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在快手,7億種活法

有一個事實, 你可能真的不知道。

2017年11月, 快手的累計註冊用戶數突破7億, 足以代表中國最廣大最主流的人群。 它的內容極其豐富和龐雜, 乍一看, 不太容易知道它真正代表的是什麼。

我們試圖勾勒快手上每一個個體的故事, 追溯每一個人的命運去來, 這時你會驚奇地發現, 有些荒誕是多麼尋常, 有些粗糙也只是生活本身。 他的舉止有多難理解, 他的動機就有多合理。 在快手, 幾乎每一個人都在竭盡全力地、真實地活著。

真實故事計畫 特稿

這是真實故事計畫的第 4 篇特稿

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

江蘇連雲港人姚哥在亞洲最大的豪華遊輪諾唯真喜悅號上工作, 這是一艘長334米、20多層、可容納3850人的巨型油輪, 船上包括了20家餐廳, 15間茶室、酒吧和酒廊, 以及900平米的免稅購物區。

他和手下的73個兄弟負責維護整艘船的救生設備。 在這艘船上, 他擁有一個15平米的房間,

裡面有席夢思床墊、空調、衣櫃、沙發和衛生間, 船上的豪華自助餐、健身房及劇院均可免費享受。 每天只需工作6小時, 即可月入6萬元。

賺錢是他成為海員的最大動力。 他家境貧窮, 小時候看著同學吃麵包, 自己只吃過媽媽買回來的麵包邊, 那時候, 他對於財富的想像是“有一天我一定會吃上麵包中心”。

但當他真的物質無虞, 卻很難獲得心靈的滿足。 置身于茫茫大海, 最大的威脅來自孤獨。

他日日夜夜地思念妻兒, 在隨身攜帶的筆記型電腦上給妻子寫信, 寫對她的思念、寫自己要努力多賺錢養家、寫腦袋裡存留的還在一起的景象, 寫了十多萬字以後, 兩人還是離婚了。

無盡的孤獨裡, 姚哥在健身房跑步、三個月掉了三十斤,

在甲板上看一望無際的大海、一天抽一包半的煙, 一年內看了兩百多部電影, 《海神號》——一部講述海難的片子, 他看了六遍。 不要妄想和岸上的人有多少交流的機會, 船上僅有的兩台衛星電話, 要精確到秒來收費, 一分鐘電話至少要十塊錢。

現在, 姚哥用以消解孤獨的方式是:開直播。 在大海上開直播, 要付出每小時250元的流量費用, 粉絲多了, 錢倒不是問題, 稀缺的是信號的眷顧。

當他拿起手機, 第一個打開的APP就是快手。 衛星信號成為了虛擬的橋樑, 將船與陸地連接了起來, 他仿佛重新置身於人聲鼎沸之中。 這個長期漂泊在海上的船員感覺自己“一隻腳站在了地上”, 陸地上生活的人們豔羨他的生活, 他有了粉絲、擁躉甚至傾慕者, “一個禮拜至少五天有人表白”, 但他不怎麼搭理, “沒意思”, 他說, 人們透過螢幕, 看到的大海純淨、蔚藍、浪花翻滾、波光澹澹, 海員生活也和優裕、閒適掛上了勾, 但那些仰慕的女孩, 很少有人讀到他其實仍然沒有得到緩解的孤獨。

海上的姚哥渴望陸地上的生活,

而在這個國家最深的內陸, 少林僧人釋延根也仿佛置身於一個孤島。 他8歲入少林寺, 這在當時就是一種逃離——他出生在一個重組家庭, 母親是帶著三個孩子的寡婦, 父親是離婚後入贅的男人, 這樣的家庭在30年前的農村是不吉祥的象徵。

在少林寺學了一身功夫下山之後, 他當過兵, 也扛過水泥、賣過菜、看過夜總會的場子。 但這個世界總是向他展示猙獰一面, 他幾乎沒留下什麼美好的回憶, 他覺得這個社會被金錢所奴役。 也耿耿于懷於進部隊第一年交的入黨申請書, 到了第五年離開的時候才批下來, 並作為自己不被社會所接納的例證。

