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老話常說”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講的是什麼呢?

農村裡有許多俗語老話, 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情形和經驗的總結。 這些俗語老話簡單明瞭, 使人很容易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因此農村和坊間廣為流傳。 農村在拉家常時候經常能聽到俗語老話的應用, 複雜的事情也變的通俗易懂。 老人們也通過這些俗話老話來教育下一代, 隨著年齡的增長對其中蘊含的道理也更為信服。

在農村裡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 “沒有金剛鑽, 別攬瓷器活”。 對於其中的意思一知半解, 想不通的是“金剛鑽”和“瓷器活”到底有什麼樣的關係。 問了家裡的老人才知道, 原來這句話是從一門老手藝中得來的。

過去農村裡一些破掉了碗, 罎子, 盆, 缸等瓷器製品都捨不得扔掉, 要找個鋸匠修補後接著用。 現在農村裡已經很少能看到鋸匠, 也導致這句話被許多人不理解。

老家裡有一口大缸就是被這樣修補過的, 雖然沒有親眼見過鋸缸鋸碗,

但家裡老人的講述中也有了大概瞭解。 過去農村裡流行一種行當, 經常能看到一些肩挑著擔子的鋸匠, 每天走街串巷, 為人們修修補補各種瓷器, 從而養家糊口。 人們破損的瓷器還能對的上茬口就捨不得扔掉, 等有有鋸匠路過的時候拿出來補補接著用。

鋸匠是一個手藝活, 要用專門的金剛鑽才能幹的了這行, 可以說是賴以生存的工具了。 瓷器比較硬, 只有這樣的鑽頭才能鑽透, 時間長了也就有, “沒有金剛鑽, 別攬瓷器活”這句話。 在修補過程中要先把有碎了或是有裂縫的物件拼接起來固定好, 在裂縫兩包分別用金剛鑽鑽出來小孔, 然後在用鈀鋸連結起來, 在抹上瓷粉和蛋清等東西防止漏湯漏水, 修補好就能繼續接著用了。

鋸活也分粗細。 過去的時候農村條件有限, 平常人家的做工就沒有那麼精良了, 用的鐵鈀釘或銅鈀釘, 只要用著不漏水就成, 鋸好後還能接著用, 總比新買的要便宜許多。 還一種細活叫做“鋸活秀”, 是大戶人家裡失手打碎了珍貴的瓷器用的。 這個最講究手藝, 用的也是金銀鋸釘, 沿著裂縫能修出一枝梅花或者桃花來, 反而使得破損的瓷器身價大增, 甚至有專門把瓷器打破後讓鋸匠進行修補的, 已經上升到了一種手工藝術的層面。

如今農村裡很少還能看到鋸匠的存在, 但是“沒有金剛鑽, 別攬瓷器活”, 這句話卻流傳下來。 人們聊天的時候說, 起某人把什麼事情給幹砸了, 就會用這句話來形容。 別看某些事情看著簡單, 要是沒有專業的水準也不是誰都能幹的了, 也說的是沒有水準就不要強出頭的意思。

農村的各種俗語都貼近生活,因此才能廣泛的流傳下來。如今農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這也導致許多的俗語逐漸的消失了,對此我們應該加以保護,畢竟是前人之後的結晶,在瞭解同時也應該發現其背後的故事。

農村的各種俗語都貼近生活,因此才能廣泛的流傳下來。如今農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這也導致許多的俗語逐漸的消失了,對此我們應該加以保護,畢竟是前人之後的結晶,在瞭解同時也應該發現其背後的故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