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致家長(二):教育不僅僅是為了學知識

文:黑豆老末兒

圖:黑 山

記得兒時曾有老師給家長們說:

把孩子交給學校, 你們就不用管啦, 教育他是我們的事情。

現在想想, 這是多麼大的錯誤呀!

現在哪一個老師敢這麼包攬學生的教育?


恐怕沒有!

的確 , 老師、學校包攬不了對孩子的教育全部。

一個人的成長最大的影響者、實教者是家庭。

學校老師教的知識多於文化, 知識不等於文化。

如果你已經四十歲, 那麼你還能回憶起幾位曾經教過你的老師?

我想了一下:

自小遇到的老師至少幾十個,

現在記得的老師的名字不超過十個,

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師也就五六個,

況且他們的特點也只是特點,

細節我需要花時間搜尋記憶的倉庫。

老師也只是在一個人人生某一段時間的過客。

父母則是我們未出生就開始陪伴我們五六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老師,


家庭就是一個“傳幫帶”手把手的學校,

從孩子開始的第一聲“媽媽”, 抬腳走出的第一步,

都是在這裡開始的

如果你的家裡乾淨整潔, 那麼孩子就習慣了乾淨整潔;

如果你的家裡髒話連篇, 那麼你的孩子就不會口吐蓮花;

如果你家在海邊, 孩子看你天天打漁, 自然孩子就不怕大海的翻騰;

如果你家住在山上,

你的孩子自然能識辯山中的各種樹和草;

如果你敬父母, 言語溫和, 你的孩子自然也敬你, 言語溫和

······

耳濡目染, 言行身教

這就是家長的教育, 藏於無形, 卻時刻伴隨著孩子的成長。


教育是什麼?

就是讓一個生命得以正常的成長。

前幾年某高知父母虐待孩子的陰影還沒有褪去,

教師打學生也是很好的說明:

有知識不一定會教育。

很多為人稱道的大人物的家庭也是一代代家風家教傳承下來的,

還有更多的鄉村或者城市普通百姓的孩子也很有出息。

學知識不等同於教育, 只是教育的一個很重要的部分。

教育孩子, 是為了讓他以後能過自己最想過的生活;

物質的充分滿足不等同於良好的教育。

因為一個人的生活的幸福與否,

和知識的多少關係不大,

和一個人的心胸氣度有很大的關係。

和知識有直接關係的可能是工作以及工作所得的報酬。

還記的上海復旦大學投毒案嗎?

新聞中不時有大中學生過早地做了自我生命的了結!

親愛的家長,為了孩子能更好地學習或者所學有所用,

也為了他們能真正感受到幸福,

把眼光看遠些,把心放開些,

你的自我學習和成長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快樂庭院致力於青少年兒童的成長和教育以及藝術的學習,如果你有這方方面的問題,歡迎留言。

還記的上海復旦大學投毒案嗎?

新聞中不時有大中學生過早地做了自我生命的了結!

親愛的家長,為了孩子能更好地學習或者所學有所用,

也為了他們能真正感受到幸福,

把眼光看遠些,把心放開些,

你的自我學習和成長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快樂庭院致力於青少年兒童的成長和教育以及藝術的學習,如果你有這方方面的問題,歡迎留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