如今他又回到少林寺, 教40多個孩子功夫。 他沒有存款, 也決定不再下山, 只是在快手上發佈一些日常教課的視頻,偶爾,他隔著螢幕打量山下的世界,快手就是他和這個世界之間的安全距離。

而華中科技大學的大二學生郝士柏曾經不屑於打量快手。在知乎上,郝士柏評價“每次打開快手時我總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中國廣大的底層青少年已經沒有未來沒有希望了”,這一回答為他獲得了10223個贊。

他曾經在北京市海澱區一所盛產高分考生的名校就讀,因為高考失利才脫離“清華北大梯隊”。這次失敗的影響延續至今,在華中科技大學,他一個人吃飯、上課、看書,沒有任何一個交心的朋友。幾乎是有些嘴硬地,他強調自己並不需要社交,“自己的生活只要能吃飽穿暖,別的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知識”。

但另一面的事實是,當他試著“把自己放進去語境”、“以快手深度使用者的視角”來重新看待這個軟體,他發現這個軟體給了他前所未有的輕鬆感,他在快手裡分享自己打遊戲拿了第二名、喂鴨子卻反被追著跑、去南京吃麻辣香鍋——這裡展示的是更本真的自己。而作為一個女孩只占八分之一比例的理工院校裡的直男,郝士柏保持的最高紀錄是30天沒和女生講過話。作為某種補償,他在快手關注的744名用戶中,有近400位是美女主播。他曾經看了足足三個半小時的直播,就為了一個愛笑的女孩對著鏡頭唱歌。

偶爾互相眺望

開貨車是一份熬人的工作。在小鎮上做水泥生意的謝先志經常要開著五米多長、荷載20噸的貨車在路上行進8個多小時。貨車危險度高,必須時刻關注車的聲音,他因此不能聽音樂、玩手機,唯一的娛樂是,如果對面錯車的恰好是個女司機,他會輕佻地按一下喇叭。

這個生活在神農架山區的男人曾經在廣州打工,但自從2006年娶妻生子,除了去過700公里外妻子的老家,他就幾乎再也沒有出過鎮子了。有在深圳打工的朋友回家,聊天的時候,謝先志問他們:“那個地鐵是在地下面還是地上面跑的?”

在資訊的孤島裡憋了太久,快手成了他難得的和外界接觸的視窗。在快手上,你幾乎可以找到任何人,三分之一的少林僧人都玩快手,除此以外,有三十多位火車司機、國家散打隊的隊長、趙本山的十多個徒弟、來自海外的模特。謝先志關注了八十多個在國外的用戶,開挖機的、造船的、電焊的,看他們發視頻,在日本、在法國、在非洲。這個已經十多年沒離開大山的人,也能隨口點評上好幾個國家的知名建築。

有些時候,人們想要觀看的世界並不那麼遙遠。到天安門看升國旗對相當一部分中國人都具有莫大的意義,但即便在交通如此發達的當下,仍然有數量龐大的人難以完成這一旅程,他們是一些身體虛弱的老兵,一些困在農村的婦女,一些流水線上的年輕人。

某種意義上,“北漂”汪寬就是他們的眼睛。每天日出之前,汪寬都會打車到天安門,用手機鏡頭直播升旗的畫面。因為日復一日地直播,這個唐山人在北京已經看過289次升旗,他甚至總結了升旗的規律:看升旗效果最好的位置是旗杆側邊2米左右,旗杆31米高,有36名護旗手,護旗手從金水河到天安門踢正步是138步,升旗時間是兩遍國歌、2分鐘7秒。

當生活在鄉村的人嚮往首都中軸線上的一次升旗,城市裡步伐飛快的白領也在嚮往著牧歌式的田園生活。

每天清晨,第一縷曙光灑向烏蘇里江,位於祖國最東方的撫遠抓吉鄉要比全國大多數地區更早醒來。在這裡生活了32年的漁民張鵬習慣了早晨四點鐘起床,架起爐子燒上水、把開水灌進暖壺、揣上乾糧就上船下江,在海岸線邊搭塑膠窩棚、啟動漁船、撒下漁網,追逐烏蘇里江“遊動的黃金”——大馬哈魚。

