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好消息!飛機上可以玩手機啦!

1月16日, 中國民用航空局飛行標準司發佈《機上可擕式電子設備(PED)使用評估指南》(下稱《指南》), 為航空公司如何驗證和評估PED的使用提供了具體要求和指導。

沒過兩天, 海南航空、東方航空就宣佈手機飛行模式全面“解禁”, 南方航空、廈門航空、山東航空、春秋航空、祥鵬航空也陸續公佈手機解禁的時間。 雖然, 還不能在飛機上打電話以及使用流量, 據反映飛機上的免費WiFi也不太“給力”, 相信這些問題在今後都能夠得到解決, 而除去睡大覺, 大家也能選擇在飛機上進行一些其他的娛樂活動了, 宜盛寶小編覺得這是很大的進步。

民航局統計數字顯示, 去年國內民航旅客運輸量超過4.88億人次。 中國人均航線時間約為2.5小時, 這也就意味著, 每年中國人大約有超過10億小時在飛機上, 如果通過互聯網把這些時間利用起來, 將產生巨大的商業價值。 有機構預測, 2020年擁有WI-FI服務的飛機將覆蓋全球, 將催生約1300億美元的新市場, 惠及航空公司、硬體設備供應商、內容提供者、零售商、酒店出行服務商以及廣告商。 宜盛寶小編能夠從中嗅到一股硝煙味, 新的資本競逐已然開始, 面對巨大的經濟前景, 航空公司卻有幾個問題亟待解決。

有業內人士表示, 受到成本、技術以及衛星數量和可能提供的“總頻寬”限制, 短期內並不會增加大量的WI-FI航班。 首先, 航班安裝或者改裝設備需要高昂的費用, 可達100萬美元, 而且從設備訂購到安裝, 也需要半以上時間, 光是每天停運的客機損失就高達100萬人民幣。

其次, 我國各家航企飛機WI-FI服務均處於試驗階段, 還沒有航企獲得正式商用牌照, 也就是說還不許在WI-FI服務上收費。 第三, 由於國際電聯給每個國家分配KU衛星的軌道位置, 受此限制衛星能提供的總頻寬是有限的, 所以目前也解決不了航班上的WI-FI“不給力”問題。 所以說, 各大資本想要搶佔這個領域的先機, 並不是那麼容易。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