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多措並舉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 高度重視農村義務教育”, “堅定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

在實現鄉村振興、區域協調發展的進程中, 教育至關重要。

促進區域間教育均衡發展

一段時間以來, 我國通過調整農村基礎教育佈局, 使教育資源的配置更加合理, 提高了學校的規模效益和教育品質, 促進了區域內教育的均衡發展, 為城鄉學生上好學、接受好的教育提供了條件。 華中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授范先佐認為, 隨著城鎮化的快速推進, 我國城鄉學校辦學規模已經進入了大規模學校與小規模學校並存的時代。 未來的基礎教育佈局調整需堅持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 兼顧城鎮與邊遠貧困地區的學校, 協調好經濟發達的城鎮與農村邊遠貧困地區教育的發展。

針對我國農村教育, 教育部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教育戰略研究室主任高書國提出, 城鎮化背景下的農村教育, 是農村地區面向區域內多種人群, 傳遞普遍性與地域性的生產和生活經驗, 傳承人類文明和鄉村文化, 促進農村社會轉型和農村地區多種產業協調發展, 培養具備現代生產生活能力和持續學習能力的人的社會活動。 集地域的鄉村性、培養目標的多樣性、治理方式的自治性於一體的農村教育, 具有獨特的社會價值。 未來, 政府主導的、通過授權和加強鄉村自治、基於地方產業群和鄉村文化傳承的農村教育現代化模式, 將是我國農村社會和農村教育發展的方向。

進一步完善教育扶持政策

教育是農村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 東北師範大學中國農村教育發展研究院院長鄔志輝認為, “教育扶貧”、“扶貧教育”是重要的扶貧舉措, 大力發展教育應成為農村社會發展的戰略首選, 將農村處境不利的群體作為教育優先關照對象。 同時, 政府需要在教育精准扶貧、資訊服務體系建設、改革教育流動機制、完善留守兒童保護機制等方面做出針對性的舉措。

高書國表示, 智力貧困是貧困產生的深刻根源, 而智力貧困的代際傳遞, 則成為影響農村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突出障礙。 他建議, 解決貧困人口教育與發展問題, 政府應加大參與和干預力度, 增加對革命老區、邊遠地區、貧困地區基礎教育的投入, 進一步完善教育扶持政策;針對貧困者個性化的需要,

研究和制定教育發展與扶貧政策;建立教育扶貧基金, 擴大農村貧困地區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 制定特殊的教師配備標準、教育經費標準和學校管理政策, 加強對學生的精准指導和精准幫扶, 發展特殊教育、職業教育;構築社會關愛系統, 高度關注、關心和關懷貧困家庭子女成長與發展。

有效引導師資流動

教師作為義務教育學校的核心資源, 其流動狀況被看作反映學校師資隊伍建設狀況的晴雨錶。 東北師範大學中國農村教育發展研究院教授秦玉友認為, 機會成本是義務教育教師流動的重要影響因素, 主要表現為:義務教育教師的工資收入越低, 其流動意向越高;在置業環境不能使教師滿意的情況下,

能力較強教師以及年輕教師更傾向于流動;教師與職業匹配品質越低越容易流動;教師傾向于從經濟發展水準相對薄弱地區和學校流出。 教師流動的根本原因, 在於我國區域和城鄉經濟發展的不均衡。 秦玉友建議, 通過提高義務教育教師尤其是經濟發展水準薄弱地區學校教師的收入水準, 提升實力薄弱學校的硬體建設水準, 提供更多的職業發展機會, 充分考慮教師的家校匹配問題等, 有效引導義務教育教師的流動。

近年來, 提升農村教師的素質逐漸成為我國教育發展的焦點。 江蘇農村教育發展研究中心教授喬暉提出, 落實好教師培訓政策是促進教育發展、提升教育品質的持久推動力。 他表示,應進一步加大農村教師培訓的經費投入,優化績效工資制度;拓寬農村教師培訓的補充管道,構建高效的城鄉師資流動機制;拓寬農村教師的培訓路徑,形成多元化的培訓格局。此外,通過豐富農村教師的培訓內容,構建貼近教師需求的培訓體系;建立公開透明的學員選派制度,保障教師全員參與培訓;深化農村教師的培訓管理機制,提高培訓品質和培訓者水準;建立長效的路徑執行機制,進一步完善執行考評與監督等措施。建立農村教師培訓政策精准執行的機制,是當前培訓政策執行的有效路徑。

他表示,應進一步加大農村教師培訓的經費投入,優化績效工資制度;拓寬農村教師培訓的補充管道,構建高效的城鄉師資流動機制;拓寬農村教師的培訓路徑,形成多元化的培訓格局。此外,通過豐富農村教師的培訓內容,構建貼近教師需求的培訓體系;建立公開透明的學員選派制度,保障教師全員參與培訓;深化農村教師的培訓管理機制,提高培訓品質和培訓者水準;建立長效的路徑執行機制,進一步完善執行考評與監督等措施。建立農村教師培訓政策精准執行的機制,是當前培訓政策執行的有效路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