因為長期在江面上暴曬,張鵬皮膚黝黑、眼睛總半眯著、陷在深深的眼窩裡,他戴個絨毛帽子,說話的時候大咧著嘴、露出來上下兩排牙。粉絲覺得他特逗,小腦袋,黑皮膚,眼珠子滴溜溜地轉,性子直,有點楞楞的,管他叫“打魚界的宋小寶”。

張鵬出生于漁民世家,從太爺爺輩起世代打漁,漁民的生活“年吃年用”,一年到頭攢不下來什麼錢。烏蘇里江是全國僅有的幾條未經污染的大江之一,然而,“每年的魚都不值錢,沒人知道這個地方有這麼好的魚。”

在快手上玩短視頻以後,張鵬積累了107萬粉絲,相當於家鄉撫遠縣全部人口的十倍。張鵬下網捕魚,老婆多多就在旁邊舉著手機做直播,第一次直播,這對夫婦賺了20塊錢。靠粉絲的禮物,他們攢了20萬,結婚七年以後,終於在縣城貸款買了新房子。

鏡頭前,張鵬捧起打到的魚咧開嘴巴、露出板牙,喜氣洋洋地喊一嗓子:“年年有魚啊老鐵們!按兩下評論666啊,幹就完了!”、“天亮了,我在好好幹,你們不管幹啥工作的,也好好幹!”

如果說在零下30度冰面上打漁的張鵬能給穿梭在地鐵裡的上班族某種原始、野性而浪漫的激勵,25歲的採茶姑娘柯思婷提供的大約是一種類似世外桃源的寧靜想像。這個家族世代種茶的女孩長髮及腰、身材纖瘦,說起話來不疾不徐,她喜歡起個大早,坐在半山腰上泡茶、跳舞,遠處是層層疊疊的青山和茶田,像是那種從古畫中走出來的姑娘。

某種層面來說,她的確保持著相當古典的生活方式:她不喝白開水和飲料、每天喝五壺以上的茶;她家裡有五套茶具、十多種茶葉;她穿湖綠、水粉、藏藍的長裙,衣櫃裡只有兩條極少拿出來的牛仔褲;她學古箏,最喜歡的歌手童麗唱《漁舟唱晚》、《煙花三月下揚州》和《離人歌》;她在家養了200盆花,單單梔子花就有直徑半米寬的十多盆。“將塵世喧囂沖泡成手中的一杯茶”,她在朋友圈這樣寫道。

長期生活在都市里的人們可能鮮少有這樣的體驗:住在山腳下的仟哥每逢週末上山摘野果,野靈芝、金線蓮、鐵皮石斛,這些在都市里動輒成千上萬元一斤的名貴藥材是山上常見的美味;南水北調源頭區的謝先志從小習慣了捧著泉水喝,反倒是村子裡的老人因為喝礦泉水鬧了肚子;魯山的吳毛每天的晨起鍛煉是去河邊撿石頭……

所以也就不難理解,在快手上分享自己“深山裡的生活日記”的劉勇君,至今收到過幾千條來自城市裡粉絲的私信,想親自來他家裡看看。對一些人來說,快手拓寬了他們的生活半徑,對另一些人來說,則是把生命的厚度加深了。

如今,我們已經習慣現代化的通訊方式,只要有無線網路,你可以隨時接通來自遠洋的語音電話,甚至不需要花一分錢。但是依舊有一群執著的無線電愛好者沉迷于某種古舊而充滿了不確定性的通訊方式:某一時間裡,和地球上的另一人同時打開了某一波段,信號飄在空中,依賴天氣、空氣品質、雲層厚度、電離層等種種因素疊加,一瞬間,兩個完全的陌生人成功聯通,有了短時間內對話的可能。

可能大多數人無法理解無線電愛好者們投入金錢、時間,甚至把家搬到信號更好的鄉下,僅僅是為了下一秒不確定和誰聯通的愉悅。即便是這樣相當小眾的愛好,在快手上也能找到至少二十個同好。

