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邛崍政協委員風采

陳文霞——邛崍市“最美巾幗創業之星”

人物檔案:

陳文霞, 政協邛崍市委員會第十五屆委員、常委, 成都龍騰科創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總經理,

2017年3月被邛崍市委宣傳部和婦聯評為“最美巾幗創業之星”。

創業不僅是一種嘗試, 也是一種趨勢。 不僅有利於個人的成長, 而且有利於整個社會的進步———這是陳文霞心中的“創業”。

憑藉為夢想而努力的熱情, 陳文霞從水口的一個小山村走出來, 在加油站上過班, 自營過美髮店, 到2008年加入城市聯盟, 運營邛崍線上, 她一步一個腳印, 為創業打下豐厚的社會實踐基礎。 2011年9月她迎來了人生的轉折, 創立了成都龍騰科創科技有限公司, 立足於自身技術優勢, 為邛崍及周邊的機關、企事業單位提供網站建設、軟體及微信開發、宣傳等技術支援, 現在發展成為了本地最大的專業科技公司。 公司成立以來, 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崗位,

有力地帶動了一大批女性走上了就業和創業之路。

陳文霞始終把承擔對社會的責任看作是自身和公司發展的強大原動力, 積極投身各種社會公益事業, 無論是孤寡老人、抗戰老兵, 還是特殊學校的孩子或殘疾人, 只要是有困難的地方, 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 作為“我在深山有遠親互助會”副會長和邛崍真心自願者協會理事, 她義務利用自有網路資源傳播公益事業相關的活動, 參與組織與偏遠鄉村留守兒童家庭結對幫扶, 有力地提升了我市公益事業的影響力, 獲得了受助者及社會的一致好評。

郭怡霆——異鄉人的邛崍情

人物檔案:

郭怡霆, 政協邛崍市委員會第十五屆委員、邛崍市政府特聘的文化旅遊專家評委、邛崍市總商會副會長, 邛崍市有美堂文化旅遊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

作為“60後”, 郭怡霆擁有上海同濟大學城市規劃專業和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雙重學位, 一個土生土長的上海人, 地地道道的專家型投資商和開發商。

自從2009年踏入邛崍這片投資的熱土,

他先後投資開發近17萬平方米的邛崍政府安置房專案, 為邛崍市政府解決了拆遷安置的許多困難;2010年投資邛崍文君精品酒店、2012年投資天臺山禪意養生酒店, 這兩個酒店已成為了邛崍酒店行業的引領者;2016年投資的有美巷子文創社區項目, 同樣成為了邛崍的一個地標項目;2017年郭怡霆立足邛崍, 把公司的業務佈局推向全國市場。

追求匠人精神, 發揚人文思想, 作為邛崍市政府的特聘專家, 多次參加邛崍市政府組織的邛崍市總體規劃評審工作、天臺山5A景區建設項目評審工作、邛窯遺址公園建設專案評審工作, 以及在邛崍政協的協商會議上、視察調研中、提案建議裡、社情民意收集等方面積極建言獻策。

在每一次專案評審會中, 他都一絲不苟, 勇於擔當。 有人不理解郭怡霆先生為什麼不肯圓潤通達隨波逐流, 他這樣回答說:作為一名政協委員, 一個政府聘請的評委, 職責就是以專業知識做出公平的評判與指正, 絕不能以私心來衡量得失。 作為建築師與城市規劃雙重專家身份, 能為邛崍的建設做出貢獻, 就應該嚴格負責把好關, 認認真真提建議。 如今, 中國目前的城市建設不缺資金, 不缺項目, 缺的恰恰是郭怡霆先生這樣兢兢業業的匠人精神。

在2013年, 郭怡霆先生從電視上偶然看到了邛崍特殊學校的情況, 立即登門拜訪並開展考察, 當即與學校簽訂了公益贊助協議。

為進一步推動邛崍文化和公益事業, 他於2017年在邛崍市民政局註冊成立了非盈利機構“雅言堂書院”, 把邛崍市委宣傳部的“精品讀書計畫”、團市委的“蓉漂人才計畫”、市民政局的“陽光公益”計畫等文化和公益專案納入到雅言堂的平臺上,真正把邛崍的城市文化、藝術活動和公益事業緊密地結合起來。

作為邛崍市政協委員,郭怡霆目前正在積極推動由邛崍市委宣傳部牽頭的“文創扶貧”專案“九邛文創孵化基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郭怡霆委員提倡的“有尊嚴的公益”理念,逐漸在社會上形成了良好影響力。

