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嘣!四川洪雅縣服役20年煙囪今爆破

封面新聞記者 戴竺芯 攝影報導

“嘣!”隨著一聲巨響, 高約60米的煙囪轟然倒塌, 現場塵土飛揚。 這是四川省洪雅縣青衣江元明粉有限公司老廠區的一處煙囪, 1月19日上午11時, 服役20年的它被成功爆破, 標誌著該廠使用多年的燃煤鍋爐生產線成為歷史, 這也是四川省電能替代工作加快推進的一個縮影。

據統計, 2014年至今, 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實施電能替代電量共計168.91億千瓦時, 折合標煤約560萬噸, 分別減排二氧化碳約1450萬噸、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約9萬噸, 為我省大氣污染防治、節能減排和富餘水電消納作出了巨大貢獻。

服役20年煙囪今日爆破

“煤改電”專案實施後預計年減少標煤消耗約12萬噸

1月19日上午11點過, 洪雅縣青衣江旁, 隨著倒數指令發出, 一座高20米的煙囪被爆破, 依次倒落在指定區域, 現場塵土飛揚。

這是是四川省洪雅縣青衣江元明粉有限公司老廠區的一處煙囪, 上午11時, 服役20年的它被成功爆破, 標誌著該廠使用多年的燃煤鍋爐生產線成為歷史。

離舊廠區大約20分鐘車程的新廠區內, 全新的電鍋爐生產線正在進行最後的安裝調試。 “等我們這個項目投運了, 你們再來就看不到廠區冒煙了。

”該公司總經理余建兵說。

元明粉俗稱芒硝, 是製造玻璃、瓷釉、紙漿和生產洗滌劑的重要原料。 青衣江元明粉有限公司年生產能力100萬噸, 有新舊兩個廠區, 2台75蒸噸燃煤鍋爐, 年耗煤量20.8萬噸。 2016年年初, 因為發展需要, 公司要搬遷至城外新址。

國網四川眉山供電公司瞭解情況後,

主動上門宣傳電能替代優惠電價政策, 幫助企業聯繫專家對鍋爐工藝進行技術改造。 考慮到長遠運營成本和環保因素, 最終該公司確定採用全新的電鍋爐生產工藝。

搬遷後, 該公司新建一套年產50萬噸的元明粉生產線, 採用機械熱壓縮蒸發技術替代燃煤鍋爐, 成為國內首個將機械熱壓縮蒸發技術運用於元明粉生產的“煤改電”項目。

該公司的新廠區

該專案已進入設備安裝調試階段, 計畫今年2月投產, 預計年減少標煤消耗約12萬噸, 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30萬噸。

資料

電能替代技術從無到有

去年四川替代電量達到60.23億千瓦時 同比增長31.77%

2014年以來,四川省電能替代技術領域從無到有,先後拓展了燃煤自備(電廠)替代、工業鍋爐、窯爐“煤改電”、機場橋載電源與地勤車輛“油改電”、電火鍋、電蓄冷、電動車、葉岩氣開採“油改電”等21個領域,累計完成替代電量168.91億千瓦時,折合標煤約560萬噸,分別減排二氧化碳約1450萬噸、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約9萬噸。

其中燃煤自備(電廠)替代關停(壓減)燃煤裝機83.35萬千瓦,年替代電量32億千瓦時,基本實現“能替代全替代”;480.16蒸噸工業鍋爐正在實施“煤改電”,全部投運後年替代能力可達9億千瓦時;電火鍋餐飲店達到8138家,年替代電量8億千瓦時。

尤其是2017年以來,四川電能替代工作的社會參與度達到歷史最好水準。2017年全省替代電量達到60.2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1.77%,不僅為四川大氣污染治理增添動力,也有效緩解的富餘水電消納問題。2017年,在來水增長20.2%、水電新增裝機510萬千瓦的情況下,調峰棄水電量出現近四年來的首次下降,由2016年的141.43億千瓦時下降到139.96億千瓦時,成效顯著。

相關連結:

