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機會到了,各地已有行動!2018年“研學旅行”將大放異彩!

2016年12月19日, 教育部等11部門聯合發佈《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 其中明確, 中小學要將研學旅行活動納入教學計畫, 學生參與情況將納入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一石激起千層浪, “機會來了!”這是所有關注親子市場, 自然農耕教育的群體最自然的心聲!

什麼是研學旅行呢?

即由教育部門和學校有計劃地組織安排, 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方式走出校園, 在與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視野、豐富知識,

加深與自然和文化的親近感, 增加對集體生活方式和社會公共道德的體驗, 是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銜接的創新形式。

研學旅行的教育屬性和活動特性, 註定了這項產品和普通旅遊產品的巨大差異。

而關於課程研發, 《意見》也給出了5條要點進行深層次說明。

第一條:“把研學旅行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畫, 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統籌考慮, 促進研學旅行和學校課程有機融合, 要精心設計研學旅行活動課程”。

第二條:“學校根據教育教學計畫靈活安排研學旅行時間, 一般安排在小學四到六年級、初中一到二年級、高中一到二年級, 儘量錯開旅遊高峰期”。

研學旅行不再像過去的夏(冬)令營、遊學一樣,

一般在學生的寒暑假期間舉行, 而是將貫穿全年的時間。

第三條:“學校根據學段特點和地域特色, 逐步建立小學階段以鄉土鄉情為主、初中階段以縣情市情為主、高中階段以省情國情為主的研學旅行活動課程體系”。

研學旅行將會充分結合當地特色進行課程設置。

第四條:“根據小學、初中、高中不同學段的研學旅行目標, 有針對性地開發自然類、歷史類、地理類、科技類、人文類、體驗類等多種類型的活動課程”。

自然教育基地, 休閒農場等都是有基礎開展教學的點。

第五條:“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要探索制定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工作規程, 做到“活動有方案, 行前有備案, 應急有預案”。 ”

毫無疑問, “研學旅行”未來會形成下一個風口, 只是在該風口下, 如何設計出針對性研學產品是關鍵。 研學旅行不同于其他普通的旅遊產品, 從設計線路、景點選擇、時間安排等各環節都要特別考慮, 產品要考慮學生的年紀, 項目要與學生所學知識階段接軌。

2017年10月, 教育部印發《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

《綱要》將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生必修課, 要求小學1-2年級, 平均每週不少於1課時;小學3-6年級和初中, 平均每週不少於2課時;高中執行課程方案相關要求, 完成規定學分。

一系列政策導向, 引爆了研學旅遊市場。 據國家旅遊局發佈的《2016中國旅遊投資報告》顯示, 研學旅遊產品被視作未來旅遊投資的十大重要領域之一。

對於如何實施, 大部分擁有產業基地的群體, 一定非常關心如何什麼申請“研學基地”?一般基地深挖特色, 打造主題品牌, 設計研學產品, 完善配套設施之後, 可以開始申報“全國研學旅遊示範基地”品牌, 需要通過國家旅遊局資料審核、初選、專家審核認定程式。

1、首先需要申報市級研學旅遊示範基地。

2、批下來一年後,可以繼續申報省級研學旅遊示範基地,需要滿足省級研學旅遊示範基地申報條件(主要有七條,包括運營良好、產品豐富、主題突出、服務規範、安全有序、政策優惠等)。‘

3、各市教育及旅遊主管部門組織開展對照申報基本條件,對符合條件的景區進行摸排和遴選。

4、對於通過考核的景區由省旅遊局、省教育廳頒發“省級研學旅遊示範基地”。

5、由省旅遊局根據認定工作部署,對照申報條件,推薦內容豐富、特色鮮明、服務良好的參選單位。

6、國家旅遊局進行資料審核、初選、專家審核認定程式。最後確立頒發“全國研學旅遊示範基地”稱號。

在過去的2017年,各地也紛紛在行動,其中這些省份和地區的教育部門給出了更具體的實施內容。

山東:每學年安排集體研學旅行不少於2次,依託好客山東十大文化旅遊目的地各類資源,建設一批知識科普型、體驗考察型、勵志拓展型、自然觀賞型、文化康樂型研學旅行基地。

吉林:研學旅行經費來源,構建“學校提供一點,家長交納一點,社會贊助一點”的經費保障格局。

江西:每次研學旅行活動學生與輔導教師配備比不低於15:1,有條件的學校要安排醫生隨隊參與。研學時間每學年安排1至2次,一般每次小學1至2天、初中2至3天、高中3至4天。

