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馬士基和IBM要用區塊鏈促中國外貿

周健報導 馬士基集團是全球航運業巨頭, IBM是全球IT行業巨頭。 兩個巨頭昨天(1月16日)宣佈, 將組建一家合資公司, 通過區塊鏈技術為開展全球貿易提供更為高效、安全的方式。 馬士基方面介紹, 這家合資公司以及使用的區塊鏈技術, 可以將使用者連結到中國進出口貿易通道。

兩家行業巨頭對區塊鏈技術情有獨鍾。 區塊鏈是通過分散式帳本技術建立起一個可以共用的、不可隨意篡改的、在該網路內發生的所有事務的記錄。 這些記錄是可信的資料, 獲得許可的參與方可以即時對其進行訪問。 通過將該技術應用於數位化的全球貿易流程,

可以在資訊流中引入一種發佈指令和批准的新形式, 使參與其中的多個交易夥伴能夠進行合作, 在不犧牲細節、維護隱私或機密性的前提下建立一個單一的可共用的交易檔。

馬士基集團是集裝箱運輸及物流領域的領軍企業, IBM公司是面向企業提供區塊鏈技術、供應鏈可視性和互通性操作解決方案的領先的供應商。 雙方將利用區塊鏈技術助力新平臺GTD, 同時採用其他基於雲計算的開源技術, 其中包括通過IBM Services提供的人工智慧(AI)、物聯網及資料分析。

這家合資公司創建的GTD平臺, 是一個聯合開發的全球貿易數位化平臺, 它建立在開放的標準基礎之上, 全球航運生態系統中的各方均可使用,

將解決在跨境和貿易區內貨物運輸方面的需求, 使資訊流更透明、更簡化。

“這能夠幫助企業在國際跨境的貨物運輸和追蹤中實現數位化管理。 生產商、航運公司、貨物代理、港口和碼頭運營商及海關和相關部門都可以從這些新技術中受益, 而普通消費者也將最終從中受益。 ”馬士基方面表示, 世界貿易生態系統的成本和規模一直以複雜的態勢增長。 每年運輸的貨物價值超過4萬億美元, 消費者每天使用的物品中有80%以上通過海運進行運輸。 處理和管理運輸這些貨物所需的交易單證檔成本預計最高可達實際運輸成本的五分之一。 據悉, 通過減少國際供應鏈中的壁壘, 全球貿易能夠增長近15%, 刺激經濟增長並創造就業機會。

馬士基、IBM早在2016年6月就開始合作, 構建基於區塊鏈和雲計算技術的新型技術。 此後, 包括杜邦、陶氏化學、利樂、休斯頓港、鹿特丹港社區系統、荷蘭海關、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等機構都利用該平臺(GTD)進行了試點。

新合資企業的建立將使IBM和馬士基能夠將解決方案商業化並擴展到更廣泛的全球性企業之中。 很多跨國公司已經表達了自己對新平臺的認可及希望探索使用這一平臺的興趣。 比如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寶潔公司(Procter and Gamble)希望能夠簡化其複雜的供應鏈運營;貨代和物流公司亞致力(Agility Logistics)希望可以提供例如清關業務, 以創造更好的客戶服務體驗。

海關及相關政府部門也在嘗試使用這個平臺, 其中包括新加坡海關和秘魯海關,

希望可以通過該平臺促進貿易流動, 提高供應鏈的安全性。 全球碼頭運營商馬士基碼頭公司(APM Terminals)和新加坡國際港務集團(PSA), 希望通過該平臺增加港口協作並改善碼頭規劃。

馬士基方面指出, 在中國廣東檢驗檢疫局的支援下, 該平臺可以連接其開發的用於進出口商品的全球品質溯源系統, 並將使用者連結到重要的中國進出口貿易通道。

為了滿足行業的具體需求, 馬士基和IBM將會成立一個行業專家顧問委員會, 幫助進一步打造良好的平臺和服務, 並根據重要的行業因素提供指導與回饋, 推動更加開放的平臺標準的建立。

這家新合資公司需要經過相關監管部門審批。 此後, 預計將在六個月內為客戶提供解決方案。

新合資公司的總部將設立在美國紐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