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到2018年底煙臺將建成200個醫養結合服務機構

年內建成醫養結合服務機構200個

水母網1月18日訊 記者從昨日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 到2018年底, 我市將建成200個醫養結合服務機構, 醫養結合床位達到2萬張以上, 千名老人擁有床位數量達到38張。 到2020年底, 建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基本形成醫養結合服務網路。 建成240個醫養結合服務機構, 醫養結合床位達到2.8萬張以上, 千名老人擁有床位數量達到40張。

以四種模式助推醫養結合多元化發展

市衛計委副主任張愛玲介紹, 我市堅持以“大養老+小醫療”“大醫療+小養老”“醫療、養老並重”“居家養老+醫療網路”四種模式助推醫養結合多元化發展。

截至2017年底, 全市醫養結合服務機構達到186處, 醫養結合床位1萬多張。

我市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 抓住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長期護理保險、醫養人才隊伍建設、養老服務品質提升等關鍵環節破題。 研究制定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實施方案, 落實了每人每年130元的簽約服務費。 將定點醫療機構的行政審批改為協議管理, 將偏癱肢體綜合訓練、日常生活能力評定等9項醫療康復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報銷範圍。

我市大力整合各方面資源, 推動醫療衛生資源進入養老機構、社區和居民家庭, 滿足老年人的醫療養老服務需求。 截至2017年底, 全市21處養老機構內設了醫療機構,

11處醫療機構內設了養老機構, 建成8處“兩院一體”醫養結合機構, 112處醫療衛生機構與146處養老機構簽訂了合作協定。 同時, 32家醫院開設了老年病門診, 25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了醫康養一體化服務, 老年人規範管理率逐步提高。

我市注重醫養服務與多業態融合發展、配合聯動, 促進醫養服務與醫藥產業、中醫養生、旅遊業、體育產業、文化產業、智慧化、關愛計生家庭融合發展, 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養老服務。 全市培育規模以上醫藥生產企業39家, 其中35家生產老年用藥。 在基層醫療機構建成125個“國醫堂” 記者從昨日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 2018年, 我市力爭年內醫藥健康產業總產值突破800億元。

自費藥房將進一步推廣

市食藥監局副局長劉文彬在新聞發佈會上介紹, 去年, 我市加大創新發展獎勵力度, 對7家企業的11種產品兌現藥品和醫療器械創新獎勵812.39萬元, 對4家企業的7種產品兌現出口認證獎勵230萬元, 對13家企業發放房租補貼74.4萬餘元。

市衛計委在毓璜頂醫院、煙臺山醫院啟動了自費藥房試點工作, 煙臺山醫院與瑞康醫藥公司合作建立的自費藥房已於去年11月底正式營業, 自費藥房由醫院提供場所, 瑞康醫藥公司負責提供人員並進行管理, 下步將在總結完善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廣。

在推進重點專案建設方面, 我市醫藥健康產業現有重點專案83個, 總投資795億元, 其中, 已開工項目36個, 投資額87億元, 2018年計畫開工專案22個,

投資額94億元。 對入選專案, 實施精准化對接、一對一幫助, 做到“扶上馬、陪全程”。

全市在建或規劃建設的25個企業園區進展順利, 已有總投資超過10億元的鑫匯包裝、潤中藥業等8個項目建成投產, 神州醫藥、國控煙臺、德裕昌、聯合眾生4家企業達到藥品現代物流企業標準, 為醫藥產業持續快速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撐。

力爭醫藥健康產業總產值新突破

劉文彬表示, 2018年, 我市將進一步加大醫藥健康產業政策扶持和引導力度, 不斷提升醫藥健康產業層次和水準, 力爭年內醫藥健康產業總產值突破800億元。

首先, 高起點編制發展規劃, 引導產業科學佈局, 在現有醫藥健康產業規劃的基礎上, 聘請高水準團隊, 高水準編制全市醫藥健康產業發展規劃,

集中打造開發區生物醫藥創新產業園、高新區生物醫藥科技園, 制定出臺更具吸引力的產業招商政策, 加快形成東西兩翼協同崛起的生物醫藥產業高地。

其次, 把重大專案作為推進產業發展的重要抓手, 對已開工的36個項目加強現場督導。 力爭瑞康醫藥醫療產業綜合基地、萬潤醫藥園區、先聲生物抗腫瘤疫苗、雋秀生物神經修復材料等18個項目2018年年內開工建設, 榮昌生物製劑大樓、邁百瑞研發製劑大樓、綠葉產業園微球車間、石藥百克生物一類新藥生產車間等13個項目竣工投入使用。

另外, 針對已進入臨床的15種創新藥物, 納入國家和省審批綠色通道, 加快審批上市。 加快建設基因技術應用示範中心、細胞與組織工程中心等11個國際化醫藥公共技術服務平臺。

(水母網)

(水母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