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民間故事:東漢的建立,最大的功臣竟是這只昆蟲?

在我國很多地方的田間地頭有一種形似龍蝦的昆蟲——蝲蛄[là gǔ], 而這種東西在人們眼裡一般會被當作害蟲來對待, 因為它喜歡在田地裡來回亂拱破壞農作物的根系, 而今天要講的這個民間故事就跟這種昆蟲有關。

話說西漢末年, 王莽篡位, 劉秀與兄長起兵反抗。 王莽派四十二萬大軍圍困昆陽, 因為力量差距懸殊, 於是劉秀被派出去到河北找綠林軍搬救兵。

連續幾天沒日沒夜的逃命, 人困馬乏的劉秀感覺有些體力不支了。 當跑到現今河北甯晉縣境內的時候, 劉秀感覺追兵已經被暫時甩開了, 一陣困倦襲來, 他決定找個地方休息一下。

下了馬, 當走到一棵棗樹旁邊的時候, 劉秀感覺再也挺不住了, 於是把馬栓到旁邊的棗樹上, 躺到棗樹下面一會就睡著了。

也是這些日子沒睡過好覺, 劉秀這一覺睡的特別的沉。 當他漸漸沉浸在睡夢的甜美中時, 突然感覺有人在不停的推他。 多日來養成的高度警覺讓他瞬間清醒過來, 可是左看右看根本周圍就沒人。

疑惑不解的劉秀低頭一看, 原來是一隻蝲蛄鑽在了他的胳膊下麵, 還在繼續的往他身上拱。 起床氣還沒散盡的劉秀瞬間就火了:“天亡我大漢,

後面追兵讓我晝不能寢夜不能食地擔驚受怕也就算了, 你這麼一隻小畜生也欺負我不讓我睡覺!”

想到這裡, 劉秀拿起這只蝲蛄, 一手抓頭一手抓住身子, 嘎嘣給撅成了兩段扔在了地上。 剛出完這口氣的劉秀還沒等喘息的時間, 突然就聽到了馬蹄聲和兵刃碰撞的聲音。

“不好!王莽的追兵到了!”劉秀趕快牽上馬躲進了旁邊的小樹林裡, 等追兵過去以後, 虛驚一場的劉秀想起了剛才那只蝲蛄。 “原來剛才這個小傢伙是想提醒我讓我逃命啊……”

看著地上已經屍首兩分的蝲蛄, 劉秀心裡不禁一陣愧疚, 人家救了自己的命, 自己卻要了人家的命。 突然劉秀看見了旁邊的棗樹, 靈機一動就爬上了棗樹, 摘了一個棗針下來。

拿起地上蝲蛄的屍體和腦袋, 用棗針一穿。 說也奇怪, 被穿好腦袋的蝲蛄竟然又活了過來。 劉秀把這個“救命恩人”放到地上, 騎上馬繼續逃命去了。

幾年以後, 劉秀打敗王莽, 登基坐殿。

分封功臣的時候, 劉秀又想起了當年那只救自己一命的蝲蛄, 於是派了欽差帶上旨意前去對蝲蛄進行加封, 允許它“田間地頭拱三拱”, 也就是每塊地裡允許它拱三下, 相當於賞賜了它吃飯的金飯碗。

結果因為路途太遠, 等欽差到了的時候突然對劉秀的口諭記不太清了, 於是就隨口說了一句, “允許田間地頭滿地拱”。

於是蝲蛄領了皇旨, 開始隨心所欲的滿地亂拱,它也變成了廣大農民眼中的害蟲。

時至今日,廣大農村的小夥伴都知道,蝲蛄的頭和脖子之間仍然是由一個像棗針一樣的三角形連在一起的,而且沒了頭它也死不了。

現在在河北甯晉縣還有很多村子的名稱跟當年王莽追劉秀的傳說有關,比如有個村子叫浩固,據說當年劉秀的馬在累死在了那裡,劉秀傷心的一陣嚎哭,村落由此得名。縣裡還有個鄉鎮名叫換馬店,據說當年劉秀的馬死了以後,在這個地方又換了一匹。

開始隨心所欲的滿地亂拱,它也變成了廣大農民眼中的害蟲。

時至今日,廣大農村的小夥伴都知道,蝲蛄的頭和脖子之間仍然是由一個像棗針一樣的三角形連在一起的,而且沒了頭它也死不了。

現在在河北甯晉縣還有很多村子的名稱跟當年王莽追劉秀的傳說有關,比如有個村子叫浩固,據說當年劉秀的馬在累死在了那裡,劉秀傷心的一陣嚎哭,村落由此得名。縣裡還有個鄉鎮名叫換馬店,據說當年劉秀的馬死了以後,在這個地方又換了一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