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太原街頭的亮麗風景:石語驚天

文/福清

我每天早晨和傍晚都要到太原市新建路和平陽路散步, 看見路中間的綠化帶裡, 每隔三五十米有一塊不同形狀的大石頭,

石頭上面放著三角大理石板, 板上寫著不同內容的四個字。 每到春天、夏天和秋天, 這裡綠綠的草叢, 紅紅的花朵, 高高的樹木, 大大的石頭, 醒目的字跡, 真是一道難得的景觀。 到了冬天, 特別是下了雪以後, 這裡風景也很好。 石頭上字的內容是對山西部分重要旅遊景點的濃縮, 太有意思了。

石頭上“馬侖幽壑”幾個字, 就是對甯武境內的管涔山頂省級旅遊景點馬侖草原的描述, 這裡自古就有廣闊的牧坡, 發展畜牧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就飼牧牛馬, 到唐代達到鼎盛, 故有“婁煩牧政甲天下”的美譽。 過了冬天, 這裡依然青青牧草、牛羊如雲, 遊人至此, 會感覺到如同進入大草原一種壯闊之美。 我生長在黃土高坡, 可小時候特別愛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 草原, 在我幼小的心靈裡是那麼的美。

“塞上銀裝”就是對大同地區冬天雪景的描述。 看見“塞上銀裝”, 仿佛“我愛你塞北的雪”的歌聲又迴響在耳邊。 我在大同當兵近二十年, 對這裡冬天的“雪”有特殊情感, 仿佛當時零下三十多度“不當老爺兵”的千里野營拉練, “漫天皆白, 雪裡行軍情更迫”的情景歷歷在目。

“禹洞瓊林”淩漓盡致地描寫了洞裡的景致。 相傳大禹曾在此治水, 洞內有一石像酷似禹王。 洞內洞連洞、路通路, 九曲回環, 色彩斑斕。 “群獅迎客”“金龜出洞”等眾多自然景觀, 實屬罕見, 真是一片佛國、仙境的瑰麗景象。 我轉業到地方工作, 偶然機會和同事們到位於忻州市城東南的仙人洞旅遊, 這仙人洞就是禹王洞。

我退休後, 和老朋友們一同到晉東南自助遊, 我們到了位於沁源縣西北處靈空山, 這裡真好玩。

山上有一株樹圍長約5米, 樹身高至40余米的巨松, 因為在它的主幹上派生出九枝高插雲天的茁壯新幹, 稱為“九杆旗”, 成為整個華北地區的油松之王。 這裡一年四季翠綠的松葉與山中雲霧交織在一起, 真是一幅美麗的畫卷。 我自助遊來此時正遇小雨, 這畫卷更顯得精彩照人。

“峭崖摩雲”和“錫崖掛路”,也是山西省的兩到景觀。一是黎城縣境內的黃崖洞,這裡確實是“峭崖摩雲”,道道峽谷,峭壁連綿,拔地而起,直沖雲霄,與舉世聞名的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有異曲同工之妙。這裡還是人們嚮往的革命戰爭聖地,黃崖洞保衛戰打出了八路軍小米加步槍的威風,打滅了日本鬼子的驕橫,在國內國際戰爭史上創造了以少勝多、以劣質裝備戰勝優質裝備的奇跡,名揚世界。一是陵川縣境最東端的錫崖溝。“錫崖掛路”展示了錫崖溝人艱苦奮鬥的精神風貌,他們為走出大山,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三十年,用錘子、釺子,在懸崖峭壁上開鑿出一條長達十五裡的“掛壁公路”,是不可多得的精神遺產和人類創造遺跡,是錫崖溝人是中國人民戰天鬥地的真實寫照。這兩個地方我們都遊覽過。

“玨山吐月”是對玨山的描述。座落在晉城市古青蓮寺旁邊的玨山,雙峰對峙宛若一對碧玉鑲嵌在太行山上的景觀。每年農曆八月十五夜,一輪碩大的滿月自玨山雙峰間突湧而出,“吐月”之景觀真是絕妙之極。明嘉靖有碑文曰“每年八月望,月自中出,謂之玨山吐月,亦遊觀之勝景也”。我們到此旅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理石上的字還描述了一些景點。如:“舜坪望日”是翼城、垣曲、沁水三縣交界處曆山自然保護區內一景。這裡曾是上古時代舜帝耕作的地方,站在舜王坪最高峰——南天門,可朝觀日出,遙望黃河,美不勝收。“天脊秋色”是對太行山之崖平順縣東南山麓“天之脊”景點的描寫,天脊山以其古樸原始的自然環境、溫和濕潤的氣候條件、綺麗壯闊的地形風貌及完好的生態植被,被譽為長治後花園,景色賽江南。“武當寒星”是位於呂梁山脈中段方山縣境內,集“雄、奇、險、秀”於一身的北武當山景區的寫照。這裡是三晉的一顆明珠,武當練劍,劍尖上幻出點點寒星,光彩奪目。“佛國聞鐘”是對所有佛廟鐘聲的描述,山西的佛國最大的是五臺山,它與峨嵋山、九華山、普陀山共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有位詩人胡喜成寫了仿唐詩“萬簌山莊寂,惟聞鐘磬催”,在詩句中加進了新義。“古堡晨曦”是對所有古堡的描寫,然而,國內古堡存量最大、分佈最密集、品質最高的就在山西。山西有平遙堡村、介休張堡、靈石樑家堡、汾西師家溝、翼城西閻村、沁水柳家堡、沁水湘峪堡、陽城砥洎城、陽城黃城郭峪、澤州聖母玫瑰堂等十大民間古堡。唐有“日出天地正,煌煌辟晨曦”的詩句。古堡黎明的微光,清晨的光芒,給人以正氣。晨曦裡熠熠閃爍的晨露,總讓人感到心靈的清新與釋然。

