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左佳:環保督察凸顯綠色發展底色

近年來, 生態文明建設深入推進, 生態文明的理念日益成為社會共識。 尤其是新環保法生效以來, 環境品質日益改善。 但在現實生活中,

重發展、輕保護的觀念在一些地方仍然根深蒂固。

在這樣的背景下, 建立中央環保督察長效機制, 正是要以制度創新為生態文明建設保駕護航, 為環境保護的貫徹落實提供制度保障。 中央環保督察既是“重拳出擊”, 更是“抛磚引玉”, 強化了地方落實生態文明建設理念和綠色發展理念, 將環境保護從“重經濟輕環保”的圍城中解救出來, 為建設綠水青山的美麗中國提供堅強支撐。

中央環保督察可謂是深入地方的一柄“利劍”, 為掃清各類環境保護障礙提供了強有力的監管。 同時, 中央環保督察組盡心盡責, 取得了突出成績。 經過2015年12月在河北開展試點, 2016年、2017年分四批在全國實施進駐督察, 中央環保督察實現了對全國31個省(區、市)的全覆蓋。

環保督查雷厲風行的背後, 是新發展理念的引領作用, 是綠色發展的深入人心。 中央環保督察掀起的環保衝擊波, 在全國範圍內形成綠色發展的鮮明導向。 相比前三批中央環保督察, 第四批督察回饋用詞更犀利、更不留情面, 對涉及的責任部門直接點名、毫不回避——這些變化折射出中央環保督察絕不是走過場, 而是真刀真槍、力求實效, 就像一家企業負責人所說, “原來治汙就像打一巴掌, 這次感覺手術刀真的架在了病灶上”。

民之所望, 政之所向。 唯有回應群眾的呼聲, 才能形成強大合力, 進而激發起人民群眾的環保意識, 涵養出促進綠色發展久久為功的力量。 正因為此, 中央環保督察有著強烈的民生導向。

就拿群眾身邊的環境污染“小事”來說, 這類舉報占比最高, 主要涉及餐飲油煙、娛樂雜訊、工地揚塵、生活污水、垃圾、小作坊加工等“小”污染。 雖然看起來是“小事”, 但事關群眾生活起居, 對群眾來說就是“大事”。 按照“邊督邊改”的要求, 中央環保督察組通過群眾舉報的途徑, 以解決群眾環境訴求為重點, 切實解決了一大批群眾身邊的環境問題, 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 激發了群眾的參與熱情, 使得關注督察、參與督察、點贊督察成為一種風尚。

同時, 我們也應清醒地認識到, 作為一種監督地方環境保護問題的重要手段, 環保督察的最終目的應是督促地方形成環境保護長效機制。 因此, 如何讓地方黨委政府提高對生態環境保護重要性的認識,

從而落實好生態環境保護責任, 切實做到“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更為重要。 比如:重大項目上馬時, 要充分考量環境影響, 建立專案審批決策機制, 把好專案決策關, 對達不到法律和政策要求的項目堅決不能批准上馬。 如果在專案開工或運營後再對其採取行政強制措施或行政處罰, 既會造成群眾不理解、引發社會怨言, 又有損政府的社會公信力。

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 中央環保督察正在形成能夠施之長遠的制度經驗和鮮明特點。 一些地方著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規, 補齊管理短板。 例如, 江蘇省印發《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規定(試行)》, 明確了各級、各部門在工作中的生態環境保護責任, 盡責有獎,

失職必查。 福建省制定《福建省綠色發展指標體系》《福建省生態文明建設考核目標體系》……中央環保督察正是要以制度的剛性確保責任落實, 促進綠色發展和綠色生活理念落地生根, 這也有助於推動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

相信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 天藍、地綠、水清的生產生活環境一定會指日可待。

(作者:左佳, 系中共遼寧省委黨校副教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