無線電愛好者捷盟的呼號是BI3NJL,這是他們的語言。BH2QVU、BH3ATE、BH116……對這些“台友”來說,呼號是連接彼此最親密的紐帶。生活裡,捷盟更廣為人知的身份是北京的計程車司機,不過對他來說,無線電才是自己真正的心靈寄託。以前,他只能一個人孤獨地等待著指示燈閃爍的瞬間,在快手上,捷盟給能找到的無線電愛好者們發送私信和評論,期待對方能循著呼號找到他。

仿似一個隱喻,這些無線電愛好者們所代表的對於陌生世界的好奇和對於溝通的渴望,和快手上每一個人的好奇和渴望是同樣的,那是兩個世界之間的驚鴻一瞥。

庸常生活裡的高光時刻

在快手,每個人站立在自己的孤島上,對另一個世界發出了遠遠的眺望。但當你無意間回頭,會發現自己的生活中也有某種值得深深凝視的東西。

草根歌手健哥剛玩快手的時候,晚上睡覺睡不熟,半夜醒了都要打開快手,為了讓粉絲喜歡,他穿著軍大衣,戴著雷鋒帽,買把音響掛在脖子上,去集市上、大街上唱歌,還學了快手上正熱門的歌《三十出頭》。那首歌唱的是年輕男人的迷茫:今年我三十出頭,就是沒有女朋友,看著別人手牽手,心裡感覺酸溜溜。

現實生活裡,健哥有個在服裝廠裡做管理的老婆,而他自己幹的是送貨、包裝的活計。但在快手的世界裡,不會唱歌的老婆成了他的附庸。健哥設計了夫妻對唱的段子,五音不全的老婆剛唱上一句,他就誇張又粗暴地甩開老婆的手,“這我說什麼就是什麼”。他酷愛摩托賽車,總想一鳴驚人,他說自己的下一個主意是“把煤炭洗白”。

網友“水滴石穿第一人”倒掛了一個塑膠水瓶,水從瓶中順勢滴在方形砂石上,木板上寫著“水滴石穿”;河南洛陽的洛陽根則在鏡頭前直播磨鐵杵,邀請網友一起見證“鐵杵磨成針”。移山、填海、滴石、磨針,他們被並稱為了“快手四大閒人”。

在白天,洛陽根是河南一家國企工廠裡的數控技工,每天面對著兩米多寬的機床。整個廠子裡三千多人,他一個朋友也沒有。在這裡,大多數人埋頭做工,僅有的時間都投入在了加班掙錢上,聊天被認為是破壞秩序、浪費時間的事。晚上,洛陽根化身快手“四大閒人”之一,他直播“鐵杵磨成針”,一蹲就是一個多小時,耳朵裡只有鋼筋和磨刀石摩擦的聲音。在這個時候,他才有機會說話,對著手機螢幕裡來自粉絲們的留言,聊自己的工作、生活、聊磨針是為了“鍛煉自己的毅力”。一晚上的直播,洛陽根絮絮叨叨,說的比在廠子裡一星期都要多。

這是他們打發時間的方式,一種在生活中的行為藝術。一個有著無數種活法的APP上,有許許多多的人,許許多多的事,它們幾乎包含了中國最廣泛的生活方式,窮盡了生活的千萬種可能。木心說:“生命好在無意義,才容得下各自賦予意義。”這大約是給這些用力生活的人們的最好注解。

-END-

本期故事推薦:蹲族:在北上廣無所事事的年輕人。

“大學畢業之後,我瞞著家人在北京過上了隱居生活。”

“從五百強離職之後,我就一直住在女朋友家裡,打了半年遊戲。”

“沒辦法連續工作超過八個月,做一份工作我要蹲半年。和錢打交道太累了,但是回家和父母在一起更累。”

這樣一群年輕人,高學歷、無業,既不熱血也不奮鬥。他們在一線城市裡租房混日子,回不去家也留不下來,終日無所事事。他們被稱作蹲族.......