福建:圍繞“紅色之旅”、“生態之旅”、“文化之旅”、“鄉村之旅”設計旅遊路線。

貴州遵義:組織全市500名優秀中小學生到長三角、珠三角地區教育文化先進城市開展研學旅行。

2018年,“研學旅行”必將成為下一個行業熱點,能不能抓住機遇,就看你現在準備了多少!

“2018中國休閒農業經理人峰會暨農文旅合作發展論壇”,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比較與對外交流部王曉燕主任將重點分享研學旅行基地建設,以及如何依託自然和文化遺產資源,紅色教育資源和綜合實踐基地等,建設一批安全適宜的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基地,並探索建立基地的准入標準、退出機制和評價體系。打造一批示範性研學旅行精品線路,形成佈局合理、互聯互通的研學旅行網路。

“2018中國休閒農業經理人峰會暨農文旅合作發展論壇”, 2018年1月27-29日,在農業部北辦公區舉辦,梳理2017,預見2018,做鄉村振興踐行者!

點擊瞭解更多,諮詢詳細資訊

2、批下來一年後,可以繼續申報省級研學旅遊示範基地,需要滿足省級研學旅遊示範基地申報條件(主要有七條,包括運營良好、產品豐富、主題突出、服務規範、安全有序、政策優惠等)。‘

3、各市教育及旅遊主管部門組織開展對照申報基本條件,對符合條件的景區進行摸排和遴選。

4、對於通過考核的景區由省旅遊局、省教育廳頒發“省級研學旅遊示範基地”。

5、由省旅遊局根據認定工作部署,對照申報條件,推薦內容豐富、特色鮮明、服務良好的參選單位。

6、國家旅遊局進行資料審核、初選、專家審核認定程式。最後確立頒發“全國研學旅遊示範基地”稱號。

在過去的2017年,各地也紛紛在行動,其中這些省份和地區的教育部門給出了更具體的實施內容。

山東:每學年安排集體研學旅行不少於2次,依託好客山東十大文化旅遊目的地各類資源,建設一批知識科普型、體驗考察型、勵志拓展型、自然觀賞型、文化康樂型研學旅行基地。

吉林:研學旅行經費來源,構建“學校提供一點,家長交納一點,社會贊助一點”的經費保障格局。

江西:每次研學旅行活動學生與輔導教師配備比不低於15:1,有條件的學校要安排醫生隨隊參與。研學時間每學年安排1至2次,一般每次小學1至2天、初中2至3天、高中3至4天。

福建:圍繞“紅色之旅”、“生態之旅”、“文化之旅”、“鄉村之旅”設計旅遊路線。

貴州遵義:組織全市500名優秀中小學生到長三角、珠三角地區教育文化先進城市開展研學旅行。

2018年,“研學旅行”必將成為下一個行業熱點,能不能抓住機遇,就看你現在準備了多少!

“2018中國休閒農業經理人峰會暨農文旅合作發展論壇”,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比較與對外交流部王曉燕主任將重點分享研學旅行基地建設,以及如何依託自然和文化遺產資源,紅色教育資源和綜合實踐基地等,建設一批安全適宜的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基地,並探索建立基地的准入標準、退出機制和評價體系。打造一批示範性研學旅行精品線路,形成佈局合理、互聯互通的研學旅行網路。

“2018中國休閒農業經理人峰會暨農文旅合作發展論壇”, 2018年1月27-29日,在農業部北辦公區舉辦,梳理2017,預見2018,做鄉村振興踐行者!

點擊瞭解更多,諮詢詳細資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