馮玉元——行業的標兵、扶貧的使者

人物檔案:

馮玉元,政協邛崍市委員會第十五屆委員,民建會員,四川省青春廣告裝飾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省廣告協會理事,雅安市廣告協會副會長,雅安國際商會副會長。

四川青春廣告裝飾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位於高埂鎮街上一家小作坊,經過馮玉元不懈的努力和對市場的準確把握,完成了原始資本的積累,於1989年在邛成立邛崍青春裝飾公司,1993年又成立了邛崍市青春裝飾金屬門窗廠。從1996年至2004年,馮玉元將業務拓展至四川雅安、青海西寧,並在隨後數年間完成企業經營的多元化產業發展佈局。

經過近30年市場打拼,馮玉元的企業逐漸發展壯大,成為小有名氣的行業標杆。產業涉及建材、建築、廣告裝飾、大型購物連鎖、酒店、金融、農業等多個門類,年產值3億元以上,完成各類稅收1000多萬元。在企業發展過程中,馮玉元內聚人心、外塑形象,尤其注意企業文化建設,宣導信譽為本、務實創新、誠鑄品牌、德報社會。

作為一名有社會責任心的企業家和政協委員,馮玉元政治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信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心系祖國。德報社會是馮玉元堅定的信念,解決社會就業,促進社會和諧是企業的責任,公司還出資對就業人員進行職業技術培訓,讓每一個就業人員都有一技之長,目前公司各類企業解決社會就業2000餘人,其中對貧困家庭和弱勢群體的就業幫扶達800餘人。

致富不忘社會。多年來,馮玉元一直堅持參加各類慈善組織和各類慈善活動。每逢重要節日,他都會前往敬老院開展慰問。2016年以來,馮玉元先後資助5名大學貧困生完成學業;積極參與扶貧攻堅,聯繫3家貧困家庭進行精准扶貧,取得良好成效;聯繫幫扶茶園鄉貧困村鳳儀村,出資30萬元幫組打造鄉村遊道;積極參加邛崍總商會組織的九寨溝縣精准扶貧活動,先後投入上百萬元進行慈善和扶貧活動,得到社會的認可和稱讚,先後獲得邛崍市委市政府表彰的扶貧先進個人、邛崍市高埂鎮人民政府道德模範先進個人稱號。

任邛崍市政協委員期間,馮玉元多次在政協主席會議視察上發言,為邛崍社會經濟發展建言獻策。正是身上這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努力拼搏、持之以恆的精神,終助其成為一位極具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和優秀的政協委員。

江騰濤——現代農業發展的先踐者

人物檔案:

江騰濤,政協邛崍市委員會第十五屆委員、常委,成都旺江農牧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總經理。

現代農業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種趨勢和方向,二十年後的中國農業一定是現代農業。但現代農業也沒有固定的模式,它需要有人根據當地的情況先行實踐和創新,江騰濤創建的旺江農牧,就是在中國西南地區現代農業(生豬養殖)的一種實踐和創新。

出身教師家庭的江騰濤,有著良好的自身修養和素質,憑藉自身不斷的學習、總結和提升,選擇了飼料加工行業。期間,他在四川農業大學動物營養研究所實驗室和研究生們一起研究、檢測各種原料的營養和品質,養成了對所有飼料原料品質“固執”的嚴格要求,因此產品深受養殖戶喜愛。

2008年,江騰濤迎來人生的第一次轉捩點。他將位於夾關鎮的“小作坊式”飼料車間遷到臨邛工業園區,建成國內最獨特豬飼料加工工藝飼料廠,年生產能力達30萬噸,帶動上萬養殖農戶發展。新廠建成9年來,受到農業部、省、市主管部門和業內同行高度讚揚和認可。

2016年,江騰濤迎來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次轉折———涉足現代農牧養殖,投資成立了成都旺江農牧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前,他深入國內各種頂尖豬場,參加大型行業會議和論壇,遠赴丹麥、美國學習和借鑒現代化養殖的精髓。

2016年4月至2016年10月,江騰濤大膽創新,帶領旺江農牧員工用7個月時間,投資5300萬元,在我市牟禮鎮龍鳳村建成西南地區建設標準和自動化程度最高、工藝水準最先進、最能詮釋現代農業(生豬養殖)的現代化豬場(存欄能力為1200頭能繁母豬),並實現運營,業內人稱“旺江速度”。旺江農牧建成並運營的消息在行業內迅速傳播,達到行業主管部門和業內的高度認可,成為行業學習的標杆和範本。