請移步微信公眾號:真實故事計畫(zhenshigushi1),回復:「蹲族」,看全部故事。

撰文丨衛瀟雨 姚璐

採訪丨衛瀟雨 姚璐 邢璐璐 歐夢雪

編輯丨雷磊 雷軍

真實故事計畫:每天一個打動人心的真實故事。

只是在快手上發佈一些日常教課的視頻,偶爾,他隔著螢幕打量山下的世界,快手就是他和這個世界之間的安全距離。

而華中科技大學的大二學生郝士柏曾經不屑於打量快手。在知乎上,郝士柏評價“每次打開快手時我總有一種深深的無力感:中國廣大的底層青少年已經沒有未來沒有希望了”,這一回答為他獲得了10223個贊。

他曾經在北京市海澱區一所盛產高分考生的名校就讀,因為高考失利才脫離“清華北大梯隊”。這次失敗的影響延續至今,在華中科技大學,他一個人吃飯、上課、看書,沒有任何一個交心的朋友。幾乎是有些嘴硬地,他強調自己並不需要社交,“自己的生活只要能吃飽穿暖,別的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知識”。

但另一面的事實是,當他試著“把自己放進去語境”、“以快手深度使用者的視角”來重新看待這個軟體,他發現這個軟體給了他前所未有的輕鬆感,他在快手裡分享自己打遊戲拿了第二名、喂鴨子卻反被追著跑、去南京吃麻辣香鍋——這裡展示的是更本真的自己。而作為一個女孩只占八分之一比例的理工院校裡的直男,郝士柏保持的最高紀錄是30天沒和女生講過話。作為某種補償,他在快手關注的744名用戶中,有近400位是美女主播。他曾經看了足足三個半小時的直播,就為了一個愛笑的女孩對著鏡頭唱歌。

偶爾互相眺望

開貨車是一份熬人的工作。在小鎮上做水泥生意的謝先志經常要開著五米多長、荷載20噸的貨車在路上行進8個多小時。貨車危險度高,必須時刻關注車的聲音,他因此不能聽音樂、玩手機,唯一的娛樂是,如果對面錯車的恰好是個女司機,他會輕佻地按一下喇叭。

這個生活在神農架山區的男人曾經在廣州打工,但自從2006年娶妻生子,除了去過700公里外妻子的老家,他就幾乎再也沒有出過鎮子了。有在深圳打工的朋友回家,聊天的時候,謝先志問他們:“那個地鐵是在地下面還是地上面跑的?”

在資訊的孤島裡憋了太久,快手成了他難得的和外界接觸的視窗。在快手上,你幾乎可以找到任何人,三分之一的少林僧人都玩快手,除此以外,有三十多位火車司機、國家散打隊的隊長、趙本山的十多個徒弟、來自海外的模特。謝先志關注了八十多個在國外的用戶,開挖機的、造船的、電焊的,看他們發視頻,在日本、在法國、在非洲。這個已經十多年沒離開大山的人,也能隨口點評上好幾個國家的知名建築。

有些時候,人們想要觀看的世界並不那麼遙遠。到天安門看升國旗對相當一部分中國人都具有莫大的意義,但即便在交通如此發達的當下,仍然有數量龐大的人難以完成這一旅程,他們是一些身體虛弱的老兵,一些困在農村的婦女,一些流水線上的年輕人。

某種意義上,“北漂”汪寬就是他們的眼睛。每天日出之前,汪寬都會打車到天安門,用手機鏡頭直播升旗的畫面。因為日復一日地直播,這個唐山人在北京已經看過289次升旗,他甚至總結了升旗的規律:看升旗效果最好的位置是旗杆側邊2米左右,旗杆31米高,有36名護旗手,護旗手從金水河到天安門踢正步是138步,升旗時間是兩遍國歌、2分鐘7秒。

當生活在鄉村的人嚮往首都中軸線上的一次升旗,城市裡步伐飛快的白領也在嚮往著牧歌式的田園生活。

每天清晨,第一縷曙光灑向烏蘇里江,位於祖國最東方的撫遠抓吉鄉要比全國大多數地區更早醒來。在這裡生活了32年的漁民張鵬習慣了早晨四點鐘起床,架起爐子燒上水、把開水灌進暖壺、揣上乾糧就上船下江,在海岸線邊搭塑膠窩棚、啟動漁船、撒下漁網,追逐烏蘇里江“遊動的黃金”——大馬哈魚。

