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乾貨|突破個性闕值,將疑問放到光明的地方去

作者丨張雨寒

出品|地平線工作室

何為採訪?

答案似乎不言而喻——探尋真相, 觀察人物, 聆聽聲音, 記錄情節, 交流智識。

採訪的職分從來都不專屬於記者。 廣義上來講, 記者甚至不僅僅是一份職業, 也包括了更加廣泛的人群:職業新聞記者, 新媒體內容採編, 業餘非虛構寫作愛好者, 校園媒體人……但不約而同, 他們是真相的探尋者, 人物的觀察者, 故事的“尋覓者”與“傳播者”, 或許不是普利策口中的國家“瞭望者”, 但都是執筆如握“三千毛瑟槍”的記錄人。

記者應該是什麼樣的?大眾視野中, 他們健談、善於與人交往;善於聆聽,

但絕不沉默, 他們在疑問、傾聽與記錄中行走, 好奇而勇敢地去嘗試、去探索。

但他們真的如他人所料, 都是多血質人格嗎?生動活潑, 對外界刺激反應迅速, 情緒興奮性高?

實際上, 並非所有採訪者都善言談、善與人交遊。 他們有的評價自己“內向”、“不善交際”, “不是一個好的採訪者”, 或覺得自己“有攻擊性、沒辦法很快接近”——他們也曾經迷茫或躊躇, 如何在紛繁複雜的問題提綱中尋得一個切口?在面對內心的退縮或受挫時的迷惘時, 如何找到一條進路?

性格不適時, 他們如何進行採訪?

“敏感度”與“洞見力”

“我自己的性格可能偏內向, 但我與人打交道的能力, 可能在周圍人裡面更強一些。 交流能力、表達能力, 包括和對方交換意見、討論這些能力都不錯。 ”

廖元辛, 前財新記者, 近一年專注于留學題材非虛構寫作。 偏內向的個性並沒有對他的採訪產生太過負面的影響, 反而在某種意義上讓他能夠對受訪者的整體狀況有更沉著全面的觀察。 他不認為外向或者內向是可以用來界定記者個性的準繩,

這樣的界定未免過於簡單, 而在他眼裡, 記者真正重要的是“敏感”二字。

“如果一個人非常敏感的話, 就能夠捕捉到各種對他採訪和寫作有用的元素。 無論是對方的言語、肢體動作、神態, 還是裝束, 我覺得都可以給我們提供非常有説明的資訊。 比如, 很多時候, 一個人對你產生興趣、一直聽你講話的時候, 他的身體是前傾的;如果他不同意你的觀點, 他的身體是後仰的。 所以你會發現, 有時候對方表面上同意你的這個看法, 但是他的身體離你越來越遠, 這時候你會懷疑, 他內心深處可能並不是那麼認同你的觀點, 或許只是因為面子或者因為氣氛的問題不好說出來。 那麼, 這個時候你可能就會說,

是不是哪些問題不是特別的合適?可能會有這樣的反思。 ”

新聞專業在讀的王茗也不認為性格因素會真正影響到採訪的進程:

“很難定義自己是一個什麼性格的人。 面對不同群體的人, 你表現出來的性格是不一樣的。 我覺得能否做好採訪, 跟你的知識儲備以及你的洞見力有關——就是你能夠觀察體會到這個採訪者到底在想什麼,

能夠感知到細節。 ”

“沒有知識儲備, 你怎麼採訪?”

每一場交談都是對話雙方語言的博弈、思想的交互。 顯然, 在一場訪問中, 採訪者要克服性格障礙, 保持交流暢通, 前期準備是必不可少的。

新聞從業者丹丹形容自己“內向, 慢熱, 不會自來熟”。 在面對這樣的性格特徵時, 她能做的, 是“靠真誠和扎實的採訪內容打動對方”。 王茗則感慨說:“你自己的經歷、儲備夠不夠, 採訪物件能否跟你聊得起來、是否能展開交談是關鍵。 受訪者分很多種類, 比如, 知識型的人, 你如果沒有足夠的知識儲備, 怎麼採訪呢?”