張在林——建設家鄉的領航者

人物檔案:

張在林,政協邛崍市委員會第十五屆委員、常委,成都市食品商會副會長,邛崍市嘉林生態農場總經理。曾在西南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貿易經濟系經貿專業學習,多年潛心研修國學。

1993年,張在林進入肉製品行業,1999年組建春源集團邛崍市食品公司並擔任總經理,2003年合資創建成都市金正食品有限公司擔任公司法人代表和總經理,2013年創建邛崍市嘉林生態農場。

張在林是地地道道的邛崍人,他帶著建設家鄉的熱情和信心,一直在為本地經濟建設和農業推廣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特別是在成立了邛崍市嘉林生態農場後對瀕危豬種“成華豬”的保種養殖以及推動本地特色農業,打造黑豬養殖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多年來,他堅持以科技創新為依託,引領生態農業和迴圈經濟,維護環保,帶動地方經濟,不斷做大做強企業的同時利用企業養殖技術優勢,積極投身家鄉的建設,肩負起一名政協委員的社會責任。

因為注重養殖品質以及對養殖事業的執著,成華豬的養殖事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2016年嘉林黑豬又通過了邛崍黑豬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認證,為邛崍養殖業的發展以及本地農業發展奠定了夯實的基礎。

在企業發展上,作為養殖行業的領頭人,張在林以身作則,通過建立“公司+合作社+農戶”等新型經營模式,完善利益聯結機制,有效帶動臨濟1000余戶農戶,通過農場務工、土地分紅、聯戶養殖、社員養殖、種養迴圈等方式實現增收。同時與當地茶農合作,免費為農戶鋪設沼液輸送管道、溝渠等,全面實現種養迴圈。農場周邊建設的沼液輸送管道可為茶地提供有機肥料,通過迴圈經濟模式將大大減輕農作物對化肥、農藥的依賴。通過促進、帶動臨濟周邊鄉鎮茶園、果蔬、農副產品基地,大力發展迴圈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既保證了食品安全,又改善了生態環境,為生態環境治理貢獻了力量。

2015年企業被評為“四川省級標準化示範場”,同年獲選“成都市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我是抱著建設家鄉的熱情投入到這份事業中,又正是因為對這份事業的執著才把我帶向成功。希望更多的人能積極投身到家鄉的建設中,讓邛崍的明天更好。”張在林先生說。

從一個地道的農民到身價過億的企業老總,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養殖場到遠近聞名的知名企業,邛崍市嘉林生態農場總經理張在林,靠著勤勞、樸實的本色,一步步實現著人生的跨越。

王林——邛崍醫療戰線的排頭兵

人物檔案:

王林,政協邛崍市委員會第十四屆、十五屆委員,中國民主同盟盟員,醫學博士,副主任中醫師,現為醫療中心醫院中醫科學科帶頭人,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泌尿外科專委會委員、中西醫結合男科委員會委員,四川中西醫結合學會男科專委會常委、結合泌尿外科專委會委員,四川中醫藥學會男科專委會常委,北京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校外導師。

2017年8月,王林被選為邛崍市科學技術協會第五次代表大會常委,2017年9月在第十二次全國中西醫結合男科學術大會當選為全國第四屆男科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

王林擅長運用中醫藥及中醫適宜技術,結合現代醫學診治中醫內外科常見多發病,慢性病。主張西醫辨病,中醫辨證。在醫療戰線已經工作16年,一直以“大醫精誠,厚德仁善”的從醫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為更好地服務於人民群眾,王林率先在邛崍市醫療中心醫院創建中醫病房,積極推廣中醫適宜技術,帶領自己的醫療團隊儘量使中醫“簡、便、效、廉”的特點發揮到最佳。每年接診病人近10000人次,深受廣大患者的好評。

任政協委員以來,王林處處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不斷提高政策理論水準和自身綜合素質,提高參政議政和履職能力。他用智慧為百姓謀福利,用膽識為我市醫療事業發展探新路,用自己實實在在的行動擔當起了政協委員的重任。

把邛崍市委宣傳部的“精品讀書計畫”、團市委的“蓉漂人才計畫”、市民政局的“陽光公益”計畫等文化和公益專案納入到雅言堂的平臺上,真正把邛崍的城市文化、藝術活動和公益事業緊密地結合起來。

