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故事:兩口子一年辦十個酒賺十多萬元,惹怒村民合夥教訓賠得更多

一條故事, 一條態度。

(原創故事, 抄襲必究)

人啊, 切莫掉到錢眼裡, 進去容易出來難。

故事發生在橋頭村。

這天, 李二從城裡賣完東西回來,

剛進院子就大聲喊道:“老婆老婆, 我發現一個賺錢的好辦法, 想不想聽?”李二心中想著自己的辦法, 還有些小得意。

“你個錘子都不懂的玩意, 能想什麼賺錢的辦法?跟著你老娘能不餓死就算不錯了, 還賺錢?”李二的老婆聽到他嚷嚷, 劈頭蓋臉就是一頓吼。

“咋地?你還不信我啊。 我跟你講, 我這個辦法絕對能賺到錢。 ”李二拍著胸膛說。

“那你說說看, 我聽聽。 ”看李二這麼自信的樣子, 李二的老婆也來了興致, 想聽聽李二到底能有什麼好辦法。

“你過來, 我悄悄告訴你。 ”李二向老婆招招手示意老婆附耳過來。 李二說完, 李二的老婆眼睛頓時一亮, 但是一瞬間又像是想到了什麼。 “辦法倒是個好辦法, 就是這樣幹不太好哦, 而且爹那裡能同意嗎?”她終究還是有些猶豫。

“爹那裡甭管, 咱辦咱的。 我跟你講, 今天我在城裡賣東西, 聽買我菜的那傢伙說, 辦一次酒他家就掙了十多萬。 雖然我們這個村子不咋個樣, 也沒有幾個富裕的親戚, 但是多辦個幾回, 保准能掙個十多萬不是問題。 ”李二見媳婦質疑自己, 便拿出了依據。 李二的老婆一聽能賺十多萬, 便兩眼發光, 頭點的像小雞啄米似的。 見老婆應了下來, 知道她同意了, 兩人便開始商量怎麼搞。

李二先是去道士先生那裡算了個日子, 便和媳婦一起挨家通知要擺酒, 正是給李二的爹辦壽宴。

“二嬸, 大後天我們家擺酒, 您一家可一定要來啊。 ”見到二嬸在鋤地, 李二扯著嗓子喊道。

“擺酒, 擺什麼酒?你們家最近有什麼喜事啊?”二嬸抬起頭望向李二笑著問道。 親戚有個喜事, 那是一定要捧場啊, 只是實在沒想到這李二家中能有什麼喜事。

“哦, 是這樣, 我打算給我爹辦個壽宴, 到那天二嬸可得來幫個忙。 ”李二解釋道。

“可是, 你爹不是才五十嗎?怎麼就要辦酒了?”二嬸更加疑惑了。

“二嬸你就別管那麼多了, 到時候記得來就行。 ”說完李二便去下一家了。

忙了半天, 終於通知完了親戚朋友, 轉眼就到了壽宴那天。 還真有不少人來, 雖然不少人吃著飯, 也不好說什麼, 但是私底下大家都議論紛紛, 這李大爺才五十就辦壽宴, 還真是夠早的啊。 折騰一天下來, 李二兩口子總算歇息了下來。 兩人坐在床上, 看著手裡捏著的厚厚一大坨錢, 忍不住的笑。

“看吧, 我就說能賺到錢, 還不信。 你數數, 看看有多少, 可別讓記帳的貪咯。 ”李二咧著嘴笑著說道。

“你以為人家是你啊, 那人家才不會幹這種事情, 我數數啊。 ”媳婦說著就樂呵呵的數起手裡的錢來。 數完手裡的錢, 她樂呵起來, “你還別說, 這法子來錢還真的快, 還不犯法, 你啊,

總算聰明了一回。 ”

兩人嘗到了甜頭, 便又悄悄商量起下回辦酒的事情, 辦酒嘛, 總得找個理由。

“不如下次就辦個慶壇酒, 之後咱把房子裝修一下再辦個喬遷喜酒, 之後再整個謝師酒。 等兒子升到初中還可以整個升學酒和畢業酒……”說著說著兩人都有些巴不得兒子早點六年級畢業了。