六個方面實施電能替代

工業生產領域:著力開展自備電廠自發替代及燃煤鍋爐、窯爐替代。出臺了業擴配套政策,對實施電能替代的企業,由省電力公司出資建設外部供電電源至用戶紅線,減少用戶基礎建設成本。嚴格執行省發改委相關電價檔要求,推動電能替代使用者參與市場化交易,並為用電量小的替代使用者提供打包交易服務。組織行業專家上門走訪診斷,為用戶實施電能替代提供技術諮詢和政策宣傳服務。

農業生產領域:主動與省農工委、省煙辦及省煙草專賣局對接,推進煙葉初烤“煤改電”工作。2016年以來,按照電網企業供電到專變、省級財政出資建設專變、煙草公司出資烤房的模式,完成了7個示範項目的建成投產。

機場替代與港口岸電:與四川機場集團與國航西南分公司密切合作,將雙流國際機場的飛機牽引車、客梯車、擺渡車等特種地勤車輛約合270輛全部納入“油改電”計畫,目前已替代車輛132輛。此外,瀘州港6套40千瓦港口岸電項目於去年11月建成投運,年替代電量65萬千瓦時。

電蓄冷空調方面:省電力公司率先在公司所屬單位生產綜合樓應用了電蓄冷空調,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示範效應。截至目前,推動了仁恒置地廣場、環球時代中心等社會投資項目,累計替代電量約1億千瓦時,替代效果明顯。

電動汽車推廣方面:示範引領社會資本投入,共同推動四川電動車產業發展,省電力公司自2010年起先後投入資金5.76億元,建成充換電站47座(直流樁361個)、交流充電樁1010個,有力保障了全省電動車產業發展的充換電需要,示範引領成效顯著。截至目前,在全省範圍建成充電樁4713個,電動車保有量3.2萬輛,已累計充電量7481萬千瓦時。

家庭電氣化方面:自16年底開始,先後開展了“電網連萬家 共用電氣化”、“國家電網居民電氣化主題日”等活動,積極推動電空調、電冰箱、電磁爐、電熱水器等家用電器的普及使用,大力提升四川居民電氣化水準。

三個“電能替代”典型位置:

成都

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正在掀起一場“綠色能源”革命。雙流國際機場74座登機橋已有62座完成橋載電源改造。270餘輛特種地勤車輛已有132輛實施電能替代。

同時,“電火鍋”也在成都街頭悄然興起,並在全川流行起來。目前,成都已有6000多家火鍋店灶具實現“以電代氣”,年替代電量近6億千瓦時。成都市政府出臺了“煤改電”的補貼政策,國網成都供電公司已經簽訂鍋爐“煤改電”協定210台,若全部完成改造,可淘汰煤鍋爐532蒸噸。

攀枝花

在攀枝花, 220千伏西佛寺變電站建成,助力攀鋼3台10千瓦火電機組電能替代專案順利實施。2015-2017年,攀鋼自備電廠替代電量累計50.21億千瓦時,共減少約168萬噸標煤消耗,減少約434萬噸污染物的排放,當地空氣品質得以有效改善。

雅安

在雅安,綠色迴圈產業建設正在深入推進。雅安名山區出臺了全省首個有關茶葉企業煤改電獎勵政策。石棉縣130餘家餐飲店全面完成了電能替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資料

電能替代技術從無到有

去年四川替代電量達到60.23億千瓦時 同比增長31.77%

2014年以來,四川省電能替代技術領域從無到有,先後拓展了燃煤自備(電廠)替代、工業鍋爐、窯爐“煤改電”、機場橋載電源與地勤車輛“油改電”、電火鍋、電蓄冷、電動車、葉岩氣開採“油改電”等21個領域,累計完成替代電量168.91億千瓦時,折合標煤約560萬噸,分別減排二氧化碳約1450萬噸、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約9萬噸。

