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導師讓學生拎包做家務,這三位外國高校博士說“學生不是導師家奴”

楊寶德生前照片。 圖/視覺中國

西安交大博士楊寶德投河自殺, 死在聖誕夜。 警方認定, 沒有證據表明自殺系刑事案件。

楊寶德死後,

其女友在社交媒體上發文, 稱楊寶德的悲劇源自“不堪博導周老師奴役”。 媒體還原了諸多細節。 周教授對楊寶德明確提及或暗示的要求包括:澆花、打掃辦公室、拎包、拿水、去停車場接她、陪她逛超市、陪她去家中裝窗簾等。

以上事項, 也從楊寶德與導師的聊天資訊得到印證。

讀博的楊寶德本應有不錯的前途, 但轉頭成空, 他什麼也沒有了。

1

楊寶德之死跟導師有沒有關係, 還有待權威調查。 但他身上體現的研究生與導師之間公私不分的關係, 卻已引起很多反思。

也舉一個我身邊的例子。

我的某個學長, 上研究生時家境比較貧困, 導師在學術上的指導之外, 對其生活也比較照料。 但另一方面, 導師要求他住在導師家裡,

替導師照顧孩子。 他不僅要給孩子做飯, 還要負責接送上學。

這種狀況大概持續了半年。 現在博士畢業已做了碩導的他, 每每提及此事, 仍耿耿於懷, 認為當初導師對其壓迫太深, 並表示, 以後絕不會對學生這樣做。

舉這個例子, 是想說明, 楊寶德這樣的情況不是個例, 它們分佈於高校、研究所等機構中。 只是一些人的反應沒有楊寶德這麼強烈。

“控訴”導師公私不分的帖子, 社交網站上還有不少。 借北航陳小武性侵與楊寶德自殺, 更多被壓迫的學生曬出了自己的遭遇。

有人被導師拉去做打掃衛生, 而事後連口水也沒喝上;有人被導師安排陪其父親看病;更有甚者, 還有人稱, 一大早被生產不久的導師叫醒, 竟然是拿著嬰兒的糞便去化驗……

社交網站上類似的吐槽還有很多, 它們共同指向的是, 導師對學生私人領域的侵犯, 而且當成理所當然。

行文至此, 想到一個問題, 國內博士求學中遇到這種問題, 在國外高校讀博是一種什麼情況呢?

2

為此, 沸騰君分別採訪了三位在美國、澳洲、歐洲讀過書的博士(後),

看看他們與導師的相處模式是怎樣的, 並希望借此能給我們帶來一些反思。

聶輝華(哈佛大學博士後):“幹私活絕對不可能”

我導師不會讓學生打掃衛生或陪他看病, 絕對不會。

話要分兩方面說。 自然科學跟社會科學不一樣, 自然科學因為需要做實驗, 買實驗設備, 某種程度上導師是學生的雇主, 導師給學生髮錢, 聯繫比較緊密。 但這種關係, 僅限於工作與學術。

人文科學, 以我所從事的經濟學為例, 在美國主流大學, 碩士生在入學時, 有一個導師組, 其中一個主導師, 一到兩個副導師。 碩士生一入門不是到某一個導師名下, 而是他們共同帶領, 只有考上博士, 才有一個固定導師。 這減少了學生與單個導師的直接接觸。

但學生給導師幹私活, 是絕對不可能的。 因為學業跟家業是分開的, 導師與學生的交集, 職業是職業, 生活是生活。 國外有開party的傳統, 但導師即便在家裡開party, 也只是正常的社交行為。

當然, 中國有其特殊性, 因為中國一直有師徒傳統, 不可能避免師徒私生活的交集。 但我覺安得, 這種交集, 要有兩個前提:第一, 學生給導師做家務事, 導師要付錢, 且不能過於低於市場價;第二, 讓學生幹私活一定要有度, 不能無限制。

黃典林(澳洲麥考瑞大學博士):“我從來沒去過導師家裡”

在澳洲, 絕大多數情況下, 導師與學生是專業關係、職業關係, 導師的私事不可能讓學生做, 學生也不可能答應去做。

所以, 學生的個人生活與導師的個人生活幾乎是沒有交集的。 這是一個基本的職業倫理。

我的導師不可能提西安交大周某那樣的要求,這既不道德,也有違職業倫理。所以,導師絕對不可能讓孩子為他做家務、帶孩子。

就我來說,我從來沒去過導師家裡,吃飯也是在餐館,他的個人生活我完全不知道。而我也不會跟他聊個人生活,因為主動談起個人家庭、生活很不禮貌。即便是他主動跟你講,也有個邊界。