確實,之後每過兩三個月,李二家中便擺個酒,後來甚至到了家中養的狗死了都要辦個喪禮,這逐漸讓村裡人無法忍受。本來擺酒就代表是辦個喜事什麼的,自古以來就有隨份子的傳統,大家也不會在意那些份子錢,但是這家人啊,著實讓村裡人生氣。別人家一生也就那麼幾個酒宴,這家倒好,一年就辦完了。然而大家同在一個村,低頭不見抬頭見,都不知道該怎麼辦。後來大家一商量,決定了一個辦法。

這天,李二家的門檻都被踏破了。原因有些好笑,來得人啊,都是給他送請帖的。村裡的人排著隊去他家,手裡拿著紅色的請帖,便排隊還邊嬉笑聊天。

“二嬸,你家又是辦什麼酒?”此刻李二已經有些焦頭爛額了。

“哦,我家的牛前兩天死了,你說這牛跟了我家這麼多年了,可得好好安葬他你說是不?所以我尋思著給辦個喪禮,你們一家可得來啊。”二嬸一本正經的講起她們家中老牛的故事,說完還抹了抹眼睛。

“二嬸啊,那天我也沒時間,份子錢我就先給您吧。”李二敷衍著說完,叫媳婦拿一百出來。李二 的媳婦一臉不情願的遞了一百給二嬸,二嬸這才離開了。

二嬸剛走,三爺又踏進了屋……

就這樣村裡人很有默契的挨個去了李二家中送請帖,而辦什麼酒也是瞎編一個,什麼感冒出院酒啊,白菜成熟酒啊,板栗落地酒啊。正所謂禮尚往來,李二還不得不隨份子錢。而村民之間已經商量好相互不用送錢了,那天也不擺酒,反而省下一大筆開銷。李二一家沒過多久便把接到手裡還沒捂熱乎的鈔票又送了出去,不僅如此還賠了不少積蓄。兩口子知道村裡人合起夥來教訓他們,可是又不好說什麼,只能挨家挨戶道了歉,大家這才停了下來不往他家送請帖了。

(故事完)

————關注我,每天一條故事,一條被這座城市遺忘的價值

這是一個故事,這是一個故事,這是一個故事,這是一個故事,這是一個故事,這是一個故事,這是一個故事,這是一個故事,這是一個故事,這是一個故事,這是一個故事。

確實,之後每過兩三個月,李二家中便擺個酒,後來甚至到了家中養的狗死了都要辦個喪禮,這逐漸讓村裡人無法忍受。本來擺酒就代表是辦個喜事什麼的,自古以來就有隨份子的傳統,大家也不會在意那些份子錢,但是這家人啊,著實讓村裡人生氣。別人家一生也就那麼幾個酒宴,這家倒好,一年就辦完了。然而大家同在一個村,低頭不見抬頭見,都不知道該怎麼辦。後來大家一商量,決定了一個辦法。

這天,李二家的門檻都被踏破了。原因有些好笑,來得人啊,都是給他送請帖的。村裡的人排著隊去他家,手裡拿著紅色的請帖,便排隊還邊嬉笑聊天。

“二嬸,你家又是辦什麼酒?”此刻李二已經有些焦頭爛額了。

“哦,我家的牛前兩天死了,你說這牛跟了我家這麼多年了,可得好好安葬他你說是不?所以我尋思著給辦個喪禮,你們一家可得來啊。”二嬸一本正經的講起她們家中老牛的故事,說完還抹了抹眼睛。

“二嬸啊,那天我也沒時間,份子錢我就先給您吧。”李二敷衍著說完,叫媳婦拿一百出來。李二 的媳婦一臉不情願的遞了一百給二嬸,二嬸這才離開了。

二嬸剛走,三爺又踏進了屋……

就這樣村裡人很有默契的挨個去了李二家中送請帖,而辦什麼酒也是瞎編一個,什麼感冒出院酒啊,白菜成熟酒啊,板栗落地酒啊。正所謂禮尚往來,李二還不得不隨份子錢。而村民之間已經商量好相互不用送錢了,那天也不擺酒,反而省下一大筆開銷。李二一家沒過多久便把接到手裡還沒捂熱乎的鈔票又送了出去,不僅如此還賠了不少積蓄。兩口子知道村裡人合起夥來教訓他們,可是又不好說什麼,只能挨家挨戶道了歉,大家這才停了下來不往他家送請帖了。

(故事完)

————關注我,每天一條故事,一條被這座城市遺忘的價值

這是一個故事,這是一個故事,這是一個故事,這是一個故事,這是一個故事,這是一個故事,這是一個故事,這是一個故事,這是一個故事,這是一個故事,這是一個故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