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千多家土法造紙廠關閉後 屏山農民發展綠色產業

“現在雖然是淡季, 但每天都有30多名工人在生產。 廠裡每年可加工食竹筍1000多噸, 2017年的產值超過1500萬元。 ”1月17日, 位於屏山縣龍華鎮的華溪食竹筍加工廠, 工人們正忙著分揀包裝食竹筍。 該加工廠負責人王國才說起關閉土紙廠後轉型發展的經驗, 信心滿滿。

王國才的食竹筍加工廠是屏山縣土紙廠關閉後成功轉型的一個縮影。 該縣竹木資源豐富, 土法造紙由來已久, 共有土紙廠1396家。 其中龍華鎮和龍溪鄉有1300餘家。 土法造紙是當地多年來的經濟支柱。

土法造紙廠雖利潤高, 但大部分的土紙廠無相應的廢水處理設備,

廢水就近排放到河裡, 造成河流被污染。 為築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 換回綠水青山, 從2016年11月開始, 宜賓市和屏山縣兩級黨委政府下決心關停土法造紙廠, 採取多項措施引導關停戶轉型發展。 王國才的企業就是轉型發展中的一例。

“我們加工廠在旺季時用工達100多人, 工人的月平均工資約4000元。 工人們在家門口務工, 能兼顧照顧家裡。 ”王國才說, 他所在的合作社目前有社員242個, 自有200畝食竹筍基地, 兩年後可投產。 社員多數是以前的造紙戶, 在竹筍加工廠的帶動下, 走向轉型發展。

在關停土紙廠之前, 該縣黨委政府提前就在考慮, 怎麼解決1300余戶居民的生計?該縣利用原有紙竹原料, 建起造紙竹原料宰料場5個, 解決農戶竹料銷售難的問題。

同時, 發展食竹筍產業。 新改建5000畝食竹筍基地, 每畝補助600元。 對3個食竹筍加工企業每個補助60萬元。

此外, 該縣還因地制宜發展獼猴桃、川木瓜、食用菌栽培、玉米套種竹蓀、高山蔬菜、水產養殖、林下生態雞養殖、中藥材種植等新興示範項目, 給予一定補助, 還對5000畝標準化茶園和4個標準化茶葉加工廠給予補助。

目前, 該縣已建成了規模達3萬畝的龍溪龍華食竹筍基地、1000畝規模的新安石竹筍產業基地。 全縣擁有1200餘家竹類加工企業。 其中, 規模化企業有2 家。 全縣竹類加工從業人員達5000 多人。

屏山縣優越的竹資源還吸引了樂山永豐紙業、宜賓紙業、成都竹巢筍業等大型企業投資開發竹產業, 開發領域以竹漿造紙和食竹筍加工為主。

規劃到2020年底, 全縣建成12萬畝八月竹食竹筍種植基地, 年產5萬噸食竹筍, 鮮筍產值達3億元。

據悉, 該縣將圍繞“秋筍”和“富硒”兩大特色, 對食竹筍進行地域性策劃和包裝, 力爭通過入選國家特色農產品目錄, 打造中國“秋筍之鄉”的地域品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