作為邛崍市政協委員,郭怡霆目前正在積極推動由邛崍市委宣傳部牽頭的“文創扶貧”專案“九邛文創孵化基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郭怡霆委員提倡的“有尊嚴的公益”理念,逐漸在社會上形成了良好影響力。

馮玉元——行業的標兵、扶貧的使者

人物檔案:

馮玉元,政協邛崍市委員會第十五屆委員,民建會員,四川省青春廣告裝飾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省廣告協會理事,雅安市廣告協會副會長,雅安國際商會副會長。

四川青春廣告裝飾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位於高埂鎮街上一家小作坊,經過馮玉元不懈的努力和對市場的準確把握,完成了原始資本的積累,於1989年在邛成立邛崍青春裝飾公司,1993年又成立了邛崍市青春裝飾金屬門窗廠。從1996年至2004年,馮玉元將業務拓展至四川雅安、青海西寧,並在隨後數年間完成企業經營的多元化產業發展佈局。

經過近30年市場打拼,馮玉元的企業逐漸發展壯大,成為小有名氣的行業標杆。產業涉及建材、建築、廣告裝飾、大型購物連鎖、酒店、金融、農業等多個門類,年產值3億元以上,完成各類稅收1000多萬元。在企業發展過程中,馮玉元內聚人心、外塑形象,尤其注意企業文化建設,宣導信譽為本、務實創新、誠鑄品牌、德報社會。

作為一名有社會責任心的企業家和政協委員,馮玉元政治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信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心系祖國。德報社會是馮玉元堅定的信念,解決社會就業,促進社會和諧是企業的責任,公司還出資對就業人員進行職業技術培訓,讓每一個就業人員都有一技之長,目前公司各類企業解決社會就業2000餘人,其中對貧困家庭和弱勢群體的就業幫扶達800餘人。

致富不忘社會。多年來,馮玉元一直堅持參加各類慈善組織和各類慈善活動。每逢重要節日,他都會前往敬老院開展慰問。2016年以來,馮玉元先後資助5名大學貧困生完成學業;積極參與扶貧攻堅,聯繫3家貧困家庭進行精准扶貧,取得良好成效;聯繫幫扶茶園鄉貧困村鳳儀村,出資30萬元幫組打造鄉村遊道;積極參加邛崍總商會組織的九寨溝縣精准扶貧活動,先後投入上百萬元進行慈善和扶貧活動,得到社會的認可和稱讚,先後獲得邛崍市委市政府表彰的扶貧先進個人、邛崍市高埂鎮人民政府道德模範先進個人稱號。

任邛崍市政協委員期間,馮玉元多次在政協主席會議視察上發言,為邛崍社會經濟發展建言獻策。正是身上這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努力拼搏、持之以恆的精神,終助其成為一位極具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和優秀的政協委員。

江騰濤——現代農業發展的先踐者

人物檔案:

江騰濤,政協邛崍市委員會第十五屆委員、常委,成都旺江農牧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總經理。

現代農業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種趨勢和方向,二十年後的中國農業一定是現代農業。但現代農業也沒有固定的模式,它需要有人根據當地的情況先行實踐和創新,江騰濤創建的旺江農牧,就是在中國西南地區現代農業(生豬養殖)的一種實踐和創新。

出身教師家庭的江騰濤,有著良好的自身修養和素質,憑藉自身不斷的學習、總結和提升,選擇了飼料加工行業。期間,他在四川農業大學動物營養研究所實驗室和研究生們一起研究、檢測各種原料的營養和品質,養成了對所有飼料原料品質“固執”的嚴格要求,因此產品深受養殖戶喜愛。

2008年,江騰濤迎來人生的第一次轉捩點。他將位於夾關鎮的“小作坊式”飼料車間遷到臨邛工業園區,建成國內最獨特豬飼料加工工藝飼料廠,年生產能力達30萬噸,帶動上萬養殖農戶發展。新廠建成9年來,受到農業部、省、市主管部門和業內同行高度讚揚和認可。

2016年,江騰濤迎來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次轉折———涉足現代農牧養殖,投資成立了成都旺江農牧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前,他深入國內各種頂尖豬場,參加大型行業會議和論壇,遠赴丹麥、美國學習和借鑒現代化養殖的精髓。

