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魔幻”區塊鏈:除了炒幣還有更大的想像力

越來越多的人對賦予區塊鏈技術賦予“顛覆”“改變”等期望。 這不僅僅是一場技術革命, 更是一場認知革命。

本文共計4343字, 閱讀時間7分鐘。

記者 | 劉景豐

編輯 | 趙力

2017年比特幣瘋狂了一整年, 2018年區塊鏈又掀起了新熱潮。 “你都很難想像, 還有什麼東西能像區塊鏈這樣, 在幾天之內火遍整個創投圈, 並且熱度居高不下。 ”1月13日一家互聯網公司的CEO在年會上感慨。

2018年伊始, 區塊鏈就開始升溫, 多家互聯網公司紛紛宣佈推出區塊鏈專案, 區塊鏈概念炙手可熱。 這被認為是虛擬幣“造富神話”的延續。 幾乎同時, 1月12日晚間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發佈公告稱變相ICO走熱, 呼籲投資者不要盲目跟風炒作;1月15日媒體報導稱, 中國多部門將聯手打擊黑色產業鏈, 代幣、虛擬幣類傳銷平臺已3000多家。

儘管區塊鏈被認為前景廣闊, 但仍處漩渦深處:樂觀者認為, 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性具有顛覆意義;而另一撥人則持謹慎態度,

他們洞見虛擬幣造富風波, 對區塊鏈短期發展則以泡沫、投機等態度觀之。

數字貨幣分析師肖磊稱, 區塊鏈的應用難以脫離代幣發行, 因此解決代幣投機問題仍有難點。 而受制于場景應用、技術配套以及缺乏協力廠商來翻譯“區塊鏈語言”, 區塊鏈落地也成為一大難點。

針對區塊鏈潛力, 業內多位人士稱, 其“顛覆”意義不僅是對現有互聯網技術的改進, 長遠來看是對社會組織協作方式、商業運作模式的顛覆。 不過短期來看, 受投機氛圍、技術因素等限制, 談“顛覆”尚早。

“造富”神話的延續與監管

歲末年初, 一場幣圈盤點在創投圈激起波瀾:2017年最耀眼的比特幣, 價格全年漲幅超過1500%;另一個光芒稍遜但已是幣圈黑馬的瑞波幣,

價格全年漲幅超過36000%;曾是全球第二大加密貨幣的乙太坊, 年內價格漲幅為9162%。 而另一些並不為大眾熟知的虛擬幣如新經幣、Stellar和達世幣, 價格上漲幅度分別為29842%、14441%和9265%。

在國內, 虛擬數位代幣已經受到嚴格監管。 2017年9月, 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聯合發佈《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 明確指出代幣發行融資(ICO)行為涉嫌非法集資, 任何組織和個人應立即停止從事ICO。

ICO, 意為首次代幣發行, 源自股票市場的首次公開發行的ICO計畫。 1月3日柯達發佈公告稱將發佈數字貨幣柯達幣, 涉足區塊鏈領域;受此影響, 柯達股價一度漲幅高達120%, 這家幾乎被人遺忘的公司又重回聚光燈下。 甚至迅雷旗下“玩客雲”區塊鏈專案硬體產品,

在開售前的預約量已接近151億元, 直逼小米2017全年不含手機的銷售額。

此後短短一周, 網易、360、快播、美圖、小米及BAT等互聯網科技公司也相繼爆出已涉足區塊鏈專案。 而投資圈更是因為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的一份“內部分享”洩露, 讓區塊鏈一時風頭無兩。

甚至在二級資本市場, 大盤走勢並不樂觀、甚至微跌的情況下, 多隻區塊鏈概念股仍表現強勁, 連續兩日出現漲停。

這片“繁榮”沒有逃開監管層的注意。 1月12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發佈公告稱, 迅雷區塊鏈專案中“鏈克”代替了對參與者所貢獻服務的法幣付款義務, 本質上是一種融資行為, 是變相ICO。 與此同時“人人坊”網易“招財貓”等區塊鏈專案也被爆受監管影響已停止。

1月15日, 消息稱國內多部門將聯手打擊區塊鏈黑色產業鏈, 代幣、虛擬幣類傳銷平臺已3000多家。

至此, 一場剛要延續的區塊鏈“造富”熱眼見告一段落。

區塊鏈能否剝離ICO?

