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盤古說·習特會專題|皮鈞:政治家比常人更能洞悉人心

導讀

舉世矚目的“習特會”在短短的兩天內, “取得圓滿成功和豐碩成果, 給中美關係和國際關係注入彌足珍貴的確定性, 為國際形勢發展帶來了正能量。

從歷史上看, 1972年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與尼克森總統直接會晤只用了“改變世界的一周”, 就結束了中美長達20多年的對立與隔絕。

這就是政治家的見面——由於元首不需要顧慮任何旁人的反映, 而且元首往往有超凡的自信, 因此, 政治家短暫的會面可能會勝過他人許多時日。

政治家見面, 最注重的是綜合判斷, 因此, 政治家的交往不是“過事”, 而是“會神”。

舉世矚目的“習特會”在短短的兩天內, “取得圓滿成功和豐碩成果, 給中美關係和國際關係注入彌足珍貴的確定性, 為國際形勢發展帶來了正能量。 ”這既是國際形勢發展所期待的一個超乎預期的結局, 也是中美雙方各自團隊精心準備的結果, 更是兩國元首“神化潛通”的過程。

事實上, 政治家比常人更能洞察人心。 從歷史上看, 1972年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與尼克森總統直接會晤只用了“改變世界的一周”, 就結束了中美長達20多年的對立與隔絕。 甚至尼克森多年後回憶起來仍然讚歎:“他的思想依然那樣敏捷、深邃。 ”這就是政治家的見面——由於元首不需要顧慮任何旁人的反映, 而且元首往往有超凡的自信, 因此, 政治家短暫的會面可能會勝過他人許多時日。

此次“習特會”後, 習近平主席認為:“我同總統先生進行了深入的溝通, 加深了彼此瞭解, 增進了相互信任, 達成了許多重要共識, 建立起良好工作關係。 ”若說習近平主席還是秉承中國的傳統“日久見人心”, 因此講話很有分寸,

相比之下, 特朗普總統的則更感性:“我同習近平主席談得很好, 建立了非凡的友誼。 ”雙方的用詞雖然有所不同, 但所傳之意, 卻是同“弦”之“音”。

雖然世人非常希望看到實際成果, 解決眼前問題——這在“習特會”之後美國國務卿蒂勒森、財政部長努欽、商務部長羅斯在記者見面會上的回答可見一斑。 但是真正的政治家往往把目光放向更加遙遠的未來——這也是政治家角力的真正領域:習近平主席提出了中美關係今後45年如何發展的思考, 而特朗普總統也提出美中兩國責任重大的意見, 雙方就歷史擔當、相互尊重、管控分歧等方面都充分表達了自己的意見。 這些都不是表面文章——官僚可以作秀, 元首是不屑于作秀的。 有了這個基礎,

才能為中美經貿合作、兩軍關係、人文交流、執法合作的順利開展提供政治擔保, 二者不可本末倒置。

更進一步講, 政治家的會談都是直迫對方的“理念”之基的——此前有很多專家猜測雙方不會談“虛”的理念, 會直奔主題, 這恰恰是對政治家最大的誤解——沒有發自心底的理念的人, 是成不了政治家的, 而羞于談理念的政治家, 一定是不合格的政治家。 我們看到, 習近平主席明確提出:“中國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 不奉行你輸我贏的理念, 不走國強必霸的老路, 願同美方一道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繁榮”。 特朗普總統雖然沒有這麼直接的表達理念, 但他表示將努力消除影響兩國關係的因素, 使美中關係實現更大發展。

他的理念是借蒂勒森的口表達出來的:“關於中國人權問題的討論, 我認為美國的價值觀相當明確, 它們的確佔據我們所有討論中的核心位置。 我想, 無需單獨的對話, 莫名其妙地將我們就人權問題的核心價值觀從經濟談判、軍事談判或者外交政策的談判中剝離出來。 它們內嵌於各種各樣的談判中, 並且是真正引導我們如何進行合作的觀念。 ”看到這一點, 我們就會明白“100天談判期”將會面臨何種壓力?中美關係的痛點何在?

綜上, 元首會晤, 當事雙方的所得是最大的, 而且很多收穫也只能“意會”無法“言傳”。 史記曾載, 一代英主趙武靈王為了一探秦國的虛實, 自稱趙國使臣而與秦昭襄王談笑風聲。 而秦昭襄王很快察覺“其狀甚偉, 非人臣之度”,這恐怕就是政治家的洞察力吧!我想,任何處在中美雙方工作格局中的人,至少都應當像政治家一樣,要能更加洞悉人心。

主編郵箱:xinshuping@pangoal.cn

非人臣之度”,這恐怕就是政治家的洞察力吧!我想,任何處在中美雙方工作格局中的人,至少都應當像政治家一樣,要能更加洞悉人心。

主編郵箱:xinshuping@pangoal.c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