因為長期在江面上暴曬,張鵬皮膚黝黑、眼睛總半眯著、陷在深深的眼窩裡,他戴個絨毛帽子,說話的時候大咧著嘴、露出來上下兩排牙。粉絲覺得他特逗,小腦袋,黑皮膚,眼珠子滴溜溜地轉,性子直,有點楞楞的,管他叫“打魚界的宋小寶”。

張鵬出生于漁民世家,從太爺爺輩起世代打漁,漁民的生活“年吃年用”,一年到頭攢不下來什麼錢。烏蘇里江是全國僅有的幾條未經污染的大江之一,然而,“每年的魚都不值錢,沒人知道這個地方有這麼好的魚。”

在快手上玩短視頻以後,張鵬積累了107萬粉絲,相當於家鄉撫遠縣全部人口的十倍。張鵬下網捕魚,老婆多多就在旁邊舉著手機做直播,第一次直播,這對夫婦賺了20塊錢。靠粉絲的禮物,他們攢了20萬,結婚七年以後,終於在縣城貸款買了新房子。

鏡頭前,張鵬捧起打到的魚咧開嘴巴、露出板牙,喜氣洋洋地喊一嗓子:“年年有魚啊老鐵們!按兩下評論666啊,幹就完了!”、“天亮了,我在好好幹,你們不管幹啥工作的,也好好幹!”

如果說在零下30度冰面上打漁的張鵬能給穿梭在地鐵裡的上班族某種原始、野性而浪漫的激勵,25歲的採茶姑娘柯思婷提供的大約是一種類似世外桃源的寧靜想像。這個家族世代種茶的女孩長髮及腰、身材纖瘦,說起話來不疾不徐,她喜歡起個大早,坐在半山腰上泡茶、跳舞,遠處是層層疊疊的青山和茶田,像是那種從古畫中走出來的姑娘。

某種層面來說,她的確保持著相當古典的生活方式:她不喝白開水和飲料、每天喝五壺以上的茶;她家裡有五套茶具、十多種茶葉;她穿湖綠、水粉、藏藍的長裙,衣櫃裡只有兩條極少拿出來的牛仔褲;她學古箏,最喜歡的歌手童麗唱《漁舟唱晚》、《煙花三月下揚州》和《離人歌》;她在家養了200盆花,單單梔子花就有直徑半米寬的十多盆。“將塵世喧囂沖泡成手中的一杯茶”,她在朋友圈這樣寫道。

長期生活在都市里的人們可能鮮少有這樣的體驗:住在山腳下的仟哥每逢週末上山摘野果,野靈芝、金線蓮、鐵皮石斛,這些在都市里動輒成千上萬元一斤的名貴藥材是山上常見的美味;南水北調源頭區的謝先志從小習慣了捧著泉水喝,反倒是村子裡的老人因為喝礦泉水鬧了肚子;魯山的吳毛每天的晨起鍛煉是去河邊撿石頭……

所以也就不難理解,在快手上分享自己“深山裡的生活日記”的劉勇君,至今收到過幾千條來自城市裡粉絲的私信,想親自來他家裡看看。對一些人來說,快手拓寬了他們的生活半徑,對另一些人來說,則是把生命的厚度加深了。

如今,我們已經習慣現代化的通訊方式,只要有無線網路,你可以隨時接通來自遠洋的語音電話,甚至不需要花一分錢。但是依舊有一群執著的無線電愛好者沉迷于某種古舊而充滿了不確定性的通訊方式:某一時間裡,和地球上的另一人同時打開了某一波段,信號飄在空中,依賴天氣、空氣品質、雲層厚度、電離層等種種因素疊加,一瞬間,兩個完全的陌生人成功聯通,有了短時間內對話的可能。

可能大多數人無法理解無線電愛好者們投入金錢、時間,甚至把家搬到信號更好的鄉下,僅僅是為了下一秒不確定和誰聯通的愉悅。即便是這樣相當小眾的愛好,在快手上也能找到至少二十個同好。

