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把錢真正用在“刀刃”上 四川省人大預算審查實現“智慧化”

·此次預審的多個“首次”·

100萬元以上的財政及部門專項資金績效目標、分配方案首次上會審查

實現不同部門專家交叉審查、重點部門由多位專家“背靠背”同時審查

“人工+智慧”的預算預先審查方式, 將大幅提升提交代表大會審查的預算草案品質, 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 受省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邀請, 1月2日至6日, 25位專業人員齊聚成都, 對即將提交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的2018年省級財政預算草案進行預先審查分析。 此次預審也創造了多個“首次”:首次運用人工智慧和大資料技術進行智慧分析審查;100萬元以上的財政及部門專項資金績效目標、分配方案首次上會審查;實現不同部門專家交叉審查、重點部門由多位專家“背靠背”同時審查等。

從比對資訊中發現異常資料

在4048條比對資訊中, 電腦發現了1172個異常資料

“你看, 這個單位2018年培訓費合計比2016年決算數增長160%, 增幅較大, 電腦就會預警, 提示‘請核實說明’。 ”預審會間隙, 省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預算審查處副處長周振指著電腦螢幕上一條“橙色”資料告訴記者, 在4048條比對資訊中, 電腦發現了1172個這樣的異常資料。 “不再需要從紛繁複雜的資料中尋找, 審核專家今年的任務之一, 就是對這些利用大資料分析等發現的草案中的技術性錯誤、不合理安排、不公平分配等問題, 逐一覆核確認。

“四川省人大預決算審查監督資訊平臺”2015年底投入使用, 通過其中的聯網審查子系統, 省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開展了財政預算、部門預算、部門決算的預先審查, 實現了全程無紙化、流水線作業。 而首次投入使用的“四川省人大預決算審查監督資訊平臺”二期建設專案, 讓智慧分析審查的功能得以展現。 “系統能自動發現異常指標, 並能進行歷年收支縱向對比、不同部門橫向對比、關鍵指標排名分析等。 ”省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副主任郭志強說。

部門預決算分析中, 還有一項特別的資料——審查指標排名。 從這個子項中, 可以看到各部門車均公務用車運維費、人均差旅費、人均辦公費等多項指標的排名情況。 “比如,

車均公務用車運維費省級平均數為4萬餘元, 個別出行不太可能頻繁的部門, 車均費用卻遠高於平均水準, 專家就會特別關注, 進一步分析。 ”郭志強說。

倒逼部門科學規範編制預算

對100萬元以上的財政及部門專項資金進行績效目標審查, 涉及14項重點內容

增加財政專項審查指標, 是此次審查的一大亮點, 也是面臨的新挑戰。 參加審查的25位專業人員中, 多次參加預決算審查工作的蔣紹玲說, 每一筆專項資金使用的好壞, 直接關係著一項政策的實施效果。 “財政專項資金的安排體現著財政支出政策, 通過審查專項資金設立依據、分配管理辦法、三年滾動預算、年度預算具體使用安排等, 有利於推進財政專項資金的歸併整合,

提高專案安排科學性和財政資金使用效率。 ”審查人員高淑芳說。

“對100萬元以上的財政及部門專項資金進行績效目標審查, 涉及14項重點內容, 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 ”蔣紹玲說, 以績效做“尺規”, 有利於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 真正把錢用在“刀刃”上。

督促各部門依法依規科學合理編制預算, 是預算審查的目的。 蔣紹玲說, “去年, 我們在審查預算時提出了財政預備費年初提取比例較高而執行中動用較少的問題, 今年的預算草案中, 預備費的設置比例就較合理。 ”“人大預算審查對財政等部門更加科學規範編制預算產生了積極影響, 形成了一種倒逼機制。 ”審查人員蒲俊梅認為, 通過人大的不斷跟進, 財政不斷完善預算編制工作,

加強對預算單位的指導和督促, 這幾年部門預算編制品質正在不斷提升。

“初具雛形的智慧化預審, 為代表大會審查批准政府預算奠定了堅實基礎, 也為我省健全全面規範、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 構建預算審查良性生態圈, 邁出了重要一步。 ”省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財經委副主任委員鄭樹全表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