2016年4月至2016年10月,江騰濤大膽創新,帶領旺江農牧員工用7個月時間,投資5300萬元,在我市牟禮鎮龍鳳村建成西南地區建設標準和自動化程度最高、工藝水準最先進、最能詮釋現代農業(生豬養殖)的現代化豬場(存欄能力為1200頭能繁母豬),並實現運營,業內人稱“旺江速度”。旺江農牧建成並運營的消息在行業內迅速傳播,達到行業主管部門和業內的高度認可,成為行業學習的標杆和範本。

張在林——建設家鄉的領航者

人物檔案:

張在林,政協邛崍市委員會第十五屆委員、常委,成都市食品商會副會長,邛崍市嘉林生態農場總經理。曾在西南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貿易經濟系經貿專業學習,多年潛心研修國學。

1993年,張在林進入肉製品行業,1999年組建春源集團邛崍市食品公司並擔任總經理,2003年合資創建成都市金正食品有限公司擔任公司法人代表和總經理,2013年創建邛崍市嘉林生態農場。

張在林是地地道道的邛崍人,他帶著建設家鄉的熱情和信心,一直在為本地經濟建設和農業推廣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特別是在成立了邛崍市嘉林生態農場後對瀕危豬種“成華豬”的保種養殖以及推動本地特色農業,打造黑豬養殖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多年來,他堅持以科技創新為依託,引領生態農業和迴圈經濟,維護環保,帶動地方經濟,不斷做大做強企業的同時利用企業養殖技術優勢,積極投身家鄉的建設,肩負起一名政協委員的社會責任。

因為注重養殖品質以及對養殖事業的執著,成華豬的養殖事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2016年嘉林黑豬又通過了邛崍黑豬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認證,為邛崍養殖業的發展以及本地農業發展奠定了夯實的基礎。

在企業發展上,作為養殖行業的領頭人,張在林以身作則,通過建立“公司+合作社+農戶”等新型經營模式,完善利益聯結機制,有效帶動臨濟1000余戶農戶,通過農場務工、土地分紅、聯戶養殖、社員養殖、種養迴圈等方式實現增收。同時與當地茶農合作,免費為農戶鋪設沼液輸送管道、溝渠等,全面實現種養迴圈。農場周邊建設的沼液輸送管道可為茶地提供有機肥料,通過迴圈經濟模式將大大減輕農作物對化肥、農藥的依賴。通過促進、帶動臨濟周邊鄉鎮茶園、果蔬、農副產品基地,大力發展迴圈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既保證了食品安全,又改善了生態環境,為生態環境治理貢獻了力量。

2015年企業被評為“四川省級標準化示範場”,同年獲選“成都市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我是抱著建設家鄉的熱情投入到這份事業中,又正是因為對這份事業的執著才把我帶向成功。希望更多的人能積極投身到家鄉的建設中,讓邛崍的明天更好。”張在林先生說。

從一個地道的農民到身價過億的企業老總,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養殖場到遠近聞名的知名企業,邛崍市嘉林生態農場總經理張在林,靠著勤勞、樸實的本色,一步步實現著人生的跨越。

王林——邛崍醫療戰線的排頭兵

人物檔案:

王林,政協邛崍市委員會第十四屆、十五屆委員,中國民主同盟盟員,醫學博士,副主任中醫師,現為醫療中心醫院中醫科學科帶頭人,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泌尿外科專委會委員、中西醫結合男科委員會委員,四川中西醫結合學會男科專委會常委、結合泌尿外科專委會委員,四川中醫藥學會男科專委會常委,北京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校外導師。

2017年8月,王林被選為邛崍市科學技術協會第五次代表大會常委,2017年9月在第十二次全國中西醫結合男科學術大會當選為全國第四屆男科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

王林擅長運用中醫藥及中醫適宜技術,結合現代醫學診治中醫內外科常見多發病,慢性病。主張西醫辨病,中醫辨證。在醫療戰線已經工作16年,一直以“大醫精誠,厚德仁善”的從醫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為更好地服務於人民群眾,王林率先在邛崍市醫療中心醫院創建中醫病房,積極推廣中醫適宜技術,帶領自己的醫療團隊儘量使中醫“簡、便、效、廉”的特點發揮到最佳。每年接診病人近10000人次,深受廣大患者的好評。

任政協委員以來,王林處處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不斷提高政策理論水準和自身綜合素質,提高參政議政和履職能力。他用智慧為百姓謀福利,用膽識為我市醫療事業發展探新路,用自己實實在在的行動擔當起了政協委員的重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