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南通退休教師筆耕不輟創作《南通歇後語圖說》

2018-01-14 17:21:47

貓不吃蟹擺著看、王二侯摸魚大的溜了、土地公吃素不吃葷……69周歲的退休教師周儉如凝神創作, 將這些南通人耳熟能詳的歇後語用誇張、幽默的藝術創作手法, 精心繪製出來。 今天(14日), 南通發佈記者專程上門採訪了他。

周儉如家住崇川區虹橋街道新東社區, 12日, 他為社區好孩子學校博雅悅讀書社捐贈了一本《周儉如民俗畫賞析》, 並主動要求擔任轄區青少年活動的志願者。

周儉如畢業于南京師範大學美術系, 師承秦宣夫、徐明華、姚毅剛、楊雲龍、伍霖生、黃純堯、尉天池、譚勇、陸地等國內知名教授。 畢業後, 他先後從事初中、職業高中、大、中專的美術書法教學工作。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南通人, 周儉如對家鄉有著一份難以言表的自豪之情, 對南通獨有的民俗文化有著異于常人的癡迷。 年輕時, 他常常利用閒置時間遍訪如皋、海安等古城鎮, 找尋小鎮裡有關南通地方民俗文化的標誌性物件, 例如神馬、門神、僮子、福祿壽字、藍印花布、青花瓷等, 匯總成原始資料進行藝術創作。

天道酬勤, 厚積薄發。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 周儉如創作的“南通方言歇後語圖說”系列民俗畫作品以原汁原味的百姓視角展現了南通方言藝術精髓, 曾發表在1995年的《江海晚報》上, 引起讀者共鳴, 反響十分熱烈。

“南通方言歇後語圖說”系列民俗畫作品大獲成功後, 周儉如並沒有躺在功勞簿上停滯不前, 坐享其成, 用他自己的話說, “我曾經當過兵, 又是搞藝術的, 自然要用戰士精神堅持藝術夢想,

篤定創作方向, 在尋找自我、超越自我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

退休後, 周儉如依舊筆耕不輟, 辛勤創作。 2012年, 他又創作發表《民俗通》一書。 在這本書中, 周儉如通過水墨畫、木刻、蒲葵浮雕、芭蕉浮雕等方式, 精心繪製了《老藍布》、《砌新房》、《耥稻》等幾十幅南通民俗畫藝術作品,

生動再現了南通特有的方言文化, 彰顯了江海大地獨特的文化氣質, 令人耳目一新。

周儉如告訴記者, 精心繪製的這部《南通歇後語圖說》即將完稿, “這是一件值得堅持的事, 南通民俗與方言要好好傳承下去。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