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連續高溫日數創紀錄!2017年南通重大天氣事件盤點

2018-01-16 11:24:04

今天(16日)上午, 市氣象局召開新聞發佈會, 對2017全年的重大天氣氣候事件進行盤點。 市氣象局局長徐為根向媒體通報, 2017年我市平均氣溫偏高, 降水正常, 日照正常, 但各類災害天氣仍時有發生, 先後出現了暴雨、雷暴大風、連續高溫等災害性天氣, 多地最高氣溫和連續高溫日數突破歷史極值。 全年共發佈氣象災害預警信號61次, 製作各類決策氣象服務材料138期, 發送重要氣象資訊提醒短信205條。

2017重大天氣氣候事件盤點具體如下:

一、高溫日數多、持續時間長, 多站超歷史極值

2017年, 全市共出現22(啟東)~27(市區、海門)個高溫日。 市區高溫日27天, 比常年偏多約20天(常年平均7.2天), 比2016年偏多6天。

7月11~28日, 全市出現持續35℃以上的高溫天氣, 連續高溫日數達14天(如東、啟東)~18天(市區)。 海安的連續高溫日數與歷史極值持平, 其餘各站均超歷史極值。

表1 2017年連續高溫日數及歷史極值(單位:天)

7月22~24日高溫強度最強,

全市各縣(市、區)最高氣溫均超39℃, 其中海安在7月23日達到的39.9℃、如東在7月24日達到39.2℃和啟東在7月24日達到39.6℃均超當地最高氣溫歷史極值。

表2 2017年極端最高氣溫及歷史極值概況

持續高溫天氣造成全市中暑入院治療人數大幅增加, 部分工廠企業停產停業,

給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造成不利影響。

二、強對流天氣頻發, 雷暴大風強

2017年6~9月強對流天氣發生次數多、強度強, 全市共出現21次區域性強對流天氣過程, 其中15次伴有雷暴大風。

典型個例為8月7~8日的強對流天氣過程。 全市均出現雷暴天氣, 並伴有局地短時強降水和雷暴大風, 最大雨強53.6毫米/小時(出現在海門天補鎮, 7日21~22時), 陸上最大風力12級(風速34.5米/秒, 出現在海門四甲鎮)。 海門國家觀測站暫態極大風速達24.8米/秒(10級風), 突破本站歷史極值(原歷史極值出現在2005年8月7日, 9級風)。

此次強對流天氣過程造成海門多間房屋損壞, 多棵大樹折斷, 玉米、大豆、棉花等作物大面積倒伏, 部分地區電力中斷。

三、梅雨形勢不典型, 雨量明顯偏少

2017年, 我市6月22日入梅,

略晚(常年6月20日);7月11日出梅, 略早(常年7月13日);梅雨期長偏短(常年24天)。 由於梅雨形勢不典型, 主雨帶偏南, 本地系統性降水少, 全市梅雨量20.9-121.6毫米, 比常年偏少5(海門)~9成(市區)。

四、冷空氣影響, 大風天氣偏多

2017年, 我市受冷空氣影響出現9次大風天氣過程, 其中3月1日的大風天氣過程是全年強度最強、影響範圍最廣的一次。 當天下午到夜裡受強冷空氣和對流活動共同影響, 全市普遍出現7~8級西北大風, 20個區域自動站風力超9級, 最大風速達24.9米/秒(10級風), 出現在如東栟茶鎮。

此次大風造成多地簡易搭建物被吹翻、彩鋼瓦被吹落, 部分廠房、蔬菜大棚和少數房屋受損, 給當地生產生活帶來不利影響。

五、年降水量與常年持平, 暴雨、大暴雨仍有發生

2017年, 全市年雨量930.8(海安)~1435.4(海門)毫米(市區1156.0毫米), 基本與常年持平。 全市暴雨日11天, 比2016年明顯減少(2016年暴雨日21天), 三個縣(市)以上出現暴雨的區域性暴雨過程4次, 分別是6月10日、8月8日、8月20日和9月24-25日。 其中6月10日和8月20日的區域性暴雨達大暴雨量級。

受江淮氣旋影響, 6月10日全市普遍出現暴雨, 中南部大暴雨, 過程最大降水量194.6毫米(出現在南通虹橋二小), 最大小時雨強57.7毫米(出現在海門樹勳鎮)。

受強對流影響, 8月20日全市大部分地區出現暴雨, 局部大暴雨, 過程最大降水量150.8毫米, 最大小時雨強75.1毫米(均出現在海門樹勳鎮)。

連結熱點:

Q:近期回暖是否異常?

