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刑警姚艇的日常:掌管生產破案線索的“車間”,忙得感慨“時間不是自己的”

這是一起溫州版的《巨額來電》。 詐騙團夥深藏馬來西亞, 對國內民眾瘋狂實施詐騙, 鹿城刑偵大隊副大隊長姚艇, 受命踏上異國國土,

經過20多天努力終於摸清詐騙窩點, 押解回44名嫌犯。

出差對於負責重特大案件偵查的姚艇是家常便飯。 但讀3年級的兒子難以理解, 常埋怨, “爸爸為什麼老不在家?”姚艇不知道怎麼答。

現在姚艇更忙了, 他分管著新成立不久的合成作戰室, 作為一個大資料中心, 需要配合各個基層所和職能大隊偵查, 生產破案線索。 他身上的擔子更重, 屬於自己的時間更少。

生產線索車間“領頭人”

2017年10月, 市區蓮花路七輛豪車車窗被砸, 車內物品被盜, 但案發地段是監控盲區。

3天后, 市區施水寮又有八輛豪車車窗被砸, 車內物品被盜, 那裡同樣是監控盲區。

姚艇立刻提高了警覺:“這應該是同一團夥人所為。 ”兩起案件, 線索幾乎沒有:不知道具體作案時間, 沒有嫌犯體貌特徵, 沒有生物檢材。

“沒有具體線索也得查。 ”姚艇翻看南門派出所最初的筆錄, 詢問受害者, 根據每輛車的停放時間, 圈定出每起案件可能的作案時間, 從深夜到早上, 跨度長達近10個小時。

他又調集作案地點各個路口的12個監控,

篩查嫌疑人。 蓮花路、施水寮屬繁華區域, 即使深夜人流依然大。 工作繁瑣而細碎, 那幾天姚艇和同事加班加點, 翻看了總長度將近120個小時的視頻, “兩起案件共篩查了2000餘人, 最終有60來人無法排除嫌疑”。

很快第三起案件發生, 姚艇進一步縮小了排查範圍, 最終鎖定了嫌犯, 是一個騎著共用單車作案的男子。

配合基層派出所和各個職能大隊偵查, 分析研判案情, 尋找痕跡, 是姚艇現在分管的合成作戰室的一項重要工作。 “我們要成為生產破案線索的生產車間。 ”姚艇說。

溫州版《巨額來電》

去年5月份, 鹿城發生了大量詐騙案件, 經過分析研判, 這些經過改號軟體篡改的詐騙電話, 都來自馬來西亞。 他們冒充公檢法人員, 瘋狂詐騙民眾。

通過大資料分析, 警方確定了吉隆玻、雪蘭莪、柔佛、麻六甲、霹靂州等地, 是犯罪團夥的詐騙窩點所在地。 不過, 在國內警方無法將窩點精確到門牌號, 包括姚艇在內的專案組, 受命去現場實地調查。

身處異國, 首先客服飲食習慣和水土不服, “馬來西亞吃咖喱、燒烤,

頭幾天還有新鮮感, 雖有手抓飯但很硬, 後面人都快瘋掉了”。 好不容易找了家中國餐館, 只有粥還算地道, 但對於姚艇來說已經是幸福的事了, 結果他們連吃一個星期。

“以麻六甲的詐騙窩點為例, 我們劃定的懷疑區域大致有半個下呂浦大小。 ”在馬來西亞20多天, 姚艇帶著隊員們, 大海撈針般搜索著。

高檔社區是詐騙團夥熱衷的藏身之所。 姚艇可一點都不喜歡, 因為安保嚴密。 扮成外賣小哥, 蒙混過關是專案組經常採用的方法。 為了應對門口保安, 姚艇經常要臨時抱佛腳, 學一些英語。

一次為了調查疑似窩點的社區, 姚艇和組員進出過於頻繁, 引起門口保安的警覺。 當地警方差點把他們當成可疑人員帶走調查。

最終,經過專案組不懈努力,兩國警方一舉搗毀所有窩點,44名嫌犯被押解回國接受調查。

當刑警“時間不是自己的”

出差對於姚艇來說已是家常便飯。今年40歲,從警18年,14年在鹿城公安分局刑偵大隊,負責重特大案件偵查。

“時間不是自己的。”姚艇這樣形容刑警的日常:“有可能這一刻,你在溫暖如春的溫州,穿著短袖,下一刻接到命令,馬上飛赴此刻嚴寒的東北,甚至沒時間回家拿衣服,所有的衣服全部下了飛機買。”

朋友約第二天晚上聚餐,姚艇不敢答應:“明天下午再說。”他不知道什麼時候突然會有命令過來。然而終於如約赴席,正是氣氛熱烈時,突然手機響起,中途離席,立刻奔赴外地,也是常事。不僅對朋友耍約,在老婆還是女朋友時,姚艇也經常放她鴿子。“還好她對我的工作非常支持。”

但是你很難要求3年級的兒子,理解父親身上這身警服所承擔的責任。“爸爸,你有這麼重要嗎?別人當員警,你也當員警,為什麼你常常不在家?”出差在外的姚艇,有時會接到兒子的電話,“我真不知道怎麼回!”

對家庭的虧欠,姚艇心懷愧疚。“沒辦法,穿上警服的那一刻,你就必須將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

最終,經過專案組不懈努力,兩國警方一舉搗毀所有窩點,44名嫌犯被押解回國接受調查。

當刑警“時間不是自己的”

出差對於姚艇來說已是家常便飯。今年40歲,從警18年,14年在鹿城公安分局刑偵大隊,負責重特大案件偵查。

“時間不是自己的。”姚艇這樣形容刑警的日常:“有可能這一刻,你在溫暖如春的溫州,穿著短袖,下一刻接到命令,馬上飛赴此刻嚴寒的東北,甚至沒時間回家拿衣服,所有的衣服全部下了飛機買。”

朋友約第二天晚上聚餐,姚艇不敢答應:“明天下午再說。”他不知道什麼時候突然會有命令過來。然而終於如約赴席,正是氣氛熱烈時,突然手機響起,中途離席,立刻奔赴外地,也是常事。不僅對朋友耍約,在老婆還是女朋友時,姚艇也經常放她鴿子。“還好她對我的工作非常支持。”

但是你很難要求3年級的兒子,理解父親身上這身警服所承擔的責任。“爸爸,你有這麼重要嗎?別人當員警,你也當員警,為什麼你常常不在家?”出差在外的姚艇,有時會接到兒子的電話,“我真不知道怎麼回!”

對家庭的虧欠,姚艇心懷愧疚。“沒辦法,穿上警服的那一刻,你就必須將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