無線電愛好者捷盟的呼號是BI3NJL,這是他們的語言。BH2QVU、BH3ATE、BH116……對這些“台友”來說,呼號是連接彼此最親密的紐帶。生活裡,捷盟更廣為人知的身份是北京的計程車司機,不過對他來說,無線電才是自己真正的心靈寄託。以前,他只能一個人孤獨地等待著指示燈閃爍的瞬間,在快手上,捷盟給能找到的無線電愛好者們發送私信和評論,期待對方能循著呼號找到他。

仿似一個隱喻,這些無線電愛好者們所代表的對於陌生世界的好奇和對於溝通的渴望,和快手上每一個人的好奇和渴望是同樣的,那是兩個世界之間的驚鴻一瞥。

庸常生活裡的高光時刻

在快手,每個人站立在自己的孤島上,對另一個世界發出了遠遠的眺望。但當你無意間回頭,會發現自己的生活中也有某種值得深深凝視的東西。

草根歌手健哥剛玩快手的時候,晚上睡覺睡不熟,半夜醒了都要打開快手,為了讓粉絲喜歡,他穿著軍大衣,戴著雷鋒帽,買把音響掛在脖子上,去集市上、大街上唱歌,還學了快手上正熱門的歌《三十出頭》。那首歌唱的是年輕男人的迷茫:今年我三十出頭,就是沒有女朋友,看著別人手牽手,心裡感覺酸溜溜。

現實生活裡,健哥有個在服裝廠裡做管理的老婆,而他自己幹的是送貨、包裝的活計。但在快手的世界裡,不會唱歌的老婆成了他的附庸。健哥設計了夫妻對唱的段子,五音不全的老婆剛唱上一句,他就誇張又粗暴地甩開老婆的手,“這我說什麼就是什麼”。他酷愛摩托賽車,總想一鳴驚人,他說自己的下一個主意是“把煤炭洗白”。

網友“水滴石穿第一人”倒掛了一個塑膠水瓶,水從瓶中順勢滴在方形砂石上,木板上寫著“水滴石穿”;河南洛陽的洛陽根則在鏡頭前直播磨鐵杵,邀請網友一起見證“鐵杵磨成針”。移山、填海、滴石、磨針,他們被並稱為了“快手四大閒人”。

在白天,洛陽根是河南一家國企工廠裡的數控技工,每天面對著兩米多寬的機床。整個廠子裡三千多人,他一個朋友也沒有。在這裡,大多數人埋頭做工,僅有的時間都投入在了加班掙錢上,聊天被認為是破壞秩序、浪費時間的事。晚上,洛陽根化身快手“四大閒人”之一,他直播“鐵杵磨成針”,一蹲就是一個多小時,耳朵裡只有鋼筋和磨刀石摩擦的聲音。在這個時候,他才有機會說話,對著手機螢幕裡來自粉絲們的留言,聊自己的工作、生活、聊磨針是為了“鍛煉自己的毅力”。一晚上的直播,洛陽根絮絮叨叨,說的比在廠子裡一星期都要多。

這是他們打發時間的方式,一種在生活中的行為藝術。一個有著無數種活法的APP上,有許許多多的人,許許多多的事,它們幾乎包含了中國最廣泛的生活方式,窮盡了生活的千萬種可能。木心說:“生命好在無意義,才容得下各自賦予意義。”這大約是給這些用力生活的人們的最好注解。

-END-

本期故事推薦:蹲族:在北上廣無所事事的年輕人。

“大學畢業之後,我瞞著家人在北京過上了隱居生活。”

“從五百強離職之後,我就一直住在女朋友家裡,打了半年遊戲。”

“沒辦法連續工作超過八個月,做一份工作我要蹲半年。和錢打交道太累了,但是回家和父母在一起更累。”

這樣一群年輕人,高學歷、無業,既不熱血也不奮鬥。他們在一線城市裡租房混日子,回不去家也留不下來,終日無所事事。他們被稱作蹲族.......

請移步微信公眾號:真實故事計畫(zhenshigushi1),回復:「蹲族」,看全部故事。

撰文丨衛瀟雨 姚璐

採訪丨衛瀟雨 姚璐 邢璐璐 歐夢雪

編輯丨雷磊 雷軍

真實故事計畫:每天一個打動人心的真實故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