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劉軍回歸8個月 核心團隊成軍 對標小米生態格局確立

智東西 文 | 漠影

CES期間, 聯想集團多位核心高管接受了智東西在內的全球媒體專訪, 其中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的一場對話尤為重要, 在這場對話中, 劉軍不僅攜聯想中國區新成軍的四位核心高管一同亮相, 同時對接下來如何變革聯想的打法策略, 進行了詳細解讀。

(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

劉軍從2017年5月16日回歸聯想, 過去這8個月劉軍對聯想帶來的組織、業務變化備受聯想內部和業內關注;通過這次溝通我們看到劉軍對聯想新一輪變革的核心思路中, 新零售、智慧產品生態是其中最關鍵的部分。

更有意思的是, 如果仔細對比觀察, 劉軍新成軍的這套聯想中國管理班子構成, 像極了小米在智慧產品生態和新零售上的打法, 核心不同是聯想本身有很強的to B業務構成, 因而在具體業務上會有很大不同。 “如果說去年是一個破土動工和開始的話, 今年變革會進入到深水區”劉軍說。 劉軍會把聯想打造為另一個小米生態嗎?

一、聯想智慧生態 VS 小米生態鏈 團隊

我們可以先看下聯想中國區的核心管理層構成, 主帥是劉軍, 職位是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

也就是中國區的一把手。

(聯想集團副總裁, 中國區消費業務總經理張華)

張華, 任聯想集團副總裁, 中國區消費業務總經理。 此人之前在美國負責聯想全球的筆記型電腦產品, 被劉軍召回負責國內消費業務。

(天禧傳奇科技有限公司CEO周銘)

周銘, 任聯想集團旗下首家新零售公司——天禧傳奇科技有限公司CEO, 周銘以前是聯想的管道合作夥伴, 與聯想合作過20多年, 做了13年零售業務, 曾是聯想銷售全國最大的分銷商, 跟著聯想掙到了錢, 被劉軍請回負責新零售業務之前已經退居幕後, 在美國。

(聯想集團副總裁, 中國區賦能中心總經理兼中國區首席設計姚映佳)

姚映佳, 任聯想集團副總裁, 中國區賦能中心總經理兼中國區首席設計。 姚映佳在聯想內部是首席設計師出生, 現在負責的中國區賦能中心, 簡單來講, 就是投資和孵化智慧生態鏈產品和企業。

王傳東,任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首席市場官。王傳東2015年加盟聯想任中國區首席市場官,出身媒體《中國日報》,加入聯想之前曾在西門子、SUN、AMD等公司操盤過市場工作。

這樣一組高管成員很容易和小米生態鏈進行對比,劉軍則對標小米雷軍,兩人都是1969年生,4月出生的劉軍長雷軍6個月,目前小米的業務核心集中在中國市場,劉軍作為聯想集團中國區的操盤手,兩者的核心戰場是一樣的。

其他幾位,首先姚映佳和小米聯合創始人負責小米生態鏈的劉德背景和負責業務表相似,姚映佳是聯想首席設計師出身,而劉德也是設計相關背景,加入小米之前曾創業做設計公司,也曾擔任北京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主任,之後一直掌舵小米供應鏈的發展,現在小米生態鏈總投資超過100家公司,不乏像華米這種即將IPO的公司,劉軍希望姚映佳掌舵的聯想智慧賦能中心,正扮演和小米生態鏈同樣的角色。

聯想負責新零售業務的周銘則很容易對標到小米之家負責人張劍慧,張劍慧是跟隨雷軍多年的老人,曾主管過小米售後,現在則是負責小米新零售核心業務小米之家的擴張,雷軍給她定的要求是3年開出1000家店。

王傳東則扮演著雷軍系互聯網行銷高手黎萬強的角色,張華的角色則可以對標到小米聯合創始人總裁林斌,加入小米之前,林斌是穀歌中國工程研究院副院長,林斌在小米內部是次於雷軍的2號人物,負責過多項業務,包括最初的團隊組建日常運營,到之後的供應商戰略合作、海外銷售、小米網,最近雷軍把小米供應鏈的擔子交給了林斌,同樣從職位定位來看,張華的角色也將是劉軍旗下主管國內to C業務特別是智慧生態產品,全面落地到市場的直接負責人。

