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劃重點!張小龍2018微信公開課PRO演講的12個知識點

在2018年微信公開課PRO上, 騰訊高級副總裁張小龍以“跳一跳”入手, 介紹了過去微信在小程式、小遊戲、公眾號等方面的佈局, 並透露了微信2018年的走向。

下文從張小龍主旨演講中整理出來的這12個方面, 關注新媒體的你必須知道:

01

跳一跳意外爆紅之外

作為2018年微信開年大戲, “跳一跳”小程式一經上線便很快成為朋友圈“曬戰績、拼智力”的新“法寶”。 這個由微信團隊開發的簡單DEMO, 不經意間在全球遊戲史上留下了一筆紀錄。

而張小龍本人, 不僅坦言自己能“跳”到6000多分, 還在遊戲裡有個稱號叫“立地成佛”。

據透露, “跳一跳”這款只是被作為DEMO來開發的遊戲, 卻可能一不小心成為了史上使用者規模最大的一個遊戲:DAU超過1個億, 用戶次日留存率達到65%, 7日留存率更高達52%, 數倍遠超於移動遊戲行業的平均水準。 而為保護公平規則, 微信投入大量時間來打擊外掛。

而更可怕的是, 根據公開課上微信團隊首次披露了小程式上線一年來的成績單顯示:從去年一月上線至今, 58萬個小程式、1.7億日活用戶、覆蓋逾100萬開發者和2300個協力廠商開發平臺!初試啼聲的小程式已儼然繁衍出一個嶄新的移動互聯網生態。

02

做互聯網上最好的工具

張小龍之前說過微信是一個工具, 到現在還是這麼認為, 微信就是一個工具。 “我們的目標是要做互聯網上最好的工具, 這個目標其實挺大, 也挺難, 因為我們確實只是希望做一個最好的工具, 所以我們很少去談平臺, 其實也很少談生態, 對用戶來說平臺是什麼,

生態是什麼他並不關心。 ”

對微信來說, “我們每天在做的選擇裡面都遵循一個標準, 就是這個事情是對的還是錯的, 而不是說它是不是一個利益最大化的。 ”

“如果只是從利益的角度出發, 可能會讓我們的產品越走越偏, 變成它裡面只是一些利益的堆砌, 這樣我認為會失去產品更本質的東西。 ”

03

尊重用戶, 尊重個體

張小龍說:去年提到“用完即走”, 我發現大家對於這個詞有特別多的一些誤解。 大家都會說, 因為大家都離不開微信, 所以才會說“用完即走”。 去年對這點可能沒有解釋得特別清楚, 我其實只說了上半句話, 用完即走, 但其實還有下半句話, 走了還會回來。

用完即走的本質是任何一個工具都是幫助用戶完成一個任務, 越高的效率越好。 當我們完成一個任務以後, 我們當然希望用戶能做別的事情, 而不是一定耗在一個工具裡。

04

用完即走, 還會回來

05

去中心化,用戶自己決定

微信作為平臺性的工具,比如公眾號、訂閱號等,我們一直說去中心化,與其說是策略不如說是理念,世界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考,每個個體都有獨立思考,比一個平臺思考其他人不思考,更強大。

微信一直遵循這樣的原則,讓用戶自己找到更有價值的服務。之前的公眾號、現在的小程式都是這樣,選擇的權利交給用戶自己。

06

讚賞將會回歸

恢復讚賞功能,主要對文章作者讚賞。

紅包與讚賞功能比較具有中國特色,但之前公眾號的體系並沒有把作者當作一個獨立的單元來對待。它其實是對一個公眾號做讚賞,但讚賞物件的本質應該是作者。

“將來在公眾平臺裡,你會看到作者是一個獨立的欄目,每個作者我們會看到他的介紹,看到他歷史上曾經發表過的文章,一個作者可以對不同的號進行投稿,所以作者會被我們更加重視的重構一下。”

07

微信公眾號APP或將發佈

用其它方式在系統中生產短內容:或將發佈微信公眾號獨立APP,鼓勵用戶在手機上進行創作。

很多人提出“公眾號只能寫長文”,張小龍認為這也與早期公眾號沒有做一個獨立的APP有關,因為如果是一個手機裡的APP,可能在很早以前就會想到應該更多的鼓勵用戶用手機做創作,而不是一定要在電腦上寫長文出來。

“我們也會想有沒有別的方式使我們在系統裡面產生一些短的內容,這是我們在公眾號體系裡面下一步會做思考的問題。”

08

訂閱號不做資訊流

“訂閱號只是大家訂閱的一個集合。改善用戶對於訂閱的所有東西的閱讀效率,對用戶訂閱的東西怎麼樣才能找到它,找到重點,這個是我們想要去做的,但並不意味著微信要做成資訊流。”

09

小程式發展要保持克制

微信下拉出現小程式:這不是入口。

小程式,具有立即觸達並快速使用的優勢。使用者可以在小程式裡不斷更新自己,逐步提供自己的能力,進而豐富整個小程式平臺的能力。然而面向未來的基礎架構性設施,目前並不具備設計足夠好的功能、使用戶捲入進來後就立馬獲得成功的手段。它需要更長的週期鋪墊,需要慢慢成長起來。

小程式不會為某個領域專門準備,我們希望小程式是一個通用的平臺,把一個平臺做一個足夠的時候,讓很多行業在裡面有創新的空間。

10

小遊戲要變成正經事

我們希望通過小遊戲的嘗試讓更多遊戲廠商進來,讓用戶更多發現和探索到更多好遊戲的存在。小遊戲是我們最近最大的探索,是值得我們期待的。我們最終希望在微信平臺裡有許多高水準的小遊戲,讓玩小遊戲變成正經事,而不是浪費時間。

