顯示, 2017年彩電市場零售量規模基本與2016年持平, 而2016年線上零售量同比增長38.1%。 可見, 彩電線上銷量的增速已經放緩, 市場趨於飽和, 互聯網紅利正在消失。

再看一些促銷節慶, 傳統的促銷節慶競爭力優勢已經下降。

2017年上半年傳統的促銷節節點上, 元旦、春節、五一彩電市場表現均不佳, 只有618的戰績不錯。 但這並不僅僅是線上市場的功勞, 線下市場也貢獻巨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