二、智慧生態構建中的打法異同

上面是對雙方人員佈局的對比,可以看出劉軍旗下這套用人組合是很有針對性的。再看具體業務差異,首先客戶群和業務分佈會存在很大差異。現在聯想在中國的生意,60%是to B的,40%是to C的,而小米主要是to C,所以在智慧生態的構建上就會有不少差異。

劉軍描繪的新聯想智慧生態戰略與小米生態鏈相同的部分是,都會投資和孵化一批中小公司,通過搭建智慧生態系統去獲取產品。具體會在5個方面對智慧生態的企業賦能,包括產品、管道、服務、AI、資本幾方面。

劉軍自己也談到了和小米生態的三個差異點:一、聯想會更深度地賦能,內部調了聯想工程團隊的負責人來輔助姚映佳,用聯想的工程師力量,幫助智慧生態的企業把產品做好。二、聯想的智慧生態會更加開放,劉軍覺得小米的生態鏈玩法還不夠開放,包括小米投資的生態鏈企業,聯想也可以考慮合作。三、聯想的智慧生態將是同時服務to C和to B兩個用戶群。嚴格地講,to B是大頭。

姚映佳將這種差異總結為,小米的生態鏈像竹林,聯想未來的智慧生態更像是海洋生態,不同的生態企業生活在同一片洋流,可以形成更加豐富的營養,同時是流動的、變化的。具體到智慧生態的落地形式,聯想會建立具體的賦能中心,第一個賦能中心今年2~3月份會首先在深圳建成。

所以說到聯想和小米智慧生態玩法的不同,其實還有一個不同是,聯想會設立專門的“賦能中心”,而小米生態鏈的架構裡是沒有這一層的。

到底聯想的智慧生態要推哪些產品?小米生態鏈打造了智慧手環、淨化器、移動電源等一些列的爆品,聯想將會在哪些地方發力。張華給出了具體的方向,面向個人和家庭的智慧生態三大核心領域分別是家居、車生活、可穿戴,進一步細分出3類、6類、5類產品,上半年將會有產品一波一波的推出,也將是整個智慧生態真正落地的時間。

三、新零售體系的玩法差異

劉軍認為新零售的本質是利用互聯網的工具和人工智慧的技術為線上線下打通的零售業提速。背後的核心是一套有效率的系統,聯想已經綜合各家所長,完成了對於聯想新零售總體設計,並在系統開發階段。據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所知,小米內部也正在緊鑼密鼓地打造和完善一套新零售業務系統。

新零售業務負責人周銘稱,聯想的新零售系統已經在資訊系統、物流系統、全網行銷精准觸達系統等方面展開研發,並通過新零售公司來進行測試和實驗,之後賦能到聯想的零售體系,實現零售業務的轉型。

具體這套系統能給使用者帶來什麼?一句話總結是線上線下整合體驗,具體會在四個方面,第一產品展示和體驗。第二、銷售。第三、服務。第四、社交,這些職能都會在聯想的新零售體系裡體現。劉軍認為聯想做新零售的兩大優勢一是聯想現有的基於這麼多年的店面管理經驗,第二是聯想建立的IT服務體系。

具體的呈現會以線下體驗店的形式對外展現,第一家店已經敲定於2018年1月28日在北京世紀金源燕莎開幕,之後也會主要在Shopping Mall為主擴展。

四、聯想的變革打法 2018紮入深水區

智能生態構建+新零售是劉軍此次推動的聯想業務變革的兩把利刃,劉軍將聯想的客戶分為三類,2C、2大B和2小B,從整個業務推動的目標看,劉軍希望這次變革能夠重構對這三類客戶的服務模式。

核心戰略分為兩點:第一、直達客戶的業務模式重構,劉軍說12年前,其在聯想推動了業務雙模式的變革,分為T模式和R模式,其中R模式(Relationship Model)正是最早的“直達大客戶模式”。第二、服務和智慧生態產品的推進,這也是聯想CEO楊元慶所說的“第三波戰略”。

具體到目標和時間點,劉軍把2017年定義為破土動工,2018年要打入到深水區。同時,在內部劉軍希望把聯想打造成為數位化轉型的領先企業,排頭兵。

對於新老業務的分別對待,劉軍也做了一套方案設計。將中國團隊分為兩個團隊,分別稱之為紅軍和藍軍。紅軍專注在聯想主營的PC業務上,在紅軍上推動一個變革型的組織,來重構業務模式。但總體還是大船結構和矩陣化管理的架構。

同時,快速建立一支新軍叫做藍軍。用更加創新的模式做,比如做新零售的天禧傳奇,會用創業機制讓這家公司能夠快速發展,成為新的“獨角獸”公司。劉軍說“精益創業”是其回國後學到的印象最深刻的四個字,而這些佈局也正是源於其對精益創業的理解和認識。

最終,劉軍希望把聯想品牌在2~3年的時間,從一個PC硬體製造商的品牌轉向成為智慧物聯網的服務商品牌。

結語:正確的時間正確的人:能改變聯想嗎?