寫作者優優說, “采寫是門手藝, 都是由易到難, 沒有絕對的評判標準。 從熟悉的環境找選題,從最打動自己的人和事寫起,多關注熱點話題等等,都很重要。再說點實際的,找准定位,去能發揮自己特色的平臺。採訪這事,越到後來越意識到,本質是在‘偷故事’,要珍惜別人的時間,真心+用心,做足準備,不辜負別人的信任,多為別人考慮,傾聽之餘也要多吐乾貨、多分享。”

非虛構寫作愛好者、實踐者常貴寧的主業是油田工程師,他的採訪主要是為瞭解研究油田的開發歷史。

“我理解,一方面你確實是想做這個採訪,有好奇心;另一方面需要專業知識。採訪到後期就更容易了,比如,提他熟悉的人或者事情,加深彼此的瞭解,我和他都會分享一些資訊。到採訪後期,我對整體的情況比被採訪的個體都瞭解的多,所以他們願意跟我聊。”

“好奇心讓我開口發問”

非虛構寫作者寧靜說:“我的性格內向,對於採訪其實是不利的。但是為了我的選題,為了那種對答案的饑渴,我會去突破提問時的窘態和羞澀。”

常貴寧說,“我算是個性格內向的人。原來我是內向,內心不願意去採訪,有時候想聯繫但又不願意去打擾別人。但是你不找,那你就搞不清狀況。最終,好奇心戰勝了內向。”

好奇心,對於不善言談的採訪者而言,是開啟採訪的一把鑰匙。對於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讓有過退縮念頭的採訪者勇敢起來。把事情“搞懂”、把真相“查明白”、把這個人“看明白”的念頭,驅動著他們突破個性上的某個閾值,肩住了疑問與探尋,“放他們到光明的地方去”。

“聆聽”、“靠近”、“共情”

對於採訪對象,寧靜的逐步靠近法是這樣的:

“利用和被訪者之間相似的心理困境、壓力,調動自己所有的知識儲備,情感上的尊重、寬容。如果你相對外行,別人不願和你多談,要保持謙卑,尊重。如果主人公不好采,從他週邊的人物開始採訪,逐步靠近,或者不要直接問問題,從他感興趣的地方入手,他孩子的教育、他做的生意、他看病報銷的比例等等,逐步贏得他的好感,讓他打消顧慮,最後才進入本次採訪的核心。這種靠近是必要的,無意中的問話都可能讓你發現有益的線索,更加多維度的認識這個人。”

小說、評論寫作者,非虛構寫作愛好者驍馳坦言自己“是一個不擅與人打交道的採訪者,尤其會給人強烈的壓迫感,比較強勢”。

“表達精准和直抵人心很重要,如果說話很繞,不能很快表達清楚,會被採訪者誤解,得到答非所問的答案;如果不會問,就用最笨的辦法,花費時間做一個好的傾聽者、學習者和觀察者。”

記者喬南自認外向,但也遇到過無法展開的情形。她使用了“以柔克剛”的技法。“採訪之前我一般會做足採訪者的公課,發現他的特點和興趣點。這樣更加容易和他找到共同話題,同時拉近他的距離。採訪時不一定完全按照採訪提綱。”

資訊類新聞記者在採訪時往往長驅直入,直達主題,而對於故事類的非虛構寫作採訪而言,走入人的內心,張開心扉的交流更為重要。非虛構寫作者趙婭君給出一致的意見:

“聆聽,不要盯著你自己的採訪大綱,而是更像心理醫生,讓她隨意說。然後,找到共情和切入點。採訪時先找共同點,從興趣、平時的愛好入手——養魚養花,找她熟悉的話題,切忌一開始就公事公辦。”

《奇記》公眾號作者,專注于戶外旅行者人物訪談的湘君說:

“我是知心姐姐的性格,生活中朋友碰到煩惱也常想到對我傾訴,這對採訪的好處是,當你想真正打開一個人的心,就要知道他的痛苦和欲望。無論採訪物件有多大成就,都要當作普通人去平視。不要恭維,而是讓他感覺到,你看到了他的弱點和不易,並有共情。當他願意對你袒露痛苦和欲望,他就不僅是你的採訪對象,甚至是朋友了。也唯有如此,採訪所獲內容才可能真正真實深入。”

在這些講述者中,有知名媒體的在職記者;有通過採訪尋求素材的寫作者;有校園媒體的成員,自謙沒有太多經驗,卻亦有不少心得體會;也有單純為了興趣愛好而針對某一領域而進行採訪與記錄的“票友”。他們的身份迥異,性格不同。

他們中有些人或許不善言辭,不敢邁出採訪的第一步,但都嘗試著以敏感的狀態,充實的準備,滿滿的好奇心,小心翼翼地、一步步靠近受訪者的內心。

(文中王茗為化名)