所謂“區塊鏈”, 是指一種分散式、點對點的資料庫帳本, 簡單意義上理解就是融合了P2P、加密演算法等技術的多個連在一起的資料庫, 資料庫之間兩兩直接相通, 資訊傳輸需加密。

區塊鏈技術應用, 則是將這種融合P2P、加密演算法的資料庫技術應用到實際生產中。

區塊鏈技術比較特殊, 想應用這一技術就必須產生數位資產, 維持資產運轉的媒介就是代幣, 也叫通證, 即一串代碼。 “這串代碼好比區塊鏈的血液, 推動著區塊鏈不斷擴展, 並實現鏈上資產、價值的轉移。 ”財經專欄作家、數字貨幣分析師肖磊稱。

區塊鏈被寄予厚望的優勢之一是去中心化,沒有中間方參與記帳。在這種情況下,代幣發揮著獎勵記帳的功能,使得鏈上各個節點有動力參與記帳。“如果拿掉代幣,就需要一個協力廠商來發揮記帳功能,那就是中心化的組織結構方式了,失去了區塊鏈最受重視的價值。”肖磊說。

區塊鏈並不是不能去除代幣的機制,只不過失去代幣機制區塊鏈的價值將大打折扣。“失去了代幣這種通證,區塊鏈就變成了一種升級版的企業資料庫,意義就縮減了99%,其改造社會的能力就會大大降低。”中文IT社區CSDN副總裁孟岩告訴尋找中國創客的發行不限量。“比如一些用在食品安全溯源的區塊鏈專案中,代幣已經成為一種記號,可以無限產生,這樣一來就沒有炒作的價值了。”肖磊說。此外,或許可以嘗試限制投資者門檻,“就像新三板的投資者門檻為500萬元證券類資產。”

“代幣本質上是對消耗的計算資源進行補償,並維持區塊鏈運轉,不排除未來會有新的技術來改變區塊鏈上代幣這一機制,但目前還很難。”某區塊鏈公司運營人員稱。

落地難:結合需求而非創造場景

提起區塊鏈的應用,最先想到的便是比特幣等數位貨幣領域。但是隨著ICO的爆發,數字貨幣的投機性被瘋狂放大,甚至部分淪為詐騙工具。

“數位貨幣只是區塊鏈應用的冰山一角。”山東區塊鏈應用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趙永亮說。

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公司在嘗試將區塊鏈與各自領域結合,國內互聯網公司的第一梯隊騰訊、阿裡、百度、京東等已在涉足區塊鏈項目,其他互聯網公司也在近日傳出上馬區塊鏈項目,甚至一些A股上市的傳統企業也熱炒區塊鏈概念。

也有人對區塊鏈的爆發十分謹慎,區塊鏈金融平臺Goopal Group創始人孫茳濤近日發文表態稱,“現在的區塊鏈無疑是積聚了海量的泡沫,而這個泡沫恐怕在2018年,或者說在幾個月之內就將徹底引爆。”

泡沫的原因,一方面是部分本身就是想借區塊鏈概念炒作“造富”,另一方面還是由於在目前階段區塊鏈落地較難。

“區塊鏈應用的場景應該是共用、共建、共監督,既要對區塊鏈技術有很深的研究,又要對應用領域的痛點瞭若指掌。而目前很多人是拿著錘子找釘子,拿著技術去試場景,這是錯的。”布比區塊鏈COO李軍說。

區塊鏈應用之一便是供應鏈金融領域。“供應鏈金融要融合核心企業、上下游企業、銀行等機構,滿足企業信用共用、共建、共監督的場景。通過區塊鏈搭建一個平臺實現信任傳遞,就解決了傳統供應鏈中信用傳遞難的問題。”李軍說。

“我們看到,目前區塊鏈在有些場景的應用正被逐漸認可,比如在金融、公證、食品安全、醫療、扶貧等領域。區塊鏈的應用應該是基於一個行業的痛點,要有基礎,而非人工去造一個應用場景。”趙永亮說。

此外,傳統行業固有的模式短時間難以改變,新技術應用需要不斷試錯、磨合,並完善配套的機制。“就好比使用4G網路,你需要有配套基礎設施,有支援4G的使用設備,等等。”一區塊鏈企業負責人稱。

儘管食品安全領域被認為是一個具有潛力的區塊鏈應用領域,但目前尚沒有企業做出顛覆傳統體驗的專案。

尋找中國創客的方式來確定利益關係,共同決定一個事情。在組織中不再需要像傳統公司那樣的金字塔組織結構,而是個體直接與個體對接,這在以前中心化的組織中是不可想像的。

“層級化的金字塔組織形式,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克服信任邊界的問題。一旦這些問題通過技術手段解決了,就會對社會關係產生變革。”孟岩表示。

從這個邏輯上看,其對組織形式帶來的顛覆遠超過技術變化。在肖磊看來,未來廣泛應用後,公司組織架構也會發生變化,甚至沒有各種領導、經理的管理,每個人在組織中完成任務就能獲得想要的權益,效率還更高。

儘管看上去意義宏大,但李軍對這個“顛覆”狀態並不樂觀,“如果沒達到物質極大豐富,去中心化還是會出現投機炒作的情況。”此外他認為,區塊鏈去中心化的方式,與數千年形成的社會習慣和組織方式是相悖的;而且如果在P2P組織構架下,依正常人的精力,一個人與成千上萬人直接聯繫是很難完成的,此時中心化(仲介)的存在恰恰就是為了提高效率。