即便老師開party也是一種正常的社交行為,而不可能讓你介入他的私生活。

布魯塞爾大學某匿名博士:“我的導師比較冷漠”

我是雙學位培養的,在國內有導師,在國外也有導師。國外的導師基本上只關心學術,對學生生活上的事基本上不關心。他不會問我,我也不會求他關心。

國外導師一般比較冷漠,他只關心工作。國內的導師還比較好,會關心我的生活。國外導師只會公事公辦,對學術負責。但國內導師的關心會過度。

在國外上學,男女同學也會經常一起聚餐討論論文,但導師一般不參與。

3

美國、澳大利亞、比利時,我們採訪的三個國外博士(後),應該代表了國外博士(候選人)與導師的關係狀況。可以看見,在國外,導師與學生公私極為分明,不會發生導師讓學生幹私活的情況。

為什麼會有這種區別?一個重要原因是,在中國,傳統的師徒關係中,家業不分是傳統,一些手藝的習得,徒弟需要住在導師家裡才能學到。這種根深蒂固的傳統,也延伸到了大學師生的授業關係。

在歐美高校,學業與生活,一碼歸一碼。學生與導師的關係,只是建立在學業之上,除此之外,導師對學生不承擔學術指導之外的任務,也沒有利益糾葛。

另外,聶輝華在採訪中提到一點,國內導師讓學生幹私活、做家務,也與高校行政服務缺陷有關。

在美國主流高校,教授一般會配有行政助理,助理幫助教授訂票、報銷,安排約見。

而我們的高校,很少有這樣的制度設計,導師順理成章將私人事務託付給學生做。

楊寶德的悲劇,或許有個體因素,但由此引發的高校導師過度介入學生私生活,也值得更多反思。

文 | 新吾

這是一個基本的職業倫理。

我的導師不可能提西安交大周某那樣的要求,這既不道德,也有違職業倫理。所以,導師絕對不可能讓孩子為他做家務、帶孩子。

就我來說,我從來沒去過導師家裡,吃飯也是在餐館,他的個人生活我完全不知道。而我也不會跟他聊個人生活,因為主動談起個人家庭、生活很不禮貌。即便是他主動跟你講,也有個邊界。

即便老師開party也是一種正常的社交行為,而不可能讓你介入他的私生活。

布魯塞爾大學某匿名博士:“我的導師比較冷漠”

我是雙學位培養的,在國內有導師,在國外也有導師。國外的導師基本上只關心學術,對學生生活上的事基本上不關心。他不會問我,我也不會求他關心。

國外導師一般比較冷漠,他只關心工作。國內的導師還比較好,會關心我的生活。國外導師只會公事公辦,對學術負責。但國內導師的關心會過度。

在國外上學,男女同學也會經常一起聚餐討論論文,但導師一般不參與。

3

美國、澳大利亞、比利時,我們採訪的三個國外博士(後),應該代表了國外博士(候選人)與導師的關係狀況。可以看見,在國外,導師與學生公私極為分明,不會發生導師讓學生幹私活的情況。

為什麼會有這種區別?一個重要原因是,在中國,傳統的師徒關係中,家業不分是傳統,一些手藝的習得,徒弟需要住在導師家裡才能學到。這種根深蒂固的傳統,也延伸到了大學師生的授業關係。

在歐美高校,學業與生活,一碼歸一碼。學生與導師的關係,只是建立在學業之上,除此之外,導師對學生不承擔學術指導之外的任務,也沒有利益糾葛。

另外,聶輝華在採訪中提到一點,國內導師讓學生幹私活、做家務,也與高校行政服務缺陷有關。

在美國主流高校,教授一般會配有行政助理,助理幫助教授訂票、報銷,安排約見。

而我們的高校,很少有這樣的制度設計,導師順理成章將私人事務託付給學生做。

楊寶德的悲劇,或許有個體因素,但由此引發的高校導師過度介入學生私生活,也值得更多反思。

文 | 新吾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