從熟悉的環境找選題,從最打動自己的人和事寫起,多關注熱點話題等等,都很重要。再說點實際的,找准定位,去能發揮自己特色的平臺。採訪這事,越到後來越意識到,本質是在‘偷故事’,要珍惜別人的時間,真心+用心,做足準備,不辜負別人的信任,多為別人考慮,傾聽之餘也要多吐乾貨、多分享。”

非虛構寫作愛好者、實踐者常貴寧的主業是油田工程師,他的採訪主要是為瞭解研究油田的開發歷史。

“我理解,一方面你確實是想做這個採訪,有好奇心;另一方面需要專業知識。採訪到後期就更容易了,比如,提他熟悉的人或者事情,加深彼此的瞭解,我和他都會分享一些資訊。到採訪後期,我對整體的情況比被採訪的個體都瞭解的多,所以他們願意跟我聊。”

“好奇心讓我開口發問”

非虛構寫作者寧靜說:“我的性格內向,對於採訪其實是不利的。但是為了我的選題,為了那種對答案的饑渴,我會去突破提問時的窘態和羞澀。”

常貴寧說,“我算是個性格內向的人。原來我是內向,內心不願意去採訪,有時候想聯繫但又不願意去打擾別人。但是你不找,那你就搞不清狀況。最終,好奇心戰勝了內向。”

好奇心,對於不善言談的採訪者而言,是開啟採訪的一把鑰匙。對於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讓有過退縮念頭的採訪者勇敢起來。把事情“搞懂”、把真相“查明白”、把這個人“看明白”的念頭,驅動著他們突破個性上的某個閾值,肩住了疑問與探尋,“放他們到光明的地方去”。

“聆聽”、“靠近”、“共情”

對於採訪對象,寧靜的逐步靠近法是這樣的:

“利用和被訪者之間相似的心理困境、壓力,調動自己所有的知識儲備,情感上的尊重、寬容。如果你相對外行,別人不願和你多談,要保持謙卑,尊重。如果主人公不好采,從他週邊的人物開始採訪,逐步靠近,或者不要直接問問題,從他感興趣的地方入手,他孩子的教育、他做的生意、他看病報銷的比例等等,逐步贏得他的好感,讓他打消顧慮,最後才進入本次採訪的核心。這種靠近是必要的,無意中的問話都可能讓你發現有益的線索,更加多維度的認識這個人。”

小說、評論寫作者,非虛構寫作愛好者驍馳坦言自己“是一個不擅與人打交道的採訪者,尤其會給人強烈的壓迫感,比較強勢”。

“表達精准和直抵人心很重要,如果說話很繞,不能很快表達清楚,會被採訪者誤解,得到答非所問的答案;如果不會問,就用最笨的辦法,花費時間做一個好的傾聽者、學習者和觀察者。”

記者喬南自認外向,但也遇到過無法展開的情形。她使用了“以柔克剛”的技法。“採訪之前我一般會做足採訪者的公課,發現他的特點和興趣點。這樣更加容易和他找到共同話題,同時拉近他的距離。採訪時不一定完全按照採訪提綱。”

資訊類新聞記者在採訪時往往長驅直入,直達主題,而對於故事類的非虛構寫作採訪而言,走入人的內心,張開心扉的交流更為重要。非虛構寫作者趙婭君給出一致的意見:

“聆聽,不要盯著你自己的採訪大綱,而是更像心理醫生,讓她隨意說。然後,找到共情和切入點。採訪時先找共同點,從興趣、平時的愛好入手——養魚養花,找她熟悉的話題,切忌一開始就公事公辦。”

《奇記》公眾號作者,專注于戶外旅行者人物訪談的湘君說:

“我是知心姐姐的性格,生活中朋友碰到煩惱也常想到對我傾訴,這對採訪的好處是,當你想真正打開一個人的心,就要知道他的痛苦和欲望。無論採訪物件有多大成就,都要當作普通人去平視。不要恭維,而是讓他感覺到,你看到了他的弱點和不易,並有共情。當他願意對你袒露痛苦和欲望,他就不僅是你的採訪對象,甚至是朋友了。也唯有如此,採訪所獲內容才可能真正真實深入。”

在這些講述者中,有知名媒體的在職記者;有通過採訪尋求素材的寫作者;有校園媒體的成員,自謙沒有太多經驗,卻亦有不少心得體會;也有單純為了興趣愛好而針對某一領域而進行採訪與記錄的“票友”。他們的身份迥異,性格不同。

他們中有些人或許不善言辭,不敢邁出採訪的第一步,但都嘗試著以敏感的狀態,充實的準備,滿滿的好奇心,小心翼翼地、一步步靠近受訪者的內心。

(文中王茗為化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