11

企業微信實現消息互通

大家在問,能否通過企業微信去直接跟微信用戶連接?我們最近做一個事情,就是讓企業微信和微信之間可以資訊互通,使用者不用太去區分自己在用個人帳號還是企業帳號,給他們有更強的能力,在去添加微信顧客和客戶的時候,不再用個人微信號添加,用企業微信號就可以了,這是對企業微信下一步的展望。

12

下一步:探索線下

回顧整個互聯網的發展歷史,我們可以看到互聯網是可以幫助人們更好生活的、全新的技術手段。但同時也越來越多被手機控制住幾乎所有時間。再往下一步想,除了讓我們的大腦和手機有關聯,可能其他體驗並不重要了。我們反思這一點,我們最終的目標是讓人們把生活完全放到生活上去嗎?這和駭客帝國中的場景很相似,這是很可怕的事情。

我們希望做跟線上相反的事情,就是探索線下,我們一直想做這個事情,微信最早就退出了附近的功能,但是接下來我們更多想探索附近各式各樣的生活。

2018年,如果有更多的嘗試,探索線下更多精彩的生活,是我們想要嘗試的方向。

本文根據張小龍“2018微信公開課PRO”演講整理而成

Media Plus 主編:S姐

轉載請聯繫:drxu@vip.qq.com

05

去中心化,用戶自己決定

微信作為平臺性的工具,比如公眾號、訂閱號等,我們一直說去中心化,與其說是策略不如說是理念,世界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考,每個個體都有獨立思考,比一個平臺思考其他人不思考,更強大。

微信一直遵循這樣的原則,讓用戶自己找到更有價值的服務。之前的公眾號、現在的小程式都是這樣,選擇的權利交給用戶自己。

06

讚賞將會回歸

恢復讚賞功能,主要對文章作者讚賞。

紅包與讚賞功能比較具有中國特色,但之前公眾號的體系並沒有把作者當作一個獨立的單元來對待。它其實是對一個公眾號做讚賞,但讚賞物件的本質應該是作者。

“將來在公眾平臺裡,你會看到作者是一個獨立的欄目,每個作者我們會看到他的介紹,看到他歷史上曾經發表過的文章,一個作者可以對不同的號進行投稿,所以作者會被我們更加重視的重構一下。”

07

微信公眾號APP或將發佈

用其它方式在系統中生產短內容:或將發佈微信公眾號獨立APP,鼓勵用戶在手機上進行創作。

很多人提出“公眾號只能寫長文”,張小龍認為這也與早期公眾號沒有做一個獨立的APP有關,因為如果是一個手機裡的APP,可能在很早以前就會想到應該更多的鼓勵用戶用手機做創作,而不是一定要在電腦上寫長文出來。

“我們也會想有沒有別的方式使我們在系統裡面產生一些短的內容,這是我們在公眾號體系裡面下一步會做思考的問題。”

08

訂閱號不做資訊流

“訂閱號只是大家訂閱的一個集合。改善用戶對於訂閱的所有東西的閱讀效率,對用戶訂閱的東西怎麼樣才能找到它,找到重點,這個是我們想要去做的,但並不意味著微信要做成資訊流。”

09

小程式發展要保持克制

微信下拉出現小程式:這不是入口。

小程式,具有立即觸達並快速使用的優勢。使用者可以在小程式裡不斷更新自己,逐步提供自己的能力,進而豐富整個小程式平臺的能力。然而面向未來的基礎架構性設施,目前並不具備設計足夠好的功能、使用戶捲入進來後就立馬獲得成功的手段。它需要更長的週期鋪墊,需要慢慢成長起來。

小程式不會為某個領域專門準備,我們希望小程式是一個通用的平臺,把一個平臺做一個足夠的時候,讓很多行業在裡面有創新的空間。

10

小遊戲要變成正經事

我們希望通過小遊戲的嘗試讓更多遊戲廠商進來,讓用戶更多發現和探索到更多好遊戲的存在。小遊戲是我們最近最大的探索,是值得我們期待的。我們最終希望在微信平臺裡有許多高水準的小遊戲,讓玩小遊戲變成正經事,而不是浪費時間。

11

企業微信實現消息互通

大家在問,能否通過企業微信去直接跟微信用戶連接?我們最近做一個事情,就是讓企業微信和微信之間可以資訊互通,使用者不用太去區分自己在用個人帳號還是企業帳號,給他們有更強的能力,在去添加微信顧客和客戶的時候,不再用個人微信號添加,用企業微信號就可以了,這是對企業微信下一步的展望。

12

下一步:探索線下

回顧整個互聯網的發展歷史,我們可以看到互聯網是可以幫助人們更好生活的、全新的技術手段。但同時也越來越多被手機控制住幾乎所有時間。再往下一步想,除了讓我們的大腦和手機有關聯,可能其他體驗並不重要了。我們反思這一點,我們最終的目標是讓人們把生活完全放到生活上去嗎?這和駭客帝國中的場景很相似,這是很可怕的事情。

我們希望做跟線上相反的事情,就是探索線下,我們一直想做這個事情,微信最早就退出了附近的功能,但是接下來我們更多想探索附近各式各樣的生活。

2018年,如果有更多的嘗試,探索線下更多精彩的生活,是我們想要嘗試的方向。

本文根據張小龍“2018微信公開課PRO”演講整理而成

Media Plus 主編:S姐

轉載請聯繫:drxu@vip.qq.com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