“目前的區塊鏈技術還處在早期階段,在組織重構方面還是想像階段。實現這樣的構想,目前看難度很大。”譚茂說。

”財經專欄作家、數字貨幣分析師肖磊稱。

區塊鏈被寄予厚望的優勢之一是去中心化,沒有中間方參與記帳。在這種情況下,代幣發揮著獎勵記帳的功能,使得鏈上各個節點有動力參與記帳。“如果拿掉代幣,就需要一個協力廠商來發揮記帳功能,那就是中心化的組織結構方式了,失去了區塊鏈最受重視的價值。”肖磊說。

區塊鏈並不是不能去除代幣的機制,只不過失去代幣機制區塊鏈的價值將大打折扣。“失去了代幣這種通證,區塊鏈就變成了一種升級版的企業資料庫,意義就縮減了99%,其改造社會的能力就會大大降低。”中文IT社區CSDN副總裁孟岩告訴尋找中國創客的發行不限量。“比如一些用在食品安全溯源的區塊鏈專案中,代幣已經成為一種記號,可以無限產生,這樣一來就沒有炒作的價值了。”肖磊說。此外,或許可以嘗試限制投資者門檻,“就像新三板的投資者門檻為500萬元證券類資產。”

“代幣本質上是對消耗的計算資源進行補償,並維持區塊鏈運轉,不排除未來會有新的技術來改變區塊鏈上代幣這一機制,但目前還很難。”某區塊鏈公司運營人員稱。

落地難:結合需求而非創造場景

提起區塊鏈的應用,最先想到的便是比特幣等數位貨幣領域。但是隨著ICO的爆發,數字貨幣的投機性被瘋狂放大,甚至部分淪為詐騙工具。

“數位貨幣只是區塊鏈應用的冰山一角。”山東區塊鏈應用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趙永亮說。

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公司在嘗試將區塊鏈與各自領域結合,國內互聯網公司的第一梯隊騰訊、阿裡、百度、京東等已在涉足區塊鏈項目,其他互聯網公司也在近日傳出上馬區塊鏈項目,甚至一些A股上市的傳統企業也熱炒區塊鏈概念。

也有人對區塊鏈的爆發十分謹慎,區塊鏈金融平臺Goopal Group創始人孫茳濤近日發文表態稱,“現在的區塊鏈無疑是積聚了海量的泡沫,而這個泡沫恐怕在2018年,或者說在幾個月之內就將徹底引爆。”

泡沫的原因,一方面是部分本身就是想借區塊鏈概念炒作“造富”,另一方面還是由於在目前階段區塊鏈落地較難。

“區塊鏈應用的場景應該是共用、共建、共監督,既要對區塊鏈技術有很深的研究,又要對應用領域的痛點瞭若指掌。而目前很多人是拿著錘子找釘子,拿著技術去試場景,這是錯的。”布比區塊鏈COO李軍說。

區塊鏈應用之一便是供應鏈金融領域。“供應鏈金融要融合核心企業、上下游企業、銀行等機構,滿足企業信用共用、共建、共監督的場景。通過區塊鏈搭建一個平臺實現信任傳遞,就解決了傳統供應鏈中信用傳遞難的問題。”李軍說。

“我們看到,目前區塊鏈在有些場景的應用正被逐漸認可,比如在金融、公證、食品安全、醫療、扶貧等領域。區塊鏈的應用應該是基於一個行業的痛點,要有基礎,而非人工去造一個應用場景。”趙永亮說。

此外,傳統行業固有的模式短時間難以改變,新技術應用需要不斷試錯、磨合,並完善配套的機制。“就好比使用4G網路,你需要有配套基礎設施,有支援4G的使用設備,等等。”一區塊鏈企業負責人稱。

儘管食品安全領域被認為是一個具有潛力的區塊鏈應用領域,但目前尚沒有企業做出顛覆傳統體驗的專案。

尋找中國創客的方式來確定利益關係,共同決定一個事情。在組織中不再需要像傳統公司那樣的金字塔組織結構,而是個體直接與個體對接,這在以前中心化的組織中是不可想像的。

“層級化的金字塔組織形式,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克服信任邊界的問題。一旦這些問題通過技術手段解決了,就會對社會關係產生變革。”孟岩表示。

從這個邏輯上看,其對組織形式帶來的顛覆遠超過技術變化。在肖磊看來,未來廣泛應用後,公司組織架構也會發生變化,甚至沒有各種領導、經理的管理,每個人在組織中完成任務就能獲得想要的權益,效率還更高。

儘管看上去意義宏大,但李軍對這個“顛覆”狀態並不樂觀,“如果沒達到物質極大豐富,去中心化還是會出現投機炒作的情況。”此外他認為,區塊鏈去中心化的方式,與數千年形成的社會習慣和組織方式是相悖的;而且如果在P2P組織構架下,依正常人的精力,一個人與成千上萬人直接聯繫是很難完成的,此時中心化(仲介)的存在恰恰就是為了提高效率。

“目前的區塊鏈技術還處在早期階段,在組織重構方面還是想像階段。實現這樣的構想,目前看難度很大。”譚茂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