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古典音樂的歷史發展軌跡

格裡高利

說到歐洲古典音樂, 不能不提到中世紀伊莉莎白時期, 格裡高利時期的音樂, 其中, 占主導地位的是宗教音樂。 當時的人們對基督的信仰與崇拜,

直接影響到了當時社會的政治與音樂, 當時的音樂, 只是純粹的宗教用途, 只限於在教堂中演唱, 沒有樂器, 但是, 卻對今後的音樂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文藝復興

到了1450年, 歐洲音樂開始進入了文藝復興時期, 因為當時的歐洲政治的不穩定, 教廷的威信與勢力開始衰弱, 資產階級萌芽, 為了適應當時社會的發展與人們的新思想, 音樂開始宣揚以人為本的思想, 所以在各個領域裡都開始了文藝復興運動, 也就是在那時, 歐洲傳統的大小調式逐漸形成。

巴羅克時期

歐洲到了1600年開始, 進入了一個大發展的時期——巴羅克時期, 那時候不僅產生了象大家所熟知的巴赫, 亨德爾等偉大的作曲家,

歌劇, 協奏曲, 奏鳴曲等題材相繼被創造發展出來。

古典主義時期

當歐洲音樂進入古典時期後, 也就是在1750年巴赫逝世後, 歐洲複調後繼無人, 樂風轉向簡潔實用的主調, 那時候, 出現了三位元音樂大師:“交響樂之父”海頓, “神童”莫札特, 以及“樂聖”貝多芬。 音樂的主題也從延續幾個世紀的宗教音樂, 逐漸變成富有豐富哲理內涵的古典音樂。

浪漫主義時期與民族樂派

在1827年貝多芬逝世後, 結束了嚴謹的古典主義時期。 當時的歐洲正在接受浪漫主義的洗禮, 當時的作曲家把作曲當作抒發內心情感的手段, 對音樂的審美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產生了炫技等音樂表現手法。 如當時的帕格尼尼, 李斯特等就是那時紅極一時的演奏家。

音樂表現, 風格也日趨豐富, 出現了一些以民族音樂語言進行創作的民族作曲家, 如芬蘭的西貝柳斯, 挪威的格裡格, 俄羅斯的五人強力集團等, 都是民族樂派的偉大作曲家。

浪漫主義後期

在浪漫主義後期, 也就是歐洲調性體系發展到了最輝煌也是最後的時期, 我不得不提到拉赫馬尼諾夫, 馬勒等作曲家, 他們把歐洲傳統作曲法發展到了極致, 當然也包括新的嘗試, 出現了像馬勒第八交響曲《千人合唱》這樣的宏大的作品。 再者, 就是斯特拉文斯基, 他的新古典主義崇尚複調和對位法, 採用多調性, 為以後的傳統作曲法到先鋒音樂的過渡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印象派音樂

時間進入19世紀, 出現了以德彪西為首的印象派音樂。

音樂表現極具色彩化, 和當時的繪畫風格有相同之處。

十二音序列與無調性音樂

時間到了十九世紀末, 二十世紀初, 音樂又有了突破性的發展, 以韋伯恩為開始的作曲家打破十二音作曲法, 拋棄了近400年的歐洲調性體系, 發明了十二音序列, 之後無調性等音樂形式出現, 如當時的勳伯格就是代表。

電子音樂與先鋒音樂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 科技更加發達, 人們的思想也更加豐富, 出現了電子音樂, 以及國家間的文化交流不斷融合, 產生了更加豐富的音樂形式, 更加多元化!在1945年後的音樂被稱為先鋒音樂, 這時候的音樂已經動搖了人們對音樂的美的看法, 也更加理論化, 產生了象無聲音樂, 噪音,

微分音等人們無法理解的音樂形式!

注:按廣義的古典音樂定義:從17世紀到19世紀的專業音樂創作來看, 印象派音樂和現代音樂皆屬古典音樂之類;若按嚴格的古典音樂定義, 則古典是指海頓、莫札特、貝多芬等人的音樂作品。

轉載本站內容請標明來源和作者, 本站轉載內容均標明作者和出處, 如有遺漏請聯繫本站及時處理!

分享達人請掃描上面二維碼, 關注“HIFI秀”微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