在此次CES期間的採訪中,聯想CEO楊元慶說最正確的事情是將劉軍召回聯想。劉軍也認為去年自己做的最正確的決定之一,是回歸聯想。

如果說2018年劉軍成為了聯想最關鍵時間的關鍵先生,趕上物聯網智慧化普及浪潮和新零售落地發展這樣的正確時間,能創造下一個聯想的10年輝煌嗎?至少從劉軍這趟CES之行的言語間,我們能感受到這份豪邁,而且幾乎是所有事情都已箭在弦上,智慧賦能中心、新零售體驗店……2018,在劉軍的操盤下,聯想在中國大地開始你的表演!

王傳東,任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首席市場官。王傳東2015年加盟聯想任中國區首席市場官,出身媒體《中國日報》,加入聯想之前曾在西門子、SUN、AMD等公司操盤過市場工作。

這樣一組高管成員很容易和小米生態鏈進行對比,劉軍則對標小米雷軍,兩人都是1969年生,4月出生的劉軍長雷軍6個月,目前小米的業務核心集中在中國市場,劉軍作為聯想集團中國區的操盤手,兩者的核心戰場是一樣的。

其他幾位,首先姚映佳和小米聯合創始人負責小米生態鏈的劉德背景和負責業務表相似,姚映佳是聯想首席設計師出身,而劉德也是設計相關背景,加入小米之前曾創業做設計公司,也曾擔任北京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主任,之後一直掌舵小米供應鏈的發展,現在小米生態鏈總投資超過100家公司,不乏像華米這種即將IPO的公司,劉軍希望姚映佳掌舵的聯想智慧賦能中心,正扮演和小米生態鏈同樣的角色。

聯想負責新零售業務的周銘則很容易對標到小米之家負責人張劍慧,張劍慧是跟隨雷軍多年的老人,曾主管過小米售後,現在則是負責小米新零售核心業務小米之家的擴張,雷軍給她定的要求是3年開出1000家店。

王傳東則扮演著雷軍系互聯網行銷高手黎萬強的角色,張華的角色則可以對標到小米聯合創始人總裁林斌,加入小米之前,林斌是穀歌中國工程研究院副院長,林斌在小米內部是次於雷軍的2號人物,負責過多項業務,包括最初的團隊組建日常運營,到之後的供應商戰略合作、海外銷售、小米網,最近雷軍把小米供應鏈的擔子交給了林斌,同樣從職位定位來看,張華的角色也將是劉軍旗下主管國內to C業務特別是智慧生態產品,全面落地到市場的直接負責人。

二、智慧生態構建中的打法異同

上面是對雙方人員佈局的對比,可以看出劉軍旗下這套用人組合是很有針對性的。再看具體業務差異,首先客戶群和業務分佈會存在很大差異。現在聯想在中國的生意,60%是to B的,40%是to C的,而小米主要是to C,所以在智慧生態的構建上就會有不少差異。

劉軍描繪的新聯想智慧生態戰略與小米生態鏈相同的部分是,都會投資和孵化一批中小公司,通過搭建智慧生態系統去獲取產品。具體會在5個方面對智慧生態的企業賦能,包括產品、管道、服務、AI、資本幾方面。

劉軍自己也談到了和小米生態的三個差異點:一、聯想會更深度地賦能,內部調了聯想工程團隊的負責人來輔助姚映佳,用聯想的工程師力量,幫助智慧生態的企業把產品做好。二、聯想的智慧生態會更加開放,劉軍覺得小米的生態鏈玩法還不夠開放,包括小米投資的生態鏈企業,聯想也可以考慮合作。三、聯想的智慧生態將是同時服務to C和to B兩個用戶群。嚴格地講,to B是大頭。