A:(市氣象臺副台長彭小燕)所謂天氣氣候異常, 要看其極端性、災害性以及與常年平均態的偏離狀況。 本周(2018年1月15-20日)氣溫較高,是在上周冷空氣影響結束後,暖氣團勢力增強,出現的冷暖交替過程中的階段性回溫,屬於天氣變化過程,這次回暖是否異常,就看他的極端性,歷史上南通市區1月份出現的極端最高氣溫20.1℃,出現在2002年1月14日。本周回溫,市區最高氣溫基本出現在1月15日,為14.7℃,這樣的氣溫歷史上逐年一月經常出現,所以並不異常。

目前南通處在冬季,階段性的降溫、回暖仍將頻繁出現,感冒高發,請及時關注天氣變化。

Q:年高溫日數異常偏多的原因:

A:(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陳鐵)2013年市區高溫日39天,連續高溫日數達13天,均曾創1961以來歷史記錄,最高氣溫39.2℃,為1961以來第二高值。(當年全市高溫總日數31(啟東)~40天(海安)、最長連續高溫日數和全市年極端最高氣溫(39.7℃,海門)也均破1961以來歷史記錄。)

2017年市區高溫日為27天,高溫日數排在2013年之後,列第二位;連續高溫日數18天,列第一位;年極端最高氣溫39.3℃,列市區歷史第二位(市區最高39.5℃,2003年)。全市的年極端最高氣溫39.9℃(海安)打破歷史記錄(39.7℃,海門,2013年)。

2017年中高緯地區高空大氣環流異常,歐亞大陸以緯向環流為主,不利於冷空氣南下;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偏西偏強,且穩定維持。南通地區長時間處於副熱帶高壓控制之下,天氣晴朗,雲量較少,有利於太陽輻射到達地面,從而出現持續高溫。大氣環流的異常穩定與全球變暖的氣候背景有關係。另外,城市熱島效應也對高溫發生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本周(2018年1月15-20日)氣溫較高,是在上周冷空氣影響結束後,暖氣團勢力增強,出現的冷暖交替過程中的階段性回溫,屬於天氣變化過程,這次回暖是否異常,就看他的極端性,歷史上南通市區1月份出現的極端最高氣溫20.1℃,出現在2002年1月14日。本周回溫,市區最高氣溫基本出現在1月15日,為14.7℃,這樣的氣溫歷史上逐年一月經常出現,所以並不異常。

目前南通處在冬季,階段性的降溫、回暖仍將頻繁出現,感冒高發,請及時關注天氣變化。

Q:年高溫日數異常偏多的原因:

A:(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陳鐵)2013年市區高溫日39天,連續高溫日數達13天,均曾創1961以來歷史記錄,最高氣溫39.2℃,為1961以來第二高值。(當年全市高溫總日數31(啟東)~40天(海安)、最長連續高溫日數和全市年極端最高氣溫(39.7℃,海門)也均破1961以來歷史記錄。)

2017年市區高溫日為27天,高溫日數排在2013年之後,列第二位;連續高溫日數18天,列第一位;年極端最高氣溫39.3℃,列市區歷史第二位(市區最高39.5℃,2003年)。全市的年極端最高氣溫39.9℃(海安)打破歷史記錄(39.7℃,海門,2013年)。

2017年中高緯地區高空大氣環流異常,歐亞大陸以緯向環流為主,不利於冷空氣南下;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偏西偏強,且穩定維持。南通地區長時間處於副熱帶高壓控制之下,天氣晴朗,雲量較少,有利於太陽輻射到達地面,從而出現持續高溫。大氣環流的異常穩定與全球變暖的氣候背景有關係。另外,城市熱島效應也對高溫發生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