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咸寧多措並舉推進精准扶貧 全力迎戰脫貧攻堅

2018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 貧困人口脫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誌性指標, 在關鍵之年, 我市精准脫貧如何克難攻堅?

產業扶貧, 夯實脫貧底盤

產業扶貧是扶貧攻堅工作的關鍵核心和治本之策, 是推動扶貧脫貧的根本出路。

代表石玉華結合工作實際說, 通山縣將再加力度、再上措施, 營造背水一戰、決戰決勝的精准扶貧聲勢和氛圍。 堅持脫貧與預防返貧“雙棋並舉”, 十種產業扶貧模式、十大扶貧工程、十項扶貧政策和“三雙”扶貧雙軸並進,

抓緊抓實生產發展、公共服務、扶志扶智“三件大事”;加大涉農資金整合力度, 進一步改善基礎設施, 增強造血功能。 並將對照“兩不愁三保障”和“九有”標準, 組織開展出列貧困村、脫貧戶回頭看, 對精准扶貧問題逐一排查, 逐一整改落實, 確保貧困村出真列、貧困戶真脫貧。

沈其文委員認為, 我市農業特色資源豐富, 農村新型經營主體數量雖然近年來快速增多, 但大多規模小、鏈條短、同類多、人才少、科技含量低、競爭力不強、效益不高、帶動力不強。 他建議, 首先要科學規劃, 立足資源優勢, 打破縣域界限, 規劃打造重點產業集團。 其次要大力招商, 著力招引能利用當地資源、鏈條長、有實力、強弱項、補短板的農業龍頭企業落戶咸寧。

同時要大力支持, 優化獎補政策, 支援企業或合作社土地流轉、人才引進、技術創新等。 最後要強化支撐, 重點加快現代物流、電商產業建設, 夯實農村基礎設施, 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

代表雷玲認為, 要打好精准脫貧攻堅戰, 走特色減貧之路, 必須強調“精准”二字, 除了教育、醫療幫扶措施, 重點要發揮有勞動力的貧困人口的作用, 通過產業幫扶及轉移就業, 實現“一人就業, 全家脫貧”。

健康扶貧, 袪除貧困病根

健康扶貧是實現農村貧困人口脫貧的一項重要舉措, 事關脫貧攻堅大局, 事關貧困群眾健康福祉。

闞遠全委員說, 去年, 我市先後出臺一系列措施, 率先在全省統籌推進精准扶貧補充醫療保險舉措, 形成了“基本醫保+大病保險+補充保險+醫療救助+慈善救助”五位元一體的健康扶貧模式,

貧困人口醫療保障水準得到了較大提升, 有效破解貧困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難題。

鄭光勇委員認為, 健康扶貧要做到應急與謀遠相結合。 應急方面, 就是要保障貧困人口能夠第一時間就診治療, 因此要將貧困人口的建檔立卡資訊與市、縣、鄉進行聯網, 實現貧困人口無理由就診;要完善落實基本醫療保障、大病保險、商業保險、政策兜底四道防線, 使貧困人口不會因病致貧, 因病返貧。 長遠方面, 就是要加強基層衛生醫療體系建設, 制定完善市縣衛生醫療機構對口扶持基層醫療機構機制, 並充分利用湖科資源為咸甯培養更多醫務人才;要加強農村健康知識的宣傳,

改善農村的衛生環境。

代表胡亞麗認為, 實施健康扶貧工程, 對於防止農村貧困人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具有重要意義。 建議給予農村精神障礙患者政策性兜底治療, 再由各相關部門聯動, 在藥物治療、心理疏導、治癒之後的就業等方面集中幫扶, 使患者早日融入社會, 其家庭也早日真正脫貧。

教育扶貧, 拔除貧困窮根

扶貧必扶智, 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 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 “治愚”和“扶智”的根本, 就是發展教育。

代表雷菊芳認為, 加大教育扶貧, 首先要進一步加大農村義務教育投入, 增強農村義務教育師資力量, 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 其次, 要將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 阻斷貧困“代際傳播”,

要通過送科技下鄉、辦農民學校等途徑, 推廣實用農業技術, 培養農技致富帶頭人, 發揮“領頭雁”作用, 培養和激發貧困地區脫貧的內生動力。

汪紅梅委員說, 治窮先治愚, 扶貧先扶志, 要引導貧困群眾轉變觀念。 要向貧困群眾宣傳黨和國家的政策法規, 幫助他們分析致貧原因, 引導他們樹立自強自立、自力更生、不等不靠的信心, 實現貧困戶從“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的轉變, 讓靠勞動和智慧脫貧光榮, 懶惰和無為致貧可恥成為一種新風尚。

“留守兒童的教育, 是拔除窮根的關鍵一環。 ”劉芳委員建議, 針對學生的身心特點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培養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質, 促進學生身心可持續發展。 要創建關愛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氛圍, 可以在高鐵站、汽車站、火車站等場所,加強關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宣傳。

教得有成效,育得好不好,還得看老師。吳光明委員認為,要加強宣傳,樹立正確的教育品質觀,增加投入,提高老師的待遇;要抓好教師隊伍的建設,完善精准扶貧農村教育體系;要從源頭把關,引進優秀師資力量進農村,並通過增加培訓、學習機會,提高農村教師的整體素質。

可以在高鐵站、汽車站、火車站等場所,加強關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宣傳。

教得有成效,育得好不好,還得看老師。吳光明委員認為,要加強宣傳,樹立正確的教育品質觀,增加投入,提高老師的待遇;要抓好教師隊伍的建設,完善精准扶貧農村教育體系;要從源頭把關,引進優秀師資力量進農村,並通過增加培訓、學習機會,提高農村教師的整體素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