姚映佳將這種差異總結為,小米的生態鏈像竹林,聯想未來的智慧生態更像是海洋生態,不同的生態企業生活在同一片洋流,可以形成更加豐富的營養,同時是流動的、變化的。具體到智慧生態的落地形式,聯想會建立具體的賦能中心,第一個賦能中心今年2~3月份會首先在深圳建成。

所以說到聯想和小米智慧生態玩法的不同,其實還有一個不同是,聯想會設立專門的“賦能中心”,而小米生態鏈的架構裡是沒有這一層的。

到底聯想的智慧生態要推哪些產品?小米生態鏈打造了智慧手環、淨化器、移動電源等一些列的爆品,聯想將會在哪些地方發力。張華給出了具體的方向,面向個人和家庭的智慧生態三大核心領域分別是家居、車生活、可穿戴,進一步細分出3類、6類、5類產品,上半年將會有產品一波一波的推出,也將是整個智慧生態真正落地的時間。

三、新零售體系的玩法差異

劉軍認為新零售的本質是利用互聯網的工具和人工智慧的技術為線上線下打通的零售業提速。背後的核心是一套有效率的系統,聯想已經綜合各家所長,完成了對於聯想新零售總體設計,並在系統開發階段。據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所知,小米內部也正在緊鑼密鼓地打造和完善一套新零售業務系統。

新零售業務負責人周銘稱,聯想的新零售系統已經在資訊系統、物流系統、全網行銷精准觸達系統等方面展開研發,並通過新零售公司來進行測試和實驗,之後賦能到聯想的零售體系,實現零售業務的轉型。

具體這套系統能給使用者帶來什麼?一句話總結是線上線下整合體驗,具體會在四個方面,第一產品展示和體驗。第二、銷售。第三、服務。第四、社交,這些職能都會在聯想的新零售體系裡體現。劉軍認為聯想做新零售的兩大優勢一是聯想現有的基於這麼多年的店面管理經驗,第二是聯想建立的IT服務體系。

具體的呈現會以線下體驗店的形式對外展現,第一家店已經敲定於2018年1月28日在北京世紀金源燕莎開幕,之後也會主要在Shopping Mall為主擴展。

四、聯想的變革打法 2018紮入深水區

智能生態構建+新零售是劉軍此次推動的聯想業務變革的兩把利刃,劉軍將聯想的客戶分為三類,2C、2大B和2小B,從整個業務推動的目標看,劉軍希望這次變革能夠重構對這三類客戶的服務模式。

核心戰略分為兩點:第一、直達客戶的業務模式重構,劉軍說12年前,其在聯想推動了業務雙模式的變革,分為T模式和R模式,其中R模式(Relationship Model)正是最早的“直達大客戶模式”。第二、服務和智慧生態產品的推進,這也是聯想CEO楊元慶所說的“第三波戰略”。

具體到目標和時間點,劉軍把2017年定義為破土動工,2018年要打入到深水區。同時,在內部劉軍希望把聯想打造成為數位化轉型的領先企業,排頭兵。

對於新老業務的分別對待,劉軍也做了一套方案設計。將中國團隊分為兩個團隊,分別稱之為紅軍和藍軍。紅軍專注在聯想主營的PC業務上,在紅軍上推動一個變革型的組織,來重構業務模式。但總體還是大船結構和矩陣化管理的架構。

同時,快速建立一支新軍叫做藍軍。用更加創新的模式做,比如做新零售的天禧傳奇,會用創業機制讓這家公司能夠快速發展,成為新的“獨角獸”公司。劉軍說“精益創業”是其回國後學到的印象最深刻的四個字,而這些佈局也正是源於其對精益創業的理解和認識。

最終,劉軍希望把聯想品牌在2~3年的時間,從一個PC硬體製造商的品牌轉向成為智慧物聯網的服務商品牌。

結語:正確的時間正確的人:能改變聯想嗎?

在此次CES期間的採訪中,聯想CEO楊元慶說最正確的事情是將劉軍召回聯想。劉軍也認為去年自己做的最正確的決定之一,是回歸聯想。

如果說2018年劉軍成為了聯想最關鍵時間的關鍵先生,趕上物聯網智慧化普及浪潮和新零售落地發展這樣的正確時間,能創造下一個聯想的10年輝煌嗎?至少從劉軍這趟CES之行的言語間,我們能感受到這份豪邁,而且幾乎是所有事情都已箭在弦上,智慧賦能中心、新零售體驗店……2018,在劉軍的操盤下,聯想在中國大地開始你的表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