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定了!這十件大事是今年唐山發展的重中之重!

速 讀

記者從中共唐山市委十屆四次全會上獲悉, 今年唐山將全力抓實十項重點工作, 在推進高品質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確保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開局之年“開門紅”, 以重點突破帶動和活躍發展全域。 ↓↓↓

一、著力建設生態唐山、實現綠色發展

環境就是民生, 青山就是美麗, 藍天也是幸福。 要強化“抓環保就是講政治、就是抓民生、就是抓轉型升級”的意識, 站在政治和全域的高度, 以鐵的決心、鐵的措施、鐵的手腕抓環境治理, 打造生態唐山、美麗家園。

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 制定落實“退十”方案, 打出“組合拳”, 確保大氣品質明顯改善。

統籌山水林田湖海系統治理。 推進重點河流、水庫綜合整治, 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體, 嚴控工業污染物排放和農村面源污染, 加大礦山整合、恢復與保護力度, 加強海洋環境治理, 加快建成國家森林城市、生態園林城市。

推進綠色發展。

加快中心區及周邊工業企業退城搬遷, 嚴格落實特別排放限值, 倒逼不達標企業退出市場。

強化生態文明理念。 堅持治標與治本有機統一, 不僅要算當前賬、經濟賬, 更要算長遠賬、整體賬、綜合賬, 最大限度地節能減排降耗, 最大力度地推進轉調, 加快構建起綠色低碳迴圈發展的經濟體系。

二、著力加快建設環渤海地區新型工業化基地

一要瞄準新目標。 堅持對標國際、爭先全國、輻射區域, 建立產業先進、技術先進、模式先進、管理先進的工業發展格局, 奮力推動唐山製造向唐山智造、唐山產品向唐山品牌、工業大市向工業強市邁進。

二要確立新標準。 就是“六個強”:行業競爭力強、創新能力強、融合發展能力強、持續發展能力強、品牌影響力強、綜合實力強。

三要探索新路徑。 就是“六動”:創新驅動、產業拉動、龍頭帶動、品牌促動、融合互動、開放推動。

四要培育新動能。 就是以“四新”促“四化”, 通過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實現產業智慧化、智慧產業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

培育壯大新動能, 改造提升傳統動能。

五要制定新政策。 打出一套政策“組合拳”, 通過採取一系列扎實管用的政策措施, 推動優質資源、優質要素向工業聚集, 促進工業提質增效、加速發展。

三、著力推進重大專案建設

抓發展, 關鍵是抓項目;看發展,

關鍵是看項目。

要進一步強化“以專案看發展論英雄”理念, 一切圍著項目轉, 一切盯著專案幹, 狠抓專案謀劃、專案招商、項目對接、項目推進、項目調度不放鬆, 以項目建設引領發展、支撐發展、保障發展。

思想認識要向專案建設聚焦、工作重點要向專案建設聚焦、政策服務要向專案建設聚焦、考核獎懲要向項目建設聚焦。

四、著力推進“一港雙城”建設

港產融合、產城融合、港城融合,實現港產城融合發展,是濱海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

要按照“一港雙城”格局,進一步優化城市、產業空間佈局,推動主城區、各縣(市)、曹妃甸區錯位發展、融合發展,實現臨港布產、以港興產、以產興城,走好港產城融合的發展路子。

五、著力推動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

一要強化規劃引領。精心編制全域、全業、全季旅遊規劃和文化產業發展規劃,推動文化、體育、會展、旅遊各業深度融合,打造一批4A級以上旅遊景區和精品路線,力促文化旅遊爆發式增長。

二要注入文化內涵。以文化為魂,以旅遊為體,把貴如珍珠的旅遊點串聯成鏈,把多彩多姿的文化融入旅遊,高標準打造唐山三島、工業搖籃、皇家溫泉、評劇故鄉等獨具特色的旅遊產品。

三要強化京津協同。打響“唐山週末”品牌,推進文化旅遊產業與京津市場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北京後花園”和京津冀重要的旅遊休閒目的地。

四要強化政策推動。出臺產業集群打造、龍頭企業培育、品牌項目開發等相關政策,提升唐山旅遊競爭力、影響力。

五要強化宣傳推介。深化與京津媒體及目標客源地媒體合作,講好唐山故事,傳播好唐山聲音,唱響唐山文化旅遊品牌。

六、著力發展海洋經濟和臨港產業

把唐山優質的岸線、港口等海洋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優勢,是唐山發展的最大潛力所在。

要抓好國家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的政策機遇,向海洋改革要活力,向海洋經濟要效益,打造海洋經濟強市。

