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幼稚園裡學數學,真的不是只教孩子數數!

很多家長覺得, 幼稚園裡的數學教育, 不過就是教孩子數數, 學習1、2、3……在多說一點兒, 也不過是學習加減法, 但其實, 幼稚園裡的老師, 在數學方面, 真的教會了孩子很多內容!

形狀

生活中哪裡都有形狀。 小班幼兒還處於具體形象思維, 對形狀的認識需要直觀具體的方法。 比如用一個漢堡包, 讓孩子知道麵包是圓形的的, 乳酪片是長方形的, 番茄片是圓形的。

我們還可以給孩子們帶來很多趣味的遊戲活動, 在這些遊戲活動中, 我們可以讓孩子們對形狀進行認知, 形狀之間特性的比對, 鞏固孩子們對於“形狀”的認知。

形狀歌

大圓形圓又圓, 變個皮球滾得遠

正方形四個角, 方方正正像城堡

三角形尖又尖, 像座大山站前邊

長方形兩邊長, 橫像櫃子豎像床

再來一個大梯形, 爬上天空摘星星

規律

仔細看看, 鋼琴的琴鍵有沒有規律?幼稚園戶外的地板有沒有規律?仔細觀察,

會發現, 生活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規律……

誰說數學只有枯燥的數位, 你大可以帶著孩子去觀察生活中的數學, 既有趣又有用。 你還可以讓孩子當一個設計師, 自己創造新的排列規律。

數位

數位的含義有很多, 可以是數值、可以是序號、也可以是時速、車牌、鐘錶、溫度錶……, 生活中, 我們從來不缺少認識數位的機會。

數字歌

1像樹枝細又長;

2像小鴨水上漂;

3像一隻小耳朵;

4像小旗隨風飄;

5像衣鉤牆上掛;

6像豆芽開心笑;

7像鐮刀割小麥;

8像兩個小圈圈;

9像蝌蚪小尾巴;

10像雞蛋做蛋糕。

比較

瓶子的長短、大小;人的高矮、胖瘦;糖果的大小、軟硬……都可以啟發孩子比較的概念。

在比較中, 孩子不但理解了相對的關係, 還能通過數數比較事物的多少,

並且習得不同特徵的詞語。

方位

上下、前後、裡外、中間、旁邊、左右等方位都是幼稚園小朋友需要在數學領域中學習的內容。 而這些內容我們在生活中也同樣可以學到。

有些孩子方位感比較差, 可以和孩子多玩“反動作”的遊戲, 如:父母說"往前一步",

孩子就往後一步;父母舉左手, 幼兒就舉右手等。

時間

幼稚園階段的孩子在時間方面一般只要認識整點和半點就好。 在選擇時鐘上, 我們儘量選擇有12個數字的那種標準時鐘, 還可以結合孩子每天的作息來認識時間, 比如:早上7點起床, 晚上6點吃飯等等。

這樣, 孩子又能認識時間, 又能培養規律的生活作息, 為幼小銜接做好準備。

除了時鐘, 還有星期、月、年都是需要孩子瞭解的內容。 簡單的辦法, 就是每天報一遍日期, 還可以問孩子:“你知道明天是星期幾嗎?”“再過3天, 是幾月幾日?”或者“現在距離6月1日還有多少天?”等等。

時間兒歌

時針和分針

小小錶盤圓又圓,

時針分針跑圈圈。

分針長, 時針短,

一個快來一個慢。

分針跑完一滿圈,

時針剛跑一小段。

貨幣

“理財觀”的培養可以先從認識貨幣開始, 可以讓老師扮演“收銀員”, 讓孩子自己拿著各種幣值的錢挑選商品, 進行找零。 在買東西和找零練習中, 對貨幣的樣式、功能和使用方法形成熟練的認知。

孩子學習知識、鍛煉能力, 都是從遊戲、從生活中進行的, 他們對數學的感知, 自然也是如此!所以說, 只有基於生活中的數學教育內容, 才能讓孩子更好的瞭解數學的價值, 學會用數學思維去觀察、分析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形成勇於探索、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