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穿山甲是白蟻的剋星,他不光用舌頭捕食螞蟻,還有一身特製的鎧甲

一隻穿山甲一天能吃掉一千克內蟻, 可見穿山甲是白蟻的死對頭。 而這一千 克白蟻一天就能破壞153平方米的山林。 因此, 以白蟻為食的穿山甲是森林的 好夥伴。

穿山甲是一種很聰明的動物, 它有時會設下圈套, 誘使螞蟻自動前來送死。 穿山甲先躺在蟻穴邊裝死, 把全身的鱗片張開, 鱗片裡立刻散發出來一股濃濃的 腥膻味。 螞蟻們聞到這種氣味後爭先恐後地從洞裡跑出來, 裝死的穿山甲在它們 眼裡成了一座肉山, 它們一擁而上等前來送死的螞蟻足夠美餐一頓時, 穿山甲 把全身肌肉一緊, 將鱗片合攏,

這樣就把大部分螞蟻關在了鱗片內。 接著, 穿山 甲帶著滿身螞蟻跳進池塘中, 打開鱗片, 抖抖身子, 螞蟻便一個個漂在水面上 了。 然後, 穿山甲就用長長的舌頭舔吃水面上的螞蟻。 用不了多久, 水面上的螞 蟻就都進了穿山甲的肚子。

利用這種方法,

穿山甲不用費多大勁就能捕食大量的螞蟻

穿山甲全身被堅硬的鱗片包裹著, 看上去很兇猛但實際上, 穿山甲的性情 很溫順, 而且因 為它能消滅破壞 森林的害蟲—— 白蟻, 人們還 親切地稱它為 “森林的忠實衛 士”。 白蟻是一 種害蟲, 對農業 和林業都有破壞 作用, 而穿山甲 則主要以白蟻為 食。 亞洲南部和長江以南地區。 穿山甲屬二類保護動物。

只有到了夜晚, 穿山甲才出來在洞穴周圍覓食, 是典型的夜行動物。 它的膽 子特別小, 一有什麼動靜, 趕緊挖洞藏身。 挖洞是穿山甲的強項, 速度特別快。 在挖洞時, 它用前肢挖洞, 而後肢用來刨土, 洞轉眼間就挖成了。 不過, 穿山甲 的挖土方式並不是同定的, 有時它們會先用前爪把土挖松, 然後整個身體都鑽進 去, 將全身堅硬的鱗片豎起來拉住鬆土向後退。 據估計, 穿山甲每小時掘土的重 量和它的體重差不多。 穿山甲只冇腹、面和四肢內側沒有角質鱗片, 其餘部位則 全被鱗片包裹著。 這種鱗片不但能在挖洞時發揮作用, 也能當作鎧甲來逃避敵 害、保護自己。

穿山甲常常會根據季節和食物的變化而不斷搬家。 冬季, 為了防寒, 它們會 選擇背風向陽且地勢較低的山坡;夏季, 天氣轉熱, 它們會選擇較高的通風良好 的山坡來避暑。 冬季, 它們的洞連通好幾個白蟻巢, 長達十幾米, 有著充足的糧 食儲備;夏季,

它們的洞則不到一米, 僅用以棲息。 穿山甲小的時候喜歡伏在母 親的背上活動。

穿山甲是哺乳動物, 白蟻是它的主要食物, 蜜蜂等昆蟲的幼蟲偶爾也會成為 它的美食。 成年穿山甲一次能消滅許多白蟻。

穿山甲的視覺和聽覺都不發達, 所以只能依靠嗅覺來尋找蟻巢。 穿山甲的嘴 裡只有一條細長的舌頭, 連一顆牙齒也沒有。 穿山甲以螞蟻和白蟻為食, 這種結 構非常適合它捕食。

發現蟻穴後,穿山甲會先伸出彎鉤一樣的利爪,左扒右掘,把蟻群從蟻穴中 趕出。然後伸出舌頭,像一條長帶子一樣向蟻群橫掃過去,舌頭每掃一次,就有 成百上千隻螞蟻成了它的美食。穿山甲胃中的角質膜和吞進去的小砂粒能把進人 胃中的螞蟻碾碎,從而有效消化。

據陶弘景《本草經集注》記載,穿山甲“能陸能水,日中出岸,張開鱗甲如 死狀,誘蟻人甲,即閉而人水,開甲蟻皆浮出,圍接而食之”,它是一種典型的 食蟻動物。穿山甲的生活習性到底是不是這樣的呢?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李時珍 跟隨獵人進人深山老林,解剖穿山甲後發現它的胃裡確實裝滿了未來得及消化的 螞蟻,這足以證明《本草經集注》的記載是正確的。不過李時珍發現穿山甲並不 是通過鱗片誘蟻,而是“常吐舌誘蟻食之”。他修訂了這一錯誤記載,同時又在 民間收集了穿山甲的藥用價值.將“穿山甲、王不留,婦人食了乳長流”的順口 溜流傳至今

發現蟻穴後,穿山甲會先伸出彎鉤一樣的利爪,左扒右掘,把蟻群從蟻穴中 趕出。然後伸出舌頭,像一條長帶子一樣向蟻群橫掃過去,舌頭每掃一次,就有 成百上千隻螞蟻成了它的美食。穿山甲胃中的角質膜和吞進去的小砂粒能把進人 胃中的螞蟻碾碎,從而有效消化。

據陶弘景《本草經集注》記載,穿山甲“能陸能水,日中出岸,張開鱗甲如 死狀,誘蟻人甲,即閉而人水,開甲蟻皆浮出,圍接而食之”,它是一種典型的 食蟻動物。穿山甲的生活習性到底是不是這樣的呢?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李時珍 跟隨獵人進人深山老林,解剖穿山甲後發現它的胃裡確實裝滿了未來得及消化的 螞蟻,這足以證明《本草經集注》的記載是正確的。不過李時珍發現穿山甲並不 是通過鱗片誘蟻,而是“常吐舌誘蟻食之”。他修訂了這一錯誤記載,同時又在 民間收集了穿山甲的藥用價值.將“穿山甲、王不留,婦人食了乳長流”的順口 溜流傳至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