七、著力優化營商環境

牢固樹立“黨委政府負責陽光雨露、企業負責茁壯成長”的理念,以“放管服”改革為重點,打造審批事項最少、收費標準最低、辦事效率最快、服務水準最優的“四最”唐山品牌。

八、著力推動科技創新與新興產業發展

健全完善區域創新體系,培育壯大創新創業主體,要加快構建“9+N”新興產業格局。

在抓好機器人、新材料、軌道交通裝備、生物醫藥、大資料等9大新興產業的基礎上,瞄準航空航太裝備、增材製造等新領域,積極引進龍頭企業、科技成果轉化專案,加速形成新興產業發展的“四梁八柱”。

九、著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實施“鳳凰英才”計畫,靠人才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求賢若渴引才,不遺餘力育才,不拘一格用才。

十、著力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要辦好實事工程。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精准謀劃實施,按時保質完成。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行動,積極推進“廁所革命”。

二要提高就業品質。加強就業創業技能培訓,以創業帶動就業,努力讓每個人都有穩定的職業、體面的收入、安全的工作、良好的福利和工作環境。

三要推進脫貧攻堅。落實“六個精准”要求,把“兩不愁三保障”真正落實到位,確保在率先全面建成高品質小康的路上不讓一人掉隊。

四要提升公共服務水準。全面推進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社會保障等各項社會事業發展,通過辦好孩子上學的事、解決百姓看病的難、滿足群眾文娛的盼、修好市民腳下的路、織密社會保障的網,讓更多優質公共服務造福社會、惠及民生。

五要建設平安、法治、和諧唐山。加強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機制建設,健全公共安全體系,加快社會治安綜合防控和社區治理體系建設,構建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格局。

唐山勞動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微信公眾號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編輯 亢瑞超

長按指紋

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我們

港產融合、產城融合、港城融合,實現港產城融合發展,是濱海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

要按照“一港雙城”格局,進一步優化城市、產業空間佈局,推動主城區、各縣(市)、曹妃甸區錯位發展、融合發展,實現臨港布產、以港興產、以產興城,走好港產城融合的發展路子。

五、著力推動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

一要強化規劃引領。精心編制全域、全業、全季旅遊規劃和文化產業發展規劃,推動文化、體育、會展、旅遊各業深度融合,打造一批4A級以上旅遊景區和精品路線,力促文化旅遊爆發式增長。

二要注入文化內涵。以文化為魂,以旅遊為體,把貴如珍珠的旅遊點串聯成鏈,把多彩多姿的文化融入旅遊,高標準打造唐山三島、工業搖籃、皇家溫泉、評劇故鄉等獨具特色的旅遊產品。

三要強化京津協同。打響“唐山週末”品牌,推進文化旅遊產業與京津市場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北京後花園”和京津冀重要的旅遊休閒目的地。

四要強化政策推動。出臺產業集群打造、龍頭企業培育、品牌項目開發等相關政策,提升唐山旅遊競爭力、影響力。

五要強化宣傳推介。深化與京津媒體及目標客源地媒體合作,講好唐山故事,傳播好唐山聲音,唱響唐山文化旅遊品牌。

六、著力發展海洋經濟和臨港產業

把唐山優質的岸線、港口等海洋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優勢,是唐山發展的最大潛力所在。

要抓好國家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的政策機遇,向海洋改革要活力,向海洋經濟要效益,打造海洋經濟強市。

七、著力優化營商環境

牢固樹立“黨委政府負責陽光雨露、企業負責茁壯成長”的理念,以“放管服”改革為重點,打造審批事項最少、收費標準最低、辦事效率最快、服務水準最優的“四最”唐山品牌。

八、著力推動科技創新與新興產業發展

健全完善區域創新體系,培育壯大創新創業主體,要加快構建“9+N”新興產業格局。

在抓好機器人、新材料、軌道交通裝備、生物醫藥、大資料等9大新興產業的基礎上,瞄準航空航太裝備、增材製造等新領域,積極引進龍頭企業、科技成果轉化專案,加速形成新興產業發展的“四梁八柱”。

九、著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實施“鳳凰英才”計畫,靠人才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求賢若渴引才,不遺餘力育才,不拘一格用才。

十、著力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要辦好實事工程。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精准謀劃實施,按時保質完成。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行動,積極推進“廁所革命”。

二要提高就業品質。加強就業創業技能培訓,以創業帶動就業,努力讓每個人都有穩定的職業、體面的收入、安全的工作、良好的福利和工作環境。

三要推進脫貧攻堅。落實“六個精准”要求,把“兩不愁三保障”真正落實到位,確保在率先全面建成高品質小康的路上不讓一人掉隊。

四要提升公共服務水準。全面推進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社會保障等各項社會事業發展,通過辦好孩子上學的事、解決百姓看病的難、滿足群眾文娛的盼、修好市民腳下的路、織密社會保障的網,讓更多優質公共服務造福社會、惠及民生。

五要建設平安、法治、和諧唐山。加強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機制建設,健全公共安全體系,加快社會治安綜合防控和社區治理體系建設,構建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格局。

唐山勞動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微信公眾號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編輯 亢瑞超

長按指紋

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我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