寫在大理石板上的字,還有“西峽裂谷”“絕壁沖天”“懸帆啟航”“霧凝煙霏”“絕頂會瞬”“一線雲天”“黃崖甕廊”“臥石聽泉”“臺山雪齊”“獅腦烽煙”“橫天渡雲”“林招鶴夢”“峰嶺疊彩”等,真是一片“山外有山天外天”的驚人景象。

《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歌中有“精美的石頭會唱歌”的詞。這“精美的石頭”就在太原。我聽到了,它唱出了“人說山西好風光”的歌,也歌頌了美麗太原城市“包容、尚德、崇法、誠信、卓越”的核心價值觀。

“峭崖摩雲”和“錫崖掛路”,也是山西省的兩到景觀。一是黎城縣境內的黃崖洞,這裡確實是“峭崖摩雲”,道道峽谷,峭壁連綿,拔地而起,直沖雲霄,與舉世聞名的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有異曲同工之妙。這裡還是人們嚮往的革命戰爭聖地,黃崖洞保衛戰打出了八路軍小米加步槍的威風,打滅了日本鬼子的驕橫,在國內國際戰爭史上創造了以少勝多、以劣質裝備戰勝優質裝備的奇跡,名揚世界。一是陵川縣境最東端的錫崖溝。“錫崖掛路”展示了錫崖溝人艱苦奮鬥的精神風貌,他們為走出大山,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三十年,用錘子、釺子,在懸崖峭壁上開鑿出一條長達十五裡的“掛壁公路”,是不可多得的精神遺產和人類創造遺跡,是錫崖溝人是中國人民戰天鬥地的真實寫照。這兩個地方我們都遊覽過。

“玨山吐月”是對玨山的描述。座落在晉城市古青蓮寺旁邊的玨山,雙峰對峙宛若一對碧玉鑲嵌在太行山上的景觀。每年農曆八月十五夜,一輪碩大的滿月自玨山雙峰間突湧而出,“吐月”之景觀真是絕妙之極。明嘉靖有碑文曰“每年八月望,月自中出,謂之玨山吐月,亦遊觀之勝景也”。我們到此旅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理石上的字還描述了一些景點。如:“舜坪望日”是翼城、垣曲、沁水三縣交界處曆山自然保護區內一景。這裡曾是上古時代舜帝耕作的地方,站在舜王坪最高峰——南天門,可朝觀日出,遙望黃河,美不勝收。“天脊秋色”是對太行山之崖平順縣東南山麓“天之脊”景點的描寫,天脊山以其古樸原始的自然環境、溫和濕潤的氣候條件、綺麗壯闊的地形風貌及完好的生態植被,被譽為長治後花園,景色賽江南。“武當寒星”是位於呂梁山脈中段方山縣境內,集“雄、奇、險、秀”於一身的北武當山景區的寫照。這裡是三晉的一顆明珠,武當練劍,劍尖上幻出點點寒星,光彩奪目。“佛國聞鐘”是對所有佛廟鐘聲的描述,山西的佛國最大的是五臺山,它與峨嵋山、九華山、普陀山共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有位詩人胡喜成寫了仿唐詩“萬簌山莊寂,惟聞鐘磬催”,在詩句中加進了新義。“古堡晨曦”是對所有古堡的描寫,然而,國內古堡存量最大、分佈最密集、品質最高的就在山西。山西有平遙堡村、介休張堡、靈石樑家堡、汾西師家溝、翼城西閻村、沁水柳家堡、沁水湘峪堡、陽城砥洎城、陽城黃城郭峪、澤州聖母玫瑰堂等十大民間古堡。唐有“日出天地正,煌煌辟晨曦”的詩句。古堡黎明的微光,清晨的光芒,給人以正氣。晨曦裡熠熠閃爍的晨露,總讓人感到心靈的清新與釋然。

寫在大理石板上的字,還有“西峽裂谷”“絕壁沖天”“懸帆啟航”“霧凝煙霏”“絕頂會瞬”“一線雲天”“黃崖甕廊”“臥石聽泉”“臺山雪齊”“獅腦烽煙”“橫天渡雲”“林招鶴夢”“峰嶺疊彩”等,真是一片“山外有山天外天”的驚人景象。

《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歌中有“精美的石頭會唱歌”的詞。這“精美的石頭”就在太原。我聽到了,它唱出了“人說山西好風光”的歌,也歌頌了美麗太原城市“包容、尚德、崇法、誠信、卓越”的核心價值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