其中燃煤自備(電廠)替代關停(壓減)燃煤裝機83.35萬千瓦,年替代電量32億千瓦時,基本實現“能替代全替代”;480.16蒸噸工業鍋爐正在實施“煤改電”,全部投運後年替代能力可達9億千瓦時;電火鍋餐飲店達到8138家,年替代電量8億千瓦時。

尤其是2017年以來,四川電能替代工作的社會參與度達到歷史最好水準。2017年全省替代電量達到60.2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1.77%,不僅為四川大氣污染治理增添動力,也有效緩解的富餘水電消納問題。2017年,在來水增長20.2%、水電新增裝機510萬千瓦的情況下,調峰棄水電量出現近四年來的首次下降,由2016年的141.43億千瓦時下降到139.96億千瓦時,成效顯著。

相關連結:

六個方面實施電能替代

工業生產領域:著力開展自備電廠自發替代及燃煤鍋爐、窯爐替代。出臺了業擴配套政策,對實施電能替代的企業,由省電力公司出資建設外部供電電源至用戶紅線,減少用戶基礎建設成本。嚴格執行省發改委相關電價檔要求,推動電能替代使用者參與市場化交易,並為用電量小的替代使用者提供打包交易服務。組織行業專家上門走訪診斷,為用戶實施電能替代提供技術諮詢和政策宣傳服務。

農業生產領域:主動與省農工委、省煙辦及省煙草專賣局對接,推進煙葉初烤“煤改電”工作。2016年以來,按照電網企業供電到專變、省級財政出資建設專變、煙草公司出資烤房的模式,完成了7個示範項目的建成投產。

機場替代與港口岸電:與四川機場集團與國航西南分公司密切合作,將雙流國際機場的飛機牽引車、客梯車、擺渡車等特種地勤車輛約合270輛全部納入“油改電”計畫,目前已替代車輛132輛。此外,瀘州港6套40千瓦港口岸電項目於去年11月建成投運,年替代電量65萬千瓦時。

電蓄冷空調方面:省電力公司率先在公司所屬單位生產綜合樓應用了電蓄冷空調,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示範效應。截至目前,推動了仁恒置地廣場、環球時代中心等社會投資項目,累計替代電量約1億千瓦時,替代效果明顯。

電動汽車推廣方面:示範引領社會資本投入,共同推動四川電動車產業發展,省電力公司自2010年起先後投入資金5.76億元,建成充換電站47座(直流樁361個)、交流充電樁1010個,有力保障了全省電動車產業發展的充換電需要,示範引領成效顯著。截至目前,在全省範圍建成充電樁4713個,電動車保有量3.2萬輛,已累計充電量7481萬千瓦時。

家庭電氣化方面:自16年底開始,先後開展了“電網連萬家 共用電氣化”、“國家電網居民電氣化主題日”等活動,積極推動電空調、電冰箱、電磁爐、電熱水器等家用電器的普及使用,大力提升四川居民電氣化水準。

三個“電能替代”典型位置:

成都

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正在掀起一場“綠色能源”革命。雙流國際機場74座登機橋已有62座完成橋載電源改造。270餘輛特種地勤車輛已有132輛實施電能替代。

同時,“電火鍋”也在成都街頭悄然興起,並在全川流行起來。目前,成都已有6000多家火鍋店灶具實現“以電代氣”,年替代電量近6億千瓦時。成都市政府出臺了“煤改電”的補貼政策,國網成都供電公司已經簽訂鍋爐“煤改電”協定210台,若全部完成改造,可淘汰煤鍋爐532蒸噸。

攀枝花

在攀枝花, 220千伏西佛寺變電站建成,助力攀鋼3台10千瓦火電機組電能替代專案順利實施。2015-2017年,攀鋼自備電廠替代電量累計50.21億千瓦時,共減少約168萬噸標煤消耗,減少約434萬噸污染物的排放,當地空氣品質得以有效改善。

雅安

在雅安,綠色迴圈產業建設正在深入推進。雅安名山區出臺了全省首個有關茶葉企業煤改電獎勵政策。石棉縣130餘家餐飲店全面完成了電能替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