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研學旅行”!下一個到來的風口!

“讀萬卷書, 行萬里路”, 學習和旅行一直以來都密不可分。

所謂研學旅行, 即由教育部門和學校有計劃地組織安排, 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方式走出校園, 在與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視野、豐富知識, 加深與自然和文化的親近感, 增加對集體生活方式和社會公共道德的體驗, 是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銜接的創新形式。 研學旅行的教育屬性和活動特性, 註定了這項產品和普通旅遊產品的巨大差異。

“研學旅行”的形式來源於外國, 其概念最早於2013年由國務院提出。 2016年12月, 教育部、國家旅遊局等11個部門聯合發佈《關於推進中小學研學旅行的意見》(《意見》),

首次明確多部門聯合發文落實推進研學旅行。

該《意見》明確提出, 要將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畫, 建議活動安排在小學四到六年級、初中一到二年級、高中一到二年級, 並根據學段特點和地域特色, 逐步建立小學階段以鄉土鄉情為主、初中階段以縣情市情為主、高中階段以省情國情為主的研學旅行活動課程體系。

2017年10月, 教育部印發《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 《綱要》將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生必修課, 要求小學1-2年級, 平均每週不少於1課時;小學3-6年級和初中, 平均每週不少於2課時;高中執行課程方案相關要求, 完成規定學分。

一系列政策導向, 引爆了研學旅遊市場。 據國家旅遊局發佈的《2016中國旅遊投資報告》顯示, 研學旅遊產品被視作未來旅遊投資的十大重要領域之一;

2018年全國旅遊工作會議提出優質旅遊的發展目標, 也將研學旅遊納入到大力推進“旅遊+”融合的產品業態發展重點, 包括林學、礦學、農學、工學、地學、氣象學、商學、醫學、軍事學、民族學、美學等內容,

培育中小學生教育實踐基地, 甚至提出打造“中國研學旅遊強省”品牌。

雖然現在“研學旅行”市場亂象不斷, 但是也不能掩蓋該產業的蓬勃興起, 專業化機構開發的“研學”產品依舊有很強的競爭力, 那麼, “研學旅行”會是下一個風口嗎?

就政策方面而言, “研學旅行”的火爆發展是自上而下的政策驅動的。 從國務院2013年提出該概念到2016年末教育部、國家旅遊局等11個部門聯合發佈《關於推進中小學研學旅行的意見》, 再到今日被納入教學課程編排, 一連串的動作肯定了“研學旅行”產業的發展, 加上“二胎政策”的間接影響, 導致遊學研學的需求激增。

有機構對“研學旅行”學生家長做了調查,

超70%的家長認為境內外“研學”活動都有助於提升孩子的自我修養, 境內“研學”活動有助於幫助孩子瞭解國情, 建立正確的價值觀;而境外“研學”活動則有助於啟發孩子接受精英教育, 開拓視野, 培養全球化思維。 整體而言, 家長對優質的“研學”產品有很強的付費能力, 在主觀上也非常願意為孩子的遊學進行教育投資。

在價格方面, 在選擇境外研學時, 47%的家長能夠接受2萬~3萬元的人均花費, 37%的家長選擇人均2萬元以下的海外遊學產品, 另有16%的用戶選擇人均花費3萬以上的產品。 很顯然, 在選擇海外遊學產品時, 使用者相對比較理性, 沒有過分追求廉價或高端遊學產品。

根據有關產業資料顯示, 自2013年各地“研學旅行”試驗區開展後, 經過一年多市場醞釀, 到2014年我國遊學人次迅速增長, 境內遊學人數由最初的140萬增長至預計2017年的340萬, 境外遊學人數則由2014年的35萬增長至預計2017年的85萬。 目前國內中小學生人數過億, 2016年遊學研學行業市場空間約300億元, 未來5年還將保持30%到50%的複合增速, 未來發展前景驚人。

就市場競爭而言,資本的進入加快了“研學旅行”產業發展的進程,跨界融合發展是新潮流。當一個新的“概念”形成,資本就永不缺席。目前,旅行社、線上旅遊企業、教育企業都爭相搶灘佈局研學遊學市場,資本的進入加劇了行業競爭的無序。中國旅遊業發展快速,競爭愈發激烈,旅遊機構急需新的“元素”及開發新的產品來差異化發展,通過提高利潤率來實現做大做強。

據悉,傳統旅遊業的毛利率大約10個點以內,但是通過融入“研學”和“遊學”等教育元素,改造供應鏈,形成差異化競爭,就可以把毛利率提高到20-30個點,極大的提高的利潤率。

毫無疑問,“研學旅行”未來會形成下一個風口,只是在該風口下,如何設計出針對性研學產品是關鍵。研學旅行不同于其他普通的旅遊產品,從設計線路、景點選擇、時間安排等各環節都要特別考慮,產品要考慮學生的年紀,景點要與學生所學知識階段接軌。因為研學旅行更加突出旅途中的”學“。

未來發展前景驚人。

就市場競爭而言,資本的進入加快了“研學旅行”產業發展的進程,跨界融合發展是新潮流。當一個新的“概念”形成,資本就永不缺席。目前,旅行社、線上旅遊企業、教育企業都爭相搶灘佈局研學遊學市場,資本的進入加劇了行業競爭的無序。中國旅遊業發展快速,競爭愈發激烈,旅遊機構急需新的“元素”及開發新的產品來差異化發展,通過提高利潤率來實現做大做強。

據悉,傳統旅遊業的毛利率大約10個點以內,但是通過融入“研學”和“遊學”等教育元素,改造供應鏈,形成差異化競爭,就可以把毛利率提高到20-30個點,極大的提高的利潤率。

毫無疑問,“研學旅行”未來會形成下一個風口,只是在該風口下,如何設計出針對性研學產品是關鍵。研學旅行不同于其他普通的旅遊產品,從設計線路、景點選擇、時間安排等各環節都要特別考慮,產品要考慮學生的年紀,景點要與學生所學知識階段接軌。因為研學旅行更加突出旅途中的”學“。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