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網路媒體走轉改】惠州觀背村:打造“文化部落” 守住鄉愁

央廣網惠州1月19日消息現在很流行一個說法——“回不去的農村, 回不去的鄉愁。 ”有這樣一個小小的村落, 卻讓“鄉愁”不再遙遠。 步入村中, 一幢幢房子依稀可見當年古樸的樣貌;兩側的壁畫或可愛或充滿正能量;各式協會遍佈村裡各個角落……很難想像, 這裡當年連摩的師傅都不願輕易前來。

觀背村背靠東江, 坐落于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羅陽鎮中部, 是個不折不扣的城中村, 便捷的交通路網通達穗、深、莞、惠。 如今的觀背村憑藉交通優勢和自身特色, 找到了自己的發展方向。

串珠成線, 打造“文化部落”

“不積跬步,

無以成江海。 ”觀背村舊貌換新顏的開端也有個很有意思的名字——“一畝三分地”。 2015年, 觀背村原第一書記陳湘租用1間老房, 用18天, 找到3個做藝術的朋友, 花2萬塊錢裝修, 村中第一個可供藝術團體落腳的平臺就初步打造成了。

老房改造而成的“一畝三分地”

截至目前, 共有美術家協會、葫蘆絲協會、武術協會等62家協會、文化團地入駐觀背村。

周惠康,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廣東書畫研究會理事, 現任教於廣東文藝學院。 他和美術家協會被第一批引進觀背村, 也參與村中大量壁畫的繪製, 用自己的方式建設著“文化部落”。 如今, 觀背村的景色也給予周惠康及他的學生很多創作靈感, 形成了良性互動。

村中的文化長廊

早些年, 有著音樂夢想的彭捷, 來到文化部落玩些音樂、經營音響生意。 如今, 已是觀背文化部落公司的總經理, 他告訴記者, 自己的初衷就是“給所有人看一下, 原來農村也可以這樣玩”。

新農村的新思想、新思路

陳湘曾經和村幹部說:“你開好車我不覺得你牛, 但你帶動全村開好車我就覺得你牛。 ”陳湘認為, 新農村建設主要需要新思路, 拒絕等、要、靠, 啟動村幹部內在的“發動機”。

講習所

觀背村修路之初, 陳湘帶領村幹部每人發動村中6人參與建設, 形成了“1+1”的村民合力, 更重要的是解決了道路建設的資金困難, 為新農村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

如今, 觀背村主動創新, 積極引進社會資金、人才, 像拼拼圖一樣逐步完善自己的“文化部落”。

培植品牌, 守望鄉魂

觀背村的發展不是偶然, 而是提供了一種靠“內生力”發展的有益模式。

武術協會的引進, 增強了觀背村乃至周邊地區年輕人的身體素質;正在建設的公益書吧也將為觀背村後代提供更好的學習場所和更廣闊的文化視野。

“你是誰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的後代和誰在一起。 ”陳湘說。

文化部落內掛有音響唱片元素的裝飾品

觀背村未來將結合自身歷史, 積極統籌協調已引進的各協會、文化團體等, 培植品牌,打造5A級鄉村。“農村的老房子拆了其實就一文不值了,但是農村有農村的魂的。我們要用農村的魂加入一些自己的元素進去,還是可以演繹出一些精彩的。”彭捷說。

培植品牌,打造5A級鄉村。“農村的老房子拆了其實就一文不值了,但是農村有農村的魂的。我們要用農村的魂加入一些自己的元素進去,還是可以演繹出一些精彩的。”彭捷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