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細數鋼琴陪練課的詬病,家長們需要獨立思考

圖片來自頭條正版圖片庫

現在的鋼琴教學模式推出了主課和陪練課同時進行的模式。 通常孩子們去琴行學琴, 在上主課之後都被推薦上陪練課。

琴行的理由是主課只傳授知識和技巧, 不進行練習的指導, 所以孩子們要把曲子彈熟練, 必須上陪練課。 初學琴的不少家庭家裡還沒來得及置備鋼琴, 的確需要琴來練習, 於是就接受了陪練課。

然而, 陪練課可不是只給孩子一台琴練練, 而會有另外一名老師跟隨孩子, 在旁邊糾正彈錯的音, 示範正確演奏手型等, 和主課沒有太大差別。

家長們以為這樣等於加強了學習效果。 陪練課往往比主課課時費便宜, 似乎安排地非常妥當。 於是, 孩子們在主課和陪練課的迴圈中, 一點一點地學習了下去。

不知道讀者中有沒有上過陪練課的學生家長。 您的孩子在上了陪練課之後, 思維上是不是越來越懶,

不願自己去認音符, 而依賴陪練課老師呢?

據我的觀察, 上過陪練課的孩子絕大多數都不願主動去認音符, 識譜能力較差, 有的甚至要把簡譜標注在五線譜旁邊才能勉強彈琴。

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個惡果是怎麼產生的。 主課老師傳授彈琴技巧和講解樂理知識就像我們上學校時的課程一樣, 屬於輸入過程, 主要的腦力承擔者是老師。 佈置作業(曲子)讓孩子練習, 屬於鞏固過程, 主要的腦力承擔者是孩子。 而陪練課老師存在等於剝奪了孩子的腦力過程, 不停地幫助孩子思考, 糾正他們的錯誤, “説明”他們彈得更好。 這是不合理的。 簡而言之, 我們聽課當然需要老師, 然而做作業也要老師跟著, 是不是太多餘而且得不償失了?

陪練課=剝奪孩子的思考和試錯過程×慣著孩子的惰性。

也許有的家長會說, 孩子一個人練琴無法集中注意力, 一會兒就跑神了, 有個老師盯著應該會好一些吧。 的確, 小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時間比較短, 比較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 然而, 我們培養孩子的精力集中能力不能通過錯誤的方式。 給孩子足夠的等待, 讓他們自發地去鍛煉自己, 比一千一萬個人盯著強多了。 可能一開始孩子學琴效果不好, 總在跑神。 然而隨著學習的深入, 家長和老師足夠的等待和耐心, 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會發揮作用。 自覺將是孩子自律、進步的法寶。

那麼, 如果家裡的經濟能力有限, 沒有置備鋼琴, 不上陪練課孩子去哪裡練琴呢?這個問題很好解決,

您可以跟學琴的琴行商量用琴, 但不上陪練課, 繳納一定的費用就可以了。

通常, 主課的頻率也不宜過密。 對於絕大多數學生來說, 一週一次足夠了, 多了只會剝奪孩子的獨立練習。

最後說說我國鋼琴教學的一段歷史。 我的兒時學琴壓根沒有陪練課, 學生上完課回家自己練, 一周去老師那裡上一節課。 陪練課是